热门资讯> 正文
2024-07-31 14:00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基于投资者全球多元配置视角,在QDII基金额度紧张、亚太区域受到关注情况下,我们对香港互认基金进行专题研究,香港互认基金规模超千亿,主投亚太区域,份额较多、额度充足、政策或放宽;在与QDII基金对比分析中发现,互认基金可以作为投资者进行全球多元资产配置的补充品种。
【报告亮点】
1、 全面梳理香港互认基金定义、政策、发展、费率等,方便投资者了解其全貌。
2、 基于风险角度,与同类型QDII基金进行对比,香港互认基金可以作为QDII基金的补充品种满足投资者在亚太区域的配置需求。
3、 各类型下提出建议关注的基金,并对其业绩表现、配置、持仓等进行分析。
【主要逻辑】
主要逻辑一、全面梳理香港互认基金发展历程,提炼投资者注意事项
1、15年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注册,24Q2互认基金规模1298亿元人民币。
2、互认基金份额多、额度充足,税费、手续费较高,与QDII申赎效率相当。
主要逻辑二、香港互认基金可补充QDII基金在亚太区域上的配置价值
1、 今年以来各类型互认基金业绩均优于对应QDII基金。
2、 互认基金投资泛亚太区域规模占比超七成,风险收益角度看可作为亚太区域QDII基金补充品种。
主要逻辑三、基于不同类型和优选角度,建议关注8只基金
建议关注:1)股票型:摩根亚洲股息基金、惠理高息股票基金;2)混合型:百达策略收益、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3)债券型: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摩根国际债券。
风险提示:1、分析数据和内容均基于公开、第三方数据,或有遗漏、误差、滞后;2、监管政策超预期;3、海外投资的市场风险、汇率风险;4、暂停申购的风险;5、基金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
引言
海外投资的热度逐渐增加,随着QDII基金额度愈发紧张,越来越多的QDII基金暂停申购或者限制申购额度,场内QDII基金出现溢价情况。投资者关注,除了QDII之外,还有哪些可以布局海外资产配置的工具。此外,今年以来包括中国台湾、日本等在内的亚太区股票资产表现亮眼,吸引投资者关注可投资亚太区的产品。香港互认基金可以实现跨境投资,尤其以亚太区域为主,且该类基金不受QDII额度限制,计划配置海外尤其是亚太区域资产的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一、香港互认基金
1.1 香港互认基金定义
基金互认是指允许境外注册并受当地监管机构监管的基金向本地居民公开销售。2015年中国证监会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并于7月1日开始施行,明确香港互认基金是指依照香港法律在香港设立、运作和公开销售,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内地公开销售的单位信托、互惠基金或者其他形式的集体投资计划。中国证监会于2015年12月18日正式注册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香港互认基金开始在内地售卖。目前香港互认基金经由中国证监会注册并在内地公开销售,应当满足:基金成立 1年以上,资产规模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外币),在香港注册及经营,最近三年或成立以来无重大惩罚;不以内地市场为主要投资方向,内地销售比例限制50%。
1.2 政策放宽,香港互认基金发展或加速
自香港互认基金的发展提上日程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均发布了关于香港互认基金的法规文件。2015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香港互认基金需要满足的资格条件,规范了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注册、销售、信息披露等;2015年12月14日财务部、国家税务部及监证会发布《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了香港互认基金适用的所得税、营业税以及印花税等,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政策优惠,对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买卖香港基金份额取得的转让差价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该项政策已经延续,至今仍适用。
监管部门放宽对香港互认基金的限制。2024年6月1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此次修订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1)放宽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将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过去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占总资产比例不得高于50%,当销售比例接近规定的50%时,基金管理公司须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管机构,并采取暂停申购或公平安排分摊申购等必要措施进行控制;2)放松投资管理职能授权限制:本次征求意见允许基金投资管理职能转授予与管理人同集团的海外资产管理机构,但要求所在地限于“已与中国证监会签署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保持有效监管合作关系的国家或地区”。此次放宽对基金管理职能所在地的要求,有望使得更多优质的香港全球策略产品被纳入互认基金范畴,使得内地投资者拥有更加多元化的投资策略选择。
