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碧桂园就值1分钱?公募基金含泪骂渣男

2024-07-09 18:17

又见证历史了!

古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今有公募基金含泪骂渣男。

碧桂园变成了碧桂0,曾经的千亿市值被估值为零,被基金公司上演回手掏!

面对碧桂园无限期的停牌,公募基金到底是坐不住了。打响了保净值的反击战,纷纷给出了0港币和0.01港币的估值,来了一波长痛不如短痛。

可是股价0.5港元的碧桂园不是还有一百多亿市值吗?咋就变得一文不值了?

0元估值意味着什么,对我们基民又有什么影响?

其实所谓的“零元”估值,就是基金公司认为这家公司投资价值为零。

但是已经买了怎么办,那只能当作没买,把这部分资产的价值调成零,眼不见为净。

但基民该亏的钱还得继续亏,眼不见为净。

这就好比谈恋爱遇到了渣男,好的时候是小甜甜,分手的时候是牛夫人,可以装作不在乎,但渣男确实存在过

当然了基金公司根据上市公司较大变动对估值进行下调并不罕见,但估值归零的状况此前并不多见,但现在却成为家常便饭。

就这短短一个月,已经有8家公募基金对碧桂园、*ST超华、东旭蓝天等8家上市公司估值归零,累计发了16封死亡通知书。

基金公司为什么这样着急?

不着急不行啊,搞不好基金要清盘。

一般情况下停牌股票复牌后,股价很有可能会补跌,如果没有提前下调估值,反映在基金净值中是被高估的。

若有基民提前赎回基金,则会以较高的价格赎回基金份额,这对于没赎回的基金持有人会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不调整就是逼着基民赎回,跑的慢就要背锅了。

可是碧桂园不是早就暴雷了,基金公司咋这会开始着急了?

这主要是一则复盘公告惹的祸。

6月27日,碧桂园发布《复牌指引》,按照港交所的复牌要求:要发布23年的财报、要证明公司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要向市场公布所有重大信息。

看的碧桂园想骂娘,我要是能够证明能持续经营,我还暴雷?

光去年上半年明面上就亏了500亿,累计负债1.3万亿,看不见的窟窿还不知道多大,连去年的年报我都发布不出了,我证明个无中生有?

这则公告也看的一众公募基金头皮发麻,胸口扎满了政策的强心针也不管用,去年上半年碧桂园地产的销售下滑了8成,重组了10个月也没了后续,现在连复牌都没希望了,那还玩个六,直接掀桌子离场了。

当然了碧桂园也不是第一个被公募基金下调估值为零的公司。

2023年在阳光城身上也曾发生过,巅峰时,这家房企年营收超800亿元、市值超千亿元,闯入过世界500强,但同年8月,阳光城就被深交所终止上市了。

再往前看,2022年8月,沪上某基金大厂也曾将中国恒大按照0.01港币进行估值、将恒大物业按照0.01港币进行估值,结局有多惨烈大家也知道。

当然了碧桂园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上半年已经有2家房企退市,有8家房企锁定退市,还有多家房企面临退市风险,也就是说下半年还有一大波僵尸来袭。

咱就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某只重仓地产的基金,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满仓ST,这总不能把所有持仓个股估值都调成零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