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亚马逊开辟新战场

2024-06-27 19:37

亚马逊周三美股上涨超过3%,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也让年初至今的涨幅扩大到将近29%。现在,亚马逊和谷歌都突破了2万亿大关。谷歌是在四月底的时候达到了这个里程碑。而微软、苹果和英伟达已经突破3万亿了。这五家大科技加在一起,市值总和超过13万亿。超过了欧洲最大交易所Euronext股票市值的总和、相当于日本股市或者中国上海交易所市值的两倍。这个变化也就继续提升大科技在股票市场里的比重。

从走势来看,亚马逊在年初的时候就延续了去年年底的上涨行情,然后在一季度财报公布后不久,创下历史新高,股价最高达到191美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的云业务增长,创下了一年以来的新高。当时CEO Andy Jassy就说,亚马逊的AI会基于AWS,引起了市场的乐观情绪,不过可能是由于年初的涨幅太高,公司在破新高不久后就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盘整,今天才再次突破。

而今天突破的原因可能和一则新闻有关。今天路透社就报道称,亚马逊要开始对付拼多多了,打算设一个低价的购物模块,专门从中国采购低价的商品,然后运送给美国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这是亚马逊对Temu、Shein这种低价电商的最新回应。年初的时候,亚马逊就降低了那些卖低价衣服商家的费用,试图帮助这些商家和Shein竞争。

根据亚马逊和中国商家们的一个闭门会议流出的消息,亚马逊告诉商家们,今年夏天就可以开始注册,然后会在秋天开始接受商品。参与的商家可以自行决定想要提供什么样的商品,也可以做小批量来测试市场需求。具体时间,根据一份请柬的截图是7月5号,亚马逊会在中国的义乌正式宣布项目开启。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一季度,Temu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积累了1.67亿的月活用户,在美国有5040万人。用户使用时长大约是18分钟,高于亚马逊的10分钟,和eBay的11分钟。2023年,根据估计,Temu全球的商品交易总额GMV,达到153.3亿美元,而且增长奇快。2022年的四季度的时候,GMV才2.75亿美元,然后2023年四季度就突破了66亿美元,翻了24倍。Temu的广告轰炸也取得了很显著的效果,今年三月,已经有86%的美国人都知道Temu,高于去年9月的75%,其中有40%的人说在上面买过东西,而且用户不仅仅是年轻人,年龄分布其实相当均匀,GenZ (18-24岁)占了14%,千禧一代(25-42岁)占了21%,GenX(43-55岁)占了20%,婴儿潮一代(56+)占了17%。

图片

Shein的数据也相当恐怖。2023年的营收据估计有325亿美元,预计今年就可以超过H&M和Zara等快时尚品牌。净利润则为20亿美元,同比上涨了185%。全球的用户数量超过8800万,其中美国就有1730多万。这一方面显示中国这些低价电商强大的竞争力,但另一方也表明低价电商有巨大机会,会给亚马逊来带不小的增长。

最后来看看存储芯片龙头美光。今天美光公布了财报,结果股价大跌,截稿的时候,在7%左右。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美光这次的财报为什么引起大跌呢?是否预示着芯片板块的某些风险呢?

财报显示,公司的季度营收为68.1亿美元,同比上涨了82%,高于预期的66.7亿美元,每股盈利为0.62美元,也高于预期的0.51美元。其中,公司的DRAM业务,营收为46.9亿美元,略低于预期的47.1亿美元。NAND业务营收为20.7亿美元,略高于预期的19.2亿美元。如果简单总结,DRAM就是我们电脑里面的内存,而NAND更像是硬盘。整体毛利率为28.1%,高于预期的27.1%和去年同期的16.1%

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的指引不理想。公司预计下个季度的营收会是76亿美元,而预期也是76亿美元。作为受益于AI的芯片股,这样的表现显然令投资者失望。下个季度的每股盈利则为1.08美元,高于预期的1.02美元。

CEO在财报上就表达了乐观的预期,表示公司AI相关的产品大概率会涨价,数据中心的业务环比增长了50%。报告说,AI的强劲需求让我们这方面的供给有些紧张,预计2024年会持续的提价,但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需求则趋于平稳。他还强调,他认为美光会是AI浪潮中,最受益的半导体公司之一。

阿吉认为,美光这次财报后的表现,就刚好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分析,要小心市场的高期待。这次,美光仅仅符合预期的指引,已经不能够满足投资者的胃口了,更是在反映任何和AI芯片沾边的个股,市场的期待是应该超预期。而美光已经如此了,那就更别说是万众瞩目的英伟达了。所以可以预见,接下来,市场对于AI芯片板块的财报要求都会很高,投资者失望的风险较大,值得注意。

不过,从一个长期投资的角度来说,我倒是乐于见到这种调整。财报中,我们能看出管理层对于AI还是非常乐观的,也就是说长期的机会没有变,业绩增长依然可期。而这种短期的回撤,有利于挤出市场里面对于公司的不合理期待,让风险释放,也让未来的走势变的更加平稳。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