1.3 香港互认基金的特点
1.3.1 份额类别设置丰富,满足各类需求
内地公募基金根据前端、后端不同的收费模式一般分为A类和C类份额,QDII基金一般设置人民币、美元和港币份额,而香港互认基金考虑到汇率风险、分红模式、不同币种等因素设置了较多份额类别。1)根据币种主要分为人民币份额、美元份额、港元份额和澳元份额等,对于非人民币份额,内地投资者应先行兑换所需的币种现汇后再进行申购。多币种份额设置能方便境内外汇现汇持有者根据需求进行投资;2)根据是否派息可以分为累积份额和定期收益分配份额,累积份额基金的所有收益将累积并再投资于基金的相关类别,而定期收益分配份额基金的管理人会在扣除相应成本后将收益分配给相应份额的投资者。这两种份额类别设置能够满足投资者对分红不同的需求;3)根据基金管理人是否进行货币汇率对冲可以分为对冲份额和非对冲份额,对冲份额的设置有利于帮助投资者降低汇率波动风险。例如,摩根亚洲股息基金共有6种份额类别在内地市场公开销售,汇丰亚洲高入息债券基金共有9种份额类别在内地市场公开销售,其中包括港元和澳元份额。
一般而言,基金名称中含字母“B”的份额类别是仅在内地发售的份额类别;基金名称中含字母“C”代表累积类份额类别,即所有净收入、资本和资本收益保留于份额价格内;基金名称中含字母“ M”代表派息类份额类别、且每月进行收益分配;基金名称中含字母“H”代表投资组合货币对冲份额类别。
1.3.2 额度充足,人民币份额不占用投资者外汇额度
总额度3000亿元,满足需求。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对单家机构、单只产品额度进行审批,仅对总额度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内地与香港公募基金互认的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根据外管局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31日,累计净汇出金额为273亿,剩余额度非常充足,可满足投资者需求。此外,投资者购买香港互认基金的人民币份额不占用投资者外汇额度,是便捷参与海外投资的方式之一。
1.3.3 基金管理人海外投资经验丰富
目前香港互认基金涵盖21家基金管理人,其中6家外资机构——摩根基金(亚洲)、施罗德、东方汇理、汇丰投资、百达、瑞银,6家港资机构——恒生投资、行健资产、东亚联丰、惠理、弘收、高腾,9家内资机构——建银国际、中银香港资管、中银保诚、海通国际、博时国际、华夏基金香港、易方达香港、兴证国际、南方东英。
从数量上看,内资机构占比42.86%,大部分为国内公募基金香港子公司,港资机构占比28.57%,外资机构占比28.57%,其中不乏国际大型公募巨头,且外资管理的互认基金规模占比达到65%。外资、港资管理人,一方面长期在海外市场进行投资研究,在海外投资上经验更丰富;一方面国际巨头成立时间久、管理规模大、具有长期较优异的历史业绩。如管理香港互认基金规模最大的管理人为摩根基金(亚洲),其隶属摩根大通,摩根大通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凭借超过两百年的历史传承、多元化的核心与另类策略、世界各主要市场的投资专才,对亚太、欧洲及美国三大区域的投资形势长期专注,能让投资者尽享其雄厚的环球资源优势。
1.3.4 投资区域以亚太区为主
香港互认基金大多以亚太地区为投资方向。全球资管机构在中国香港设立的机构、合资公司等,主要是借助中国香港对亚太区深度研究的专业人才、属地资源,重点布局亚太区域。因而香港互认基金在成立之初,一般就在合同中约束主要投资亚洲、亚太、亚太(除日本)等区域。多数香港互认基金专注亚太区域投资,包括印度、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
二、香港互认基金发展现状
2.1 香港互认基金数量和规模
2.1.1 数量超百只,规模超千亿元
中国证监会于2015年12月18日正式注册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香港互认基金开始在内地售卖,我们按照不同份额单独计算来看自2015年以来香港互认基金的发展。
2019年、2020年发展较快,之后趋缓,规模在2020年达到1819.64亿元人民币,2021年、2022年规模出现连续下滑,2023年、2024年相对平稳。截至2024.06.30,香港互认基金数量118只(不同份额单独计算),规模合计1298.48亿元人民币。
2.1.2 管理人头部效应明显
截至目前(2024.07.05),共有21家管理人注册发行了118只香港互认基金(不同份额单独计算),份额合并计算基金数量39只。规模最大的管理人为摩根基金(亚洲),其香港互认基金规模达424.49亿元人民币,份额合并计算基金数量6只,单独计算基金数量为24只,规模占香港互认基金总规模比例达32.69%。
香港互认基金规模前五大管理人分别为:摩根基金(亚洲)(424.49亿元人民币)、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185.98亿元人民币)、汇丰投资(香港)(182.37亿元人民币)、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166.05亿元人民币)、惠理基金管理(香港)(161.71亿元人民币)。前五大管理人规模合计1120.60亿元人民币,占总规模比例86.30%,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合计1242.82亿元人民币,占总规模比例达95.71%。可见,管理人规模分化,头部效应明显。
