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TEMU正在重现拼多多的奇迹

2024-05-23 23:16

TEMU增长依旧强劲

拼多多的TEMU,越做越大了。

5月22日,拼多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有一条数据格外引人注目:该季度拼多多佣金收入443.56亿元,同比增长327%!

要知道,所谓佣金收入主要来自百亿补贴频道、多多买菜、海外业务TEMU三部分,而其中多多买菜一向稳定,一季度没有大促百亿补贴的表现也不会太突出,所以如此夸张的增长,极大可能来自海外业务TEMU

同时,据第三方投研机构测算,TEMU本季收入增加了60亿上下的同时,亏损的绝对值还在收窄,整个Temu业务一季度的亏损约为50亿左右,对应的经营亏损率可能已经只有10%左右。

目前,TEMU已经进入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北美、澳洲、欧洲、亚洲等不同市场。截至2023年12月,Temu的独立访客数量已达到惊人的4.67亿,与阿里旗下的速卖通体量相当,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亚马逊

要知道,TEMU是在2022年9月成立的,一年半的时间能成长到这个地步,放在跨境电商行业可谓凤毛麟角。TEMU的一路高歌猛进,难免让人联想到其主站拼多多的过往。

的确,拼多多称得上是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大多人都认定电商行业大局已定,再无发展空间之时,拼多多的出现打破了淘宝和京东双强争霸的局面,只用了三年就做到上市,五年交易额便达到万亿。而京东和淘宝突破万亿大关,分别用了14年和9年。

谁也没想到,当初不起眼的下沉市场,竟能成为拼多多翻盘的杀手锏,后面首创的百亿补贴,也成为各大平台争相模仿的对象。如今拼多多的市值,已远超京东,和阿里不相上下。

拼多多的成功是一个巧合吗?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因为TEMU正在重现拼多多的奇迹,把拼多多在国内走过的路,在国外又走了一遍。

TEMU复刻拼多多路线

拼多多在国内的打法,用最简单的词概括就是低价、社交和广告。

低价是拼多多的底色,毕竟下沉市场是它的基本盘。拼多多的低价有两种,相对的低价和绝对的低价,前者主要靠平台补贴,后者则是靠供应链。

由于海外的反垄断政策,TEMU无法通过补贴获得大牌的合作,取得相对低价优势,只能发挥其供应链资源,将大量“白牌”商品售往海外,以绝对的低价形成竞争力。
 

为了实现这种低价,拼多多使用了一种“全托管模式”:TEMU负责商品定价、营销获客、履约,商家作为供应商只需备货到仓,形成“供应链-平台-海外消费者”交易链路。

具体来说,这套打法就是尽可能缩短供应链,由源头直接供给。Temu跳过了个人卖家这一环,直接跟工厂谈。工厂除了供货什么都不用干,Temu把上架、营销、物流、售后全包了。

图片

图源:微博

甚至,商品的价格也不是由商家定的,而是由Temu定的。Temu有严格的价格审核机制,如果商家在TEMU上对商品的报价高于国内批发电商1688同类商品的价格,平台会让卖家重新报价。

所以,虽然TEMU和拼多多的模式有所区别,但两者都遵循着低价这一核心思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社交是拼多多与对手竞争中虎口夺食的杀手锏。要弥补对手的先发优势,唯有用“奇招”后发制人。2016年拼多多拿到了微信的入口,并通过砍价的玩法在微信上迅速裂变,从而把对手平台的用户“抢”了过来。

TEMU也是同样的思路。虽然海外没有微信的支持,Temu仍然在Facebook上发起“credit Giveaway”活动,让平台用户赚取返利,顺带帮他们宣传,性质有点类似国内微博的“转发抽奖”,同样达到了社交裂变的效果。

去年6月,亚马逊美国站公告称将取消轻小商品计划,从今年8月29日开始,将对价格低于10美元的所有商品推出较低的FBA费率。显然TEMU的攻势,让亚马逊感觉到了威胁。

广告则是拼多多实现“高速”的秘诀。与低价同样重要的,是让消费者知道平台的低价,也就是建立用户心智。要做到这一点,广告投放是必经之路。

拼多多在国内的广告投放可谓铺天盖地。传统渠道方面,拼多多复刻OV的路线,上至央视下至地方台,从城市的户外灯光秀到农村的刷墙广告,都能见到拼多多的身影。线上渠道方面,除了微信,抖音、快手、头条等大平台的广告也接连不断地投放。

TEMU在海外也是如出一辙。线上渠道,Temu选择TikTok投放,路线和Shein差不多,都是搞网红种草。比如Temu联手网红推出try-on haul(开箱试穿变装)等互动活动,吸引了不少年轻用户的围观。

线下渠道,Temu选择“超级碗”投放。去年2月拼多多花1400万美元在顶级赛事“超级碗”上投放了60秒的广告,让2.08亿美国观众记住了Temu的口号:“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今年2月,TEMU重返美国超级碗,再次吸引了数亿观众收看。

图片

图源:youtube
 

最后,TEMU的模式之所以能够跑通,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海外消费市场也出现了“降级”趋势。大家口袋里的钱越少,低价策略就越管用,TEMU等平台就越吃香。

最大的区别在于对手

虽然TEMU在国外也复刻了国内的打法,并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但有国外一点却是与国内截然不同的,那就是对手的强度

在国内,淘宝和京东虽然都很强,但他们都有一定的短板,而且两者的竞争也为拼多多的崛起创造了机会。而在海外,TEMU面对的亚马逊是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其护城河相对淘宝、京东也更深。

比如就用户群体来说,低价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对于看重商品质量的中等收入群体,亚马逊依旧是他们的首选。第三方数据显示,亚马逊近50%的客户属于中高收入人群,以他们的忠诚度,短期内TEMU很难“挖走”。

再说配送服务,亚马逊在配送履约上的表现强劲,它用十几年打造了FBA仓储和配送系统。第三方研报显示,使用亚马逊FBA仓储配送体系基本可做到2日内送达,非会员2—5天,而这大概是Temu特快时长4—9天的一半。

还有卖家收益,TEMU的全托管模式虽然降低了卖家的经营门槛,但也让卖家失去了经营自主权,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且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而亚马逊卖家则相对较为自由,利润空间也更大,尤其是一些已形成自主品牌的卖家,多半是不情愿转战TEMU的。

所以,别看TEMU在海外高歌猛进,要想真正重现拼多多的奇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