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途虎-W(09690.HK):车后IAM龙头的模式优势、扩张边界和盈利方向

2024-06-12 07:21

投资要点

引言:2023 年途虎作为“汽车独立售后服务市场第一股”上市,并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商业模式得到验证。随着国内平均车龄到达拐点,汽车服务市场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头部玩家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可能走出与海外与众不同的路径。本文尝试回答:1)国内需求特点和空间;2)IAM 前景良好,其中O2O 模式优势在哪;3)O2O 模式败者无数,途虎做对了什么,怎么看其后续扩张和盈利空间。

汽车服务需求达拐点,2027 年看向2 万亿。中国汽车服务市场万亿规模,仍在持续成长,灼识咨询预计2027 年将达19319 亿元,2023 年至2027 年CAGR 9%。1)汽车保有量:有望受益于人均收入提高,特别是下沉市场仍有增长空间。若对标日本,我们预计2027 年汽车保有量达3.19 亿辆,23-27 年CAGR 4.2%。2)车均消费:国内平均车龄到达保养拐点,人均收入提高+车龄提升驱动增长。灼识咨询预计2027 年每辆车年均服务支出提升到5168 元,23-27 年CAGR 为2.7%。3)相比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换车周期更短,每辆车服务支出总量和结构发生变化,但短期对市场影响有限,长期关注结构性机会。

供给变局:互联网模式推动价值再分配。1)旧格局:市场高度分散(龙头收入市占率2%,CR5低于6%),4S店以4%的门店数份额占54%GMV份额,但并非效率最优,零配件价格及服务费分别较IAM 门店高出 30%及80%。2)新变局:随着更多汽车保修期届满及汽车车龄增加,消费者对IAM(独立售后)需求有望提升。灼识咨询预计2027 年IAM GMV 有望增长至1.1 万亿元,市场占比提升至58%。IAM 连锁化率不足(仅4.8%的IAM 门店为连锁门店,CR5 收入市占率3%),主要系汽车行业特性使得产品规模效应难以广泛建立,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加大产业链整合难度。我们更看好具备聚合需求优势、同时做全产业链整合O2O 平台抢占市场份额。(若未特别注明,均为2022 年数据)

途虎养车:有效扩张典范,正开启利润释放期。汽车服务O2O 本质是慢生意,平台需实现有效扩张:大部分门店能持续盈利;复购率和ARPU 比MPU 更重要;长期高毛利产品/服务品类收入占比能够提高。途虎便是有效扩张的典范。1)门店数量领先同行的同时,加盟商盈利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且盈利具备可持续性:途虎通过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和即时履约体系实现服务标准化,提高用户体验,加深用户信任,提高复购率。途虎用户复购率、老客收入贡献及直接到店订单收入贡献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在区域扩张上,途虎对线下连锁业态理解深刻,密度>速度,在所有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工场店平均门店数超过100 家,在上海、深圳、东莞等地实现平均每方圆3 公里就有一家途虎工场店。较高城市密度助公司建立区域飞轮效应,从而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后续重点发力下沉市场,开店空间我们中性看向1 万家,相比2023 年还有81%增长空间。2)盈利方向:公司23 年首次扭亏为盈,毛利率25%,若对比美国IAM 龙头(TOP4 平均46%)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看好三个方面驱动公司毛利率继续提升:

规模效应;高毛利率SKU收入占比提升;专供及自有品牌收入占比提升。

短期互联网巨头加码或加速行业出清,但对途虎份额和盈利的影响有限。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模式优势进一步凸显,终端网络扩张的同时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我们预计公司24-26 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实现7.36/12.28/17.77 亿元,参考美国汽车服务市场头部企业估值给予公司2025 年20 倍PE,对应目标价33HKD,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短期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服务需求不及预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