基金数量方面,(1)按照份额合并计算,基金数量最多的为摩根基金(亚洲),拥有6只香港互认基金,其次为汇丰投资(香港)(4只)、东亚联丰投资管理(4只)。基金数量最多的5家管理人数量合计20只,占香港互认基金总数量51.28%,前十名管理人数量合计28只,占总数量的71.79%。(2)按照份额单独计算,基金数量最多的为汇丰投资(香港)(33只),其次为摩根基金(亚洲)(24只)、惠理基金(香港)(9只),三家管理人基金数量合计占香港互认基金总数量55.93%。
2.1.3 规模前五大基金占比超一半
从基金规模来看,规模前五大基金分别为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185.98亿元人民币)、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166.05亿元人民币)、摩根国际债券基金(121.98亿元人民币)、惠理高息股票基金(99.78亿元人民币)、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98.47亿元人民币)。规模前五大基金合计规模672.25亿元人民币,占全部香港互认基金规模比例51.77%。仅惠理高息股票基金为股票型基金,其他4只均为债券型基金。
2.2 香港互认基金类型和区域
2.2.1 债券型规模和数量均居首
从基金类型来看,香港互认基金包括债券型、混合型、股票型三种类型,债券型规模和数量均居首、股票型份额合计数量最多。香港互认基金中,债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的规模分别为616.96亿元人民币、450.49亿元人民币、231.02亿元人民币, 数量分别为69只、43只、6只,份额合计数量分别为17只、18只、4只。
香港互认基金经在内地公开销售,应当满足:基金成立1年以上,资产规模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外币)等。基于此,我们判断其是否满足内地销售条件。目前已有的39只(份额合并计算)香港互认基金中,有31只基金满足内地销售条件,规模合计1277.05亿元人民币。其中,债券型数量12只、规模598.59亿元人民币,占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比例分别为70.59%、97.02%;股票型数量15只、规模447.44亿元人民币,占股票型香港互认基金比例分别为83.33%、99.32%;混合型香港互认基金全部满足内地销售条件。
2.2.2 泛亚太区域为主的基金占比超七成
从投资区域来看,香港互认基金以泛亚太区域为主,根据基金投资范围约束可细分为亚洲、亚太、环球、亚太(日本除外)、中国香港、中国和新兴市场。其中,以亚洲、亚太、环球为投资区域的香港互认基金规模分别为436.10亿元人民币、354.25亿元人民币、351.97亿元人民币,数量分别为10只、7只、8只。除环球以外的区域,我们归为泛亚太区域,规模合计946.51亿元人民币,占比达72.89%。
从满足内地销售条件角度来看,以亚洲、亚太、环球为投资区域的香港互认基金规模分别为433.00亿元人民币、354.25亿元人民币、350.69亿元人民币,数量分别为8只、7只、7只,规模占比分别为99.29%、100%、99.64%,数量占比分别为80%、100%、87.50%。
2.2.3 满足内地销售条件的香港互认基金明细
按照类型和区域来看满足内地销售条件的香港互认基金明细。混合型互认基金全部满足内地销售条件;股票型互认基金中有3只主要投资亚太(日本除外)、中国香港的基金不满足内地销售条件;债券型互认基金中主要投资亚洲、环球、新兴市场的共计5只基金不满足内地销售条件。
在满足内地销售条件的股票型香港互认基金中,投资区域以亚太、亚洲、亚太(除日本)的为主,基金产品规模合计分别为155.54亿元人民币、139.51亿元人民币、73.56亿元人民币,占股票型互认基金规模比例分别为34.74%、31.16%、16.43%,合计占比82.34%。
在满足内地销售条件的混合型香港互认基金中,投资区域主要为亚太、环球,基金产品合计规模分别为193.18亿元人民币、37.84亿元人民币,占混合型互认基金规模比例分别为83.62%、16.38%。
在满足内地销售条件的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中,投资区域主要为环球、亚洲、亚太和中国,基金产品合计规模分别为296.58亿元人民币、293.57亿元人民币、5.63亿元人民币、2.80亿元人民币,占债券型互认基金规模比例分别为49.55%、49.04%、0.94%、0.47%。
2.3 公募FOF基金持有的香港互认基金
在公募FOF基金24Q2及24Q1重仓基金、23Q4所有持仓基金中可以看到,3个报告期均持有的香港互认基金共6只:摩根国际债券-PRC CNY对冲累计、摩根国际债券-PRC CNY累计、摩根亚洲债券人民币累计、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M-CNY、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M-CNY HDG、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人民币。这6只基金均为债券型产品,主要因美联储降息预期叠加美债静态收益较高,美债资产受到关注,QDII型债券基金由于额度问题纷纷限购,公募FOF借助香港互认基金布局美元债资产。
