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4-05-20 09:50
海外中资股市场上周延续涨势。资金面和风险偏好修复是目前为止本轮上涨的主要驱动力。资金突然且集中流入所带来的正反馈式的自我实现,叠加港股市场此前低迷的成交额,共同推动市场反弹,而4月中旬以来20%的涨幅中,风险溢价几乎贡献全部。
后续外资流入的空间还有多少?当前资金来源主要以交易型以及部分再平衡需求的区域配置型资金为主。假设以一季度流出的主动外资作为区域型资金再平衡需求的近似,第一阶段可能流入约50亿美元。如果进一步假设全部主动外资从低配转为标配,将有望带来约400亿美元流入。
当前关键问题是,还有多少上涨空间?假设风险溢价回到2023年初水平,恒指第一阶段假设目标点位为19,000-20,000点,目前已基本接近。市场进一步上涨的动力来自:1)无风险利率进一步回落;2)更为重要的是盈利增长,我们测算如果2024年盈利增长10%,或将有望推动市场攀升至22,000点,而盈利增长高度依赖后续财政发力力度与进展。
当前基本面的支持不仅有限,近期还在走弱,反映了2月以来财政扩张放缓的滞后影响。4月国内经济数据整体偏弱,尤其是投资、大件消费和地产市场。地产销售量价持续偏弱,企业库存压力较大,均表明需要进一步政策支持。
相反,对近期政策“组合拳”效果的乐观预期,反应在了风险溢价的进一步修复上。政策若要有效,尤其是反应到基本面上,整体力度和推进速度尤为关键,而不仅仅是目标。取消房贷利率下限和调降首付比例均有望短期内提振部分刚需,但是政府收储可能才是关键,投资收益能否覆盖成本是收储能否广泛推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往前看,更多上涨空间依赖于以下两方面:1)10年美债利率进一步下行,我们认为美债利率当前水平已较为合理,短期也难以为市场上涨带来更多贡献;2)更重要是基本面能否改善,或取决于对症政策即中央政府将加杠杆的力度与速度。配置方面,当前尚未明确的大幅加杠杆可能性,使得我们并不愿意完全抛弃“哑铃”策略(高分红+科技成长),彻底转向顺周期板块。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