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再遭重挫,市场到底在恐慌什么?

2024-06-24 18:50

恒指上周五挫逾300点后,今日早间延续低迷低开超百点,随后一路震荡下行,最低见17789.57点。整体市场都表现相当低迷,但17750附近有一定支撑。截至收盘,恒指收跌0.00%。

港股持续在万八关徘徊,国资委旗下国新投资上周三(6月19日)公布认购港股通央企红利ETF (513920.SH),憧憬后续部署,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香港首席投资策略师谭慧敏认为,大市现时处于整固期,外资近期未见有显著流入,甚至有轻微净流出迹象,反而北水南下继续强劲,内地未来数星期会有三中全会会议,如果当局集中大刀阔斧提振经济,出台更多改革方案,后市有望出现突破,否则大市短期仍会在17000至19000点区间上落。

她指国家队主力吸高息国企股,国新投资最新认购的港股央企ETF,权重股也是“三桶油”和三大电信商,认为可以跟风趁低吸纳。其他高息国企股方面,她表示部分内险股也有4至5%股息率,吸引力比内银股更强。

谭慧敏认为,投资者可继续保持杠铃策略(barbell  strategy),现时人工智能(AI)为市场最热门主题,她也同意相关股份可望热炒,指热潮只是刚刚开始,可以持续几年,虽然现时炒作主题集中美股,但当AI发展到新阶段,普及至更多应用程序下,令软件企业未来也有很大潜力。她同时建议投资者要避开香港本地公用股,即使公司股息率高企,但减息周期仍未开始,高息环境会影响相关企业盈利。

 港股整体低迷,但并非所有板块表现都不好。6月以来,以半导体、通信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持续反弹,走出了独立行情。截至6月21日,申万电子指数月内涨幅超6%,领涨市场。

“科特估”意为中国科技特色估值体系,是以新质生产力为代表的中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过程中相关行业的估值体系重塑,主要聚焦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领域,包括中国领先的优势制造如新能源车和通信等、自主可控的中国自造如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以及前沿科技的先进智造如人工智能(AI)和生物科技等。

德勤表示,香港新股市场于今年上半年的表现仍然受制于美联储尚未开始降息,在缺乏大型新股上市的支持下,上半年IPO集资额仅131亿港元,同比下跌约27%,为自2003年以来新低;新股数量为30只,较去年同期的31只略减3%。德勤最新预计,香港今年将有约80只新股上市,新股集资额约600亿港元-800亿港元,较早前预测的1000亿港元集资额有所下调,以主要反映美联储降息步伐较市场预期迟。

中国内地今年4月发布新“国九条”收紧上市渠道,德勤指出,内地上半年新股集资额和新股数量仅325亿元人民币和44只,同比分别锐减84%和75%。以集资额计,今年上半年,美国的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保持全球IPO首两大市场,集资额分别为799亿美元和528亿美元,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以101只新股融资327亿美元排名第3,马德里证券交易所则位列第4,沙特交易所排名第8,而上交所、港交所和深交所分别位列第5、第9和第10。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