24Q2重仓持有香港互认基金的公募FOF基金有25只,涵盖11家管理人。其中浙商智配瑞享一年持有前十大持仓中有3只香港互认基金,占基金净值比达24.67%;东方红颐和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A、东方红颐和稳健养老目标两年持有A前十大重仓基金中均有2只香港互认基金,占基金净值比分别为25.23%、12.53%;除此之外,东方红颐安稳健养老一年持有A、东方红养老目标日期2045五年持有A、华夏稳健养老一年A、建信普泽养老目标日期2050五年持有A、东方红颐和积极养老目标五年持有A前十大重仓基金中持有的香港互认基金占基金净值比超10%。
三、香港互认基金绩效分析
投资者布局香港互认基金多是基于海外资产配置需求,与配置QDII基金需求相似,因而我们将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与对应类型的QDII基金进行绩效对比分析。
3.1 股票型:今年互认基金较QDII基金表现优异
股票型香港互认基金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收益均值10.56%、中位数为11.14%,100%录得正收益,最大值为17.58%,同期股票型QDII基金今年收益均值为7.26%、中位数为8.16%,正收益比例74.19%,整体而言互认基金今年表现更好。从最大回撤角度来看,股票型互认基金、股票型QDII基金今年以来最大回撤均值分别为-7.36%、-11.82%。从今年以来风险收益散点图可更直观看出,股票型互认基金相对股票型QDII基金主要分布在收益和回撤均占优区间。统计范围内的股票型互认基金数量40只、股票QDII基金数量155只,互认基金数量少、业绩分布更集中。
从不同年份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2021年至今股票型QDII基金业绩表现均好于股票型互认基金,2021年互认基金回撤控制更好,2022年互认基金回撤更大,2023年两者回撤水平接近。
3.2 混合型:互认基金年度正收益概率高
混合型香港互认基金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收益均值9.71%、中位数为7.27%,100%录得正收益,最大值为18.90%,同期混合型QDII基金今年收益均值为6.75%、中位数为7.78%,正收益比例71.43%,整体而言互认基金今年表现更好。从最大回撤角度来看,混合型互认基金、混合型QDII基金今年以来最大回撤均值分别为-3.75%、-11.75%。从今年以来风险收益散点图可看出,混合型互认基金相较混合型QDII基金主要分布在收益和回撤均占优区间。
从不同年份来看,2021年、2023年、今年以来混合型互认基金正收益概率100%,且收益和回撤均相对混合型QDII基金较好。
3.3 债券型:互认基金较QDII基金收益分布更分散
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收益均值2.18%、中位数为3.28%,正收益比例84.62%,最大值为9.99%,同期债券型QDII基金收益均值为1.37%、中位数为0.63%,正收益比例62%,整体而言互认基金今年表现更好。从最大回撤角度来看,债券型互认基金、债券型QDII基金今年以来最大回撤均值分别为-3.36%、-1.93%。债券型互认基金相较债券型QDII基金,收益较高回撤亦较大。从今年以来风险收益散点图可看出,债券型互认基金较债券型QDII基金优势不明显。
从不同年份来看,2021年、2022年、2023年、2021年至今债券型互认基金业绩表现落后于债券型QDII基金。
3.4 亚太区:互认基金可补充QDII基金在亚太区域上的配置价值
由于香港互认基金主要投资亚太区域,今年亚太区域表现吸引投资者关注,叠加QDII额度限制,较多投资者关注香港互认基金,因而我们单独对投资亚太区比例较高的股票型和混合型QDII基金与主投亚太区、环球的股票型和混合型互认基金进行对比,分析香港互认基金是否可补充QDII基金在亚太区域上的配置价值。
亚太区域QDII基金:本文亚太区域聚焦在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印度、越南、澳大利亚这几个投资者较为关注的区域,选择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中亚太区域投资比例达到约20%及以上的基金。此处亚太区域不含中国香港,因QDII基金中主投港股的基金较多,会削弱对亚太区其他国家的侧重。基于该标准可筛选出10只亚太区域QDII基金。亚太区互认基金:在混合型和股票型互认基金中剔除主要投资中国、中国香港市场的基金,其余划为亚太区域互认基金,共计14只基金。
从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风险收益来看,亚太区域QDII基金中2只基金因投资部分美股,收益超30%;除此之外表现最好的是华安大中华升级A,今年以来收益16.28%、最大回撤-6.43%。互认基金中表现最好的是东亚联丰亚太区多元收益基金,今年以来收益18.90%、最大回撤-4.72%。从风险收益散点图可见:今年以来收益角度,亚太区互认基金收益分布可覆盖亚太区QDII基金收益区间,多数与亚太区QDII基金收益处于相当水平,在收益层面可满足想要投资亚太区QDII基金的投资者需求;今年以来最大回撤角度,亚太区互认基金整体相对亚太区QDII基金略小,多数比亚太区QDII基金回撤小。因而,综合考虑收益和回撤,亚太互认基金可以作为亚太QDII基金的补充品种,满足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需求。
四、建议关注的香港互认基金
