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被责令停产停售、半月内返还19亿补贴,恒大汽车还能力缆狂澜吗?

2024-06-12 14:41

今日,恒大汽车低开下探至24%后震荡回升,截止午盘,跌超18%,报0.35港元每股,总市值不到38亿港元。

消息上,昨日公司公告称,被地方政府解除三份协议并责令半月内退回19亿元奖励及补贴;拟责令天津恒大停止生产、销售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并进行整改。

 

工厂土地面临强制收回

 

6月11日晚间,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相关附属公司于近日收到相关地方行政部门进一步下发的行政处理决定书。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告是其5月22日收到相关地方行政部门要求的进展。

此前公告明确,因恒大汽车未按相关协议的相关条款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相关地方行政部门拟要求相关附属公司:解除相关协议,向相关地方行政部门退回已发放的各项奖励及补贴合计约19亿元,相关附属公司并需互负连带责任。 

根据“行政决定书”,相关地方行政部门认为恒大汽车方面按相关协议的条款履行合同义务,已构成违约。主要包括:

第一,未按照约定限期在相关地方行政部门所管辖的地区完成设立集团总部、全球研发中心及全球生产基地相关的投资规模、规划产能及年销售目标; 
第二,未依期建成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并投产及完成新能源汽车车型的研发; 
第三,从相关附属公司的经营状况判断相关协议的目的客观上已无法实现。 

进而,“行政决定书”指出,相关地方行政部门基于相关合约,作出如下处理决定:1.解除其中三份相关协议;2.相关附属公司在收到行政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退回已发放的各项奖励即补贴合计约人民币19亿元。

根据地方行政部门基于前期要求发布的“行政决定书”,恒大汽车进一步明确称,若前述地方行政部门要求最终执行,将导致公司存在:相关工厂土地被强制收回,地上建筑物及设备被用于偿还奖励及补贴款的风险,继而对本公司或各相关附属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唯一有资质的工厂被责令停产停售

 

除了上述“行政决定书”之外,天津恒大还收到另一政府部门的“告知书”。

根据“告知书”,作为恒大汽车目前唯一有资质的整车工厂,天津恒大被相关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并进行整改。

整改期间,该部门将暂停受理天津恒大的新能源乘用车新产品申报,以及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合格证电子信息传送,待整改完成并通过复核满足生产准入条件后予以恢复。 

据知情人士透露,天津恒大停工已久,而恒大汽车在其他地方的工厂前期也存在各类问题,一直迟迟未能正式投入生产。 

2023年年报显示,恒大汽车累计亏损已达1108.41亿元,其中2023年亏损约120亿元。截至2023年末,恒大汽车资产总额为348.51亿元,负债总额725.43亿元,其中,借款264.84亿元;而同期,恒大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29亿元,难以覆盖巨额借款。 

 

 

 

 

在巨额亏损、债务缠身、诉讼不断的一系列困境下,恒大汽车急需新的“救命钱”。

此前在年报中,恒大汽车曾表示,将全力以赴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筹措资金以维持公司生存及未来的发展计划,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并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公司计划继续推进恒驰5年度款和改款、恒驰6、恒驰7的开发验证及量产。

不过,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公司的基本面背景下,恒大汽车能否寻找到新的融资渠道,还有待观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