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4-07-15 10:00
转自:邯郸晚报
近日,多家房企公布今年上半年交付情况。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交付数量最多的依然是碧桂园,上半年累计交付已达15.45万套,万科、融创中国、新城控股、绿城中国等多家房企交付数量均超过5万套。
中指研究院指出,在房地产逐渐回归居住和民生属性的大背景下,交付已成为房企经营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
事实上,自2022年7月首次提出“保交楼”工作任务以来,监管层从政策、金融等多方面助力房企。尤其是今年1月,全国各地陆续启动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不少地区组建了房地产融资协调工作专班,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推动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融资加速落地。
住建部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中旬,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商业银行审批通过的“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达9350亿元。
房企交付压力依然存在
近两年来,房地产行业整体“保交楼”工作稳步推进,尤其是在2023年,行业交付规模创下新高。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23年末,350万套“保交楼”项目已实现交付超300万套,交付率超过86%。
2024年,房企对交付工作依然保持高度重视。行至年中,从全年交付任务来看,融创中国、龙湖集团等完成度已超过50%;金科、碧桂园等目前距离年度交付任务则仍有一定差距。
今年初,有房企坦言2024年交付压力依然存在。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惠妍在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保交楼”仍是碧桂园“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2024年,碧桂园仍然有天量交付任务,公司上下要从资金、资源以及个人状态上做好充分准备。
“白名单”项目持续扩容
作为保民生的重要内容,“保交楼”政策从推出伊始,就获得了资金层面的支持。
早在2022年,监管部门就投放“保交楼”资金约2000亿元。2023年1月,央行新增15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投放,同时提出设立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加大“保交楼”专项借款配套融资力度、强化“保交楼”司法保障等相关举措。2023年年中,央行明确将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期限延长至2024年5月底。
今年1月,住建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以“一项目一方案”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5月中旬的国务院吹风会披露,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同期,商业银行已按内部审批流程审批通过了“白名单”项目贷款金额9350亿元。
多家房企也因此获得了该政策的支持。与此同时,各地开始加速发力,推送了一批又一批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包括四川、河北、浙江、河南、福建、重庆、安徽、江苏等省市在内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运行迅速,在完成第一批、第二批“白名单”项目推送后,多城已于日前启动第三批项目的筛选和推送工作。
随着“白名单”工作的持续推进,房企融资困境得到缓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42571亿元,其中,国内贷款6810亿元,下降6.2%,降幅较1-4月继续收窄3.9个百分点。
“接下来建议进一步完善‘白名单’措施,健全房地产项目‘白名单’制度,使更多项目进入‘白名单’,应贷尽贷。再者,抓紧推动后续批次‘白名单’项目融资落地,持续对房地产项目融资给予支持。”刘水说。
据《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