对于香港互认基金,我们结合绩效表现、基金规模、投资策略、管理人等多方面因素,在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中各选择几只值得关注的产品,作为投资者全球资产配置视角下可关注的一类投资品种。
4.1 股票型:优选主投亚太区域产品
在股票型香港互认基金中,筛选逻辑为:1)基金规模大于5亿元人民币(折算对应内地可销售规模不低于2.5亿元);2)主要投资泛亚太区域(不以中国、中国香港、环球为主要投资区域);3)2021年至今每个区间业绩均在前1/2;4)最大回撤在-40%以内;5)投资策略稳定、清晰,同等条件下,按照规模降序选择。基于此,我们建议关注摩根亚洲股息基金、惠理高息股票基金,这两只基金均主要投资亚太区域,基金规模都超70亿元,在内地可销售的规模空间较大,且在内需销售份额和机构较多。
4.1.1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
摩根亚洲股息基金成立于2013年5月31日,内地代理人为摩根基金,在内地公开销售的开始日期是2019年3月1日,具有人民币对冲份额累积、人民币对冲份额每月派息、美元份额累积、美元份额每月派息、人民币份额累积和人民币份额每月派息6种份额在内地销售。我们以摩根亚洲股息基金-PRC人民币累计(代码:968048.OF)作为代表,该基金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2021年至今累计业绩分别为6.86%、-6.33%、12.3%、11.79%、25.66%,最大回撤分别为-7.79%、-18.8%、-8%、-4.78%、-18.8%。2021年至今相较偏股混合基金指数的超额收益为56.79%,相较上证综指的超额收益为40.72%。
基金配置:根据基金最新公布的5月报,该基金前五大投资区域分别是中国内地、澳大利亚、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香港,所占投资组合比例分别为24.1%、19%、16.9%、11.7%、8.4%,总计80.1%。该基金主要投资的行业有金融、资讯科技和通讯服务,所占投资组合比例分别为31.9%、26.3%和11.1%。截至2024.04.30,该基金前十大持仓均为股票,总占比为38.5%,前五大重仓股票分别为台积电、Samsung Electronics(三星电子)、Tencent Holdings(腾讯控股)、Santos和HDFC Bank(印度私营银行),所涉及到的行业有资讯科技、通讯服务、能源和金融。
4.1.2 惠理高息股票基金
惠理高息股票基金成立于2002年9月2日,内地代理人为天弘基金,在内地公开销售的开始日期是2020年5月6日,具有P累积人民币类别、P每月派息人民币类别、P累积人民币对冲类别、P每月派息人民币对冲类别、P累积美元类别、P每月派息美元类别、P累积港元类别、P每月派息港元类别8种份额在内地销售。我们以惠理高息股票基金P-CNY派息(代码:968065.OF)为代表,该基金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2021年至今累计业绩分别为-0.28%、-12.03%、5.78%、14.92%、6.64%,最大回撤分别为-11.57%、-26.22%、-12.67%、-6.04%、-30.72%。2021年至今基金相较偏股混合基金指数的超额收益为37.77%,相较上证综指的超额收益为21.70%。
基金配置:根据基金最新公布的5月月报,该基金主要投资区域分别是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度、印尼和新加坡,占基金净值比例分别为19%、14%、10%、8%、3%、2%;该基金主要投资的行业有信息技术、工业和通讯服务,所占基金净值比例分别为21%、16%和15%。截至2024.05.31,该基金前十大持仓均为股票,总占比为42.2%,前五大重仓股票分别为三星电子、台积电、中国电信、建设银行和中国建筑国际,所涉及到的行业有信息技术、电信服务、金融和工业。
4.2 混合型:优选管理人全球资产配置经验丰富的产品
在混合型香港互认基金中,筛选逻辑为:1)基金规模大于5亿元人民币;2)2021年至今每个区间业绩均在前1/2;3)最大回撤在-25%以内;4)投资策略稳定、清晰,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管理人全球多元资产配置经验丰富的外资管理人。基于此,我们建议关注百达策略收益、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这两只基金投资区域有所不同,百达策略为全球多元配置,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主要布局亚洲区域,两只基金规模都超30亿元,在内地可销售的规模空间较大。
4.2.1 百达策略收益
百达策略收益成立于2016年9月30日,内地代理人为天弘基金,在内地公开销售的开始日期是2020年7月28日,具有M美元类别和HM人民币类别2种份额在内地销售。我们以百达策略收益HM-CNY累积(代码:968075.OF)作为代表,该基金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2021年至今累计业绩分别为12.9%、-21.91%、14.54%、14.64%、15.75%,最大回撤分别为-4.65%、-24%、-8.65%、-4.63%、-24.96%。2021年至今累计收益率相较平衡混合基金指数的超额收益为29.27%,相较上证综指的超额收益为30.81%。
基金配置:截至2024.03.31,该基金第一大投资区域是美国,占基金净值比例为38.27%,紧随其后的是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内地,所占基金净值比例分别为7.12%、4.6%、3.67%、2.08%,前五大投资区域总占比为55.74%。根据基金最新6月月报,该基金主要配置北美股票、成熟市场政府债券和亚太股票,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34.8%、29.84%、20.62%;该基金前十大持仓中前四大均为美国国债,持有债券占基金净值总比例为26.38%;五大重仓股票分别是APPLE(苹果)、TSM(台积电)、英伟达、ALPHABET和MICROSOFT CORP(微软),占基金净值总比例为19.82%,均为信息技术行业。
4.2.2 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
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成立于2015年,内地代理人为交银施罗德基金,在内地公开销售的开始日期是2017年7月28日,具有港元、人民币、美元以及其他货币计价的A类别、C类别、I类别和X类别的对冲或不对冲的、累积或派息等多种份额,其中M人民币累积份额在内地销售。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M-RMB HDG累积(代码:968013.OF)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2021年至今累计业绩分别为5.95%、-14.4%、0.54%、8.18%、-1.35%,最大回撤分别为-4.31%、-21.11%、-13.01%、-3.4%、-22.06%。2021年至今累计收益率相较平衡混合基金指数的超额收益为12.18%,相较上证综指的超额收益为13.72%。
基金配置:截至2024.05.31,该基金前五大投资区域分别是中国内地、印度、澳洲、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所占投资组合比例分别为21.3%、12.2%、12%、10.3%、8.3%,总计64.1%。该基金主要投资的行业有金融、科技和非必需消费品,所占投资组合比例分别为27.8%、12.6%和9.3%。该基金前十大持仓中前五大均为股票,分别是台积电、联发科技、BHP GROUP(必和必拓)、力拓集团和腾讯,占基金净值总比例为10.2%,所涉及的行业包括信息科技、材料和通讯服务;后五大持仓均为债券,占基金净值总比例为2.9%。
4.3 债券型:优选主投投资级债券的产品
在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中,筛选逻辑为:1)基金规模大于5亿元人民币;2)2021年至今每个区间业绩均在前1/2;3)最大回撤在-10%以内;4)投资策略稳定、清晰,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规模较大的基金。基于此,我们建议关注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摩根国际债券,这3只基金投资范围均为全球债券,主要投资投资级债券,信用风险相对较小,其中两只基金规模都超100亿元。
4.3.1 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
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成立于2021年7月6日,内地代销机构为华夏基金,具有R类人民币基金、R类人民币(对冲)基金及R类美元基金共三种份额,均在内地销售。我们以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人民币(代码:968114.OF)作为代表,该基金2022年、2023年、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收益率分别为2.34%、10.77%、5.13%;2022年、2023年、今年以来的最大回撤分别为-2.50%、-2.00%、-0.87%。2022.04.25-2024.07.05区间,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人民币累计收益19.17%,相对QDII债基指数、中长期纯债基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5.57%、11.65%。
基金配置:在投资区域上,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人民币基金投资前三大区域为中国内地、美国和中国香港,占比分别为27.97%、14.38%和12.09%;在投资债券所属行业配置上,基金主要集中于金融行业,占比达58.77%,日常消费、工业和材料占比分别为8.91%、7.40%和5.85%。前五大债券持仓合计占比12.14%,单个占比不超3%。
4.3.2 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
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成立于2021年5月13日,内地代理人易方达基金,具有M类(人民币)份额、M类(对冲人民币)份额、M 类(美元)份额共三种份额,均在内地销售。本基金可将其不少于70%的资产净值投资于在全球债务证券市场发行或买卖的美元、欧元或港元计价离岸投资级别债务证券投资组合;可将其最多20%的资产净值通过债券通投资于中国内地债务证券;也可将其不多于30%的资产净值投资于“点心”债券。
我们以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M-CNY(代码:968117.OF)为代表,该基金2023年、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的收益率为6.92%、4.33%,同期最大回撤分别为-3.91%、 -1.86%。2023.03.14-2024.07.05区间,该基金累计收益11.55%,相对QDII债基指数、中长期纯债基指数的超额收益分别为10.25%、6.18%。
基金配置:在投资区域上,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在美国的投资占比达45.80%,在中国内地、德国和澳大利亚占比分别为8.26%、7.92%和5.48%。在行业配置上,该基金所投债券主要集中投资于金融行业,其他行业占比为44.27%。前五大债券持仓合计占比4.20%,单个占比不超2%。
4.3.3 摩根国际债券
摩根国际债券成立于2019年3月29日,内地代理人为摩根基金,具有摩根国际债券-PRC人民币对冲份额(累计)、摩根国际债券-PRC人民币对冲份额(每月派息)、摩根国际债券-PRC人民币份额(累计)、摩根国际债券-PRC人民币份额(每月派息)、摩根国际债券-PRC美元份额(累计)和摩根国际债券-PRC美元份额(每月派息)共6种份额,均在内地销售。本基金将其至少80%的总资产净值投资于具备投资级别的环球债务证券,最多可间接或直接将其10%的总资产净值投资于投资级别以下的环球债务证券或未获评级证券。
我们以摩根国际债券-PRC CNY(代码:968052.OF)为代表,该基金2021年、2022年、2023年、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的收益率分别为-3.08%、-5.19%、8.11%、2.63%,2021年至今累计收益1.96%,由于在此区间美联储处于加息周期,海外债券受到影响,而同期国内整体处于降息周期中,基金相对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超额为-10.87%,相对QDII债基指数超额收益为11.78%,可见该基金在海外债券类产品中相对优异。
基金配置方面,在投资区域上,摩根国际债券投资最多的三个区域分别为美国、日本、意大利,占比分别为29.10%、8.30%和7.00%;在债券所属行业配置上,该基金集中于公用事业,占比达52.30%。前五大债券持仓合计占比11.30%,单券不超3%。
五、香港互认基金投资注意事项
香港互认基金涉及跨境投资,在税收政策、申购赎回、资金清算、费率结构、基金运作等方面均与内地公募基金有差异,需要投资者特别注意。
5.1 名义持有人
名义持有人是指经内地投资者委托代其持有基金份额,并获基金登记机构接纳作为基金份额持有人载于基金登记机构的持有人名册上的内地代理人或其他机构。与内地基金的直接登记安排不同,受限于中国香港法律以及行业实践,内地投资者并不会被基金登记机构直接登记于基金登记机构的持有人名册上。基金登记机构仅将名义持有人代名持有的本基金的基金份额合并载于其名下。名义持有人为内地代理人或者其他机构。
内地投资者需通过名义持有人行使信托契约等基金法律文件规定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权利及履行相应的基金份额持有人义务。内地投资者在提交本基金的申购申请时,应通过书面等方式确认名义持有人安排,同意委托名义持有人代为持有基金份额,成为该基金份额法律上的拥有者,而内地投资者是该基金份额的实益拥有人,实际享有基金份额所代表的权益。
5.2 税收政策:基金分配收益征20%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对香港互认基金有关税收问题进行了明确:1)所得税层面,对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从香港基金分配所取得的收益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对个人通过基金互认买卖香港基金份额取得的转让差价收益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至2027年12月31日。对内地企业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从香港基金分配取得的收益和买卖份额取得的转让价差收益依法征收企业所得税;2)营业税层面,对内地个人投资者暂免征收营业税,对内地企业投资者征免营业税;3)印花税层面,对内地投资者(包括个人和企业)通过基金互认买卖、继承、赠与香港基金份额,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印花税税法规定执行。所以,内地个人投资者购买香港互认基金,需要依法为基金分配收益缴纳个人所得税,内地机构投资者需要对基金分配所得收益和买卖份额所得价差收益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和企业投资者均需依照香港税法缴纳印花税。
5.3 基金费率:申购费、管理费较高
香港互认基金布局海外投资,费率相对内地公募基金较高。互认基金前端申购费率均值2.15%,最高达4.5%;管理费率均值1.24%,最大值1.87%。一般不设置赎回费,但多数基金会在申购费、管理费、托管费之外再额外增设一个全年经常性开支(比率跟管理费率相当,甚至高于管理费率)。
与QDII基金相比,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费率和申购费率较高,托管费和赎回费率较低。1)就管理费率而言,香港股票型互认基金和债券型互认基金收取的管理费率在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各个维度均高于QDII对应类型的基金。而QDII混合型基金一般比香港混合型互认基金收取更高的管理费率。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互认基金管理费率中位数依次为1.50%、1.33%、1.00%。2)就托管费率而言,各类型香港互认基金均低于QDII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和债券型互认基金托管费率中位数分别为0.09%、0.10%、0.07%。3)就申购费率而言,QDII基金一般按申购金额阶梯递减收取申购费,不同类型基金最高费率水平一般在1.5%-1.6%左右。而香港互认基金三种基金类型平均申购费率均在1.7%以上。4)香港互认基金一般不收取赎回费用。QDII基金通常按照持有期限长短适用不同赎回费率,但香港互认基金通常不收取赎回费或者适用固定赎回费率。
5.4 申购赎回效率
因申购赎回均涉及跨境汇款,香港互认基金申购赎回效率较低。申购确认时间不一,目前39只香港互认基金中,T+1、T+2、T+3、T+4申购确认的基金数量分别为18只、12只、4只、5只。申购资金划转流程:中国内地投资者—>代理人在内地开立的香港基金代销账户—>代理人以管理人名义开立的内地募集资金专用账户—>香港的基金财产托管银行账户。赎回确认时间与申购确认时间一样,赎回到账时间一般在T+6到T+10之间,赎回还款流程为申购流程反向。以上时间、天数均为交易日。
5.5 暂停申购的风险
根据《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如基金不符合香港互认基金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人民币或等值货币,或在内地的销售规模超过基金总资产的50%等,则该基金将暂停内地的销售,直至该基金重新符合香港互认基金的条件。
在每个交易日(即香港营业日),基金管理人会通过受托人提供的报告计算并监察销售给内地投资者的基金份额总净值不超过基金总资产净值的50%。该报告会在每个交易日更新基金内地销售规模百分比并通知基金管理人和内地代理人。一般来说,如果百分比达到40%,基金管理人可以视乎情况暂停接受内地投资者的申购申请。若在某个工作日接收到的申购申请可能导致超过50%的上限,内地代理人经基金管理人决定将采用公平的安排按比例分摊在该工作日递交的申购申请或拒绝超出部分的申购申请,确保不超过50%的上限限制。
六、总结:基于全球多元资产配置视角关注香港互认基金
香港互认基金是指依照香港法律在香港设立、运作和公开销售,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内地公开销售的单位信托、互惠基金或者其他形式的集体投资计划。中国证监会于2015年12月18日正式注册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香港互认基金开始在内地售卖。截至2024.06.30,香港互认基金数量118只(不同份额单独计算),规模合计1298.48亿元人民币。
管理人规模分化,头部效应明显。目前香港互认基金涵盖21家基金管理人,规模前五大管理人分别为:摩根基金(亚洲)、施罗德投资管理(香港)、汇丰投资(香港)、易方达资产管理(香港)、惠理基金管理(香港),前五大管理人规模合计1120.60亿元人民币,占总规模比例86.30%。前十大管理人规模合计1242.82亿元人民币,占总规模比例达95.71%。
投资区域以泛亚太区域为主,占比超七成。根据基金投资范围约束可细分为亚洲、亚太、环球、亚太(日本除外)、中国香港、中国和新兴市场。除环球以外的其他区域,我们归为泛亚太区域,规模合计946.51亿元人民币,占比达72.89%。
今年以来(截至2024.07.05),受益于亚太区域的股票市场表现,股票型、混合型香港互认基金风险收益均好于对应类型的QDII基金;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业绩亦好于债券型QDII基金。在以亚太区域为主的QDII基金和香港互认基金对比中发现,香港互认基金可补充QDII基金在亚太区域上的配置价值,满足投资者海外多元资产配置需求。
具体到可关注的产品上,1)股票型香港互认基金中,我们优选主投亚太区域的产品,建议关注摩根亚洲股息基金、惠理高息股票基金;2)混合型香港互认基金中,我们优选管理人全球多元资产配置经验丰富的产品,建议关注百达策略收益、施罗德亚洲高息股债基金;3)债券型香港互认基金中,我们优选主投投资级债券的产品,建议关注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基金、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摩根国际债券。
香港互认基金份额较多,额度充足,个人投资者申购人民币份额不占用外汇额度,基金管理人在海外投资上经验丰富,投资以亚太区域为主,可以成为投资者基于全球多元资产配置视角下的一类较好产品。
七、风险提示
1、 本报告分析所用数据、信息均基于公开信息,第三方平台、基金定期报告等,数据或有遗漏、误差、滞后;
2、 香港互认基金受到监管政策影响,需及时关注政策变化;
3、 香港互认基金税收政策、申购赎回效率、基金费用等均与内地基金有较大差异,需提醒投资者高度关注;
4、 香港互认基金主要投资海外资产,或受到境外投资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影响;
5、 暂停内地销售的风险,香港互认基金目前要求单基金内地销售不超50%,面临单基金额度受限风险;
6、 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需谨慎。
证券研究报告:《香港互认基金专题研究:基于全球多元资产配置视角关注香港互认基金》
对外发布日期:2024年7月30日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李洋(S0800524030001)liyang@research.xbmail.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