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市场拍手叫好!一文读懂美国4月非农就业报告重要看点

2024-05-03 21:10

美国上月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小幅上升,打破了之前一连串显示就业市场意外强劲的数据。

弱于预期的数据可能会加剧美联储将很快降息的预期。交易员将美联储首次降息时间预期从11月提前至9月。目前预计2024年美联储将两次降息25个基点,非农前预期为一次。

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美国4月份新增17.5万个就业岗位。这一数字远低于3月份的30万,也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失业率从3月份的3.8%升至3.9%。

工资的涨幅也低于预期,较上年同期增长3.9%,而3月份的增幅为4.1%。

不过周五的报告肯定会立即在经济学家和投资者之间引发争论,即就业市场是仅仅以一种受欢迎的方式降温,还是在利率上升的压力下开始显示出更严重的压力。

美国国债收益率在报告发布后下跌。国债收益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美联储设定的短期利率的预期。数据显示,基准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大跌10基点至4.481%,2年期跌幅为11基点。

非农报告发布后,美股股指期货攀升,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1.06%,纳斯达克100期货涨1.6%,道指期货涨1.2%。股指期货攀升,表明投资者对该数据感到满意,这可能增强对通胀前景的乐观情绪。

周五之前,最近的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表现出显著的稳定性。尽管美联储通过提高借贷成本来对抗通胀,但企业仍在强劲招聘,失业率仅小幅上升,周二的一份报告显示,薪资增长放缓已经停滞。

经济学家指出,形势可能会迅速转变。过去的失业率激增通常是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到来的。对工人的需求已经降温,职位空缺数量减少,自愿离职的工人比例也在下降。

据一些媒体表示,许多正在找工作的美国白领说,找到工作比失业率数字所显示的要困难得多。他们抱怨招聘经理对他们指手画脚,拖长面试过程。他们说,招聘信息停留在公司的招聘页面上,但永远不会被填满。

这足以让正在找工作的人质疑企业是否认真招聘。毕竟,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等知名人士不断警告称,美国尚未摆脱经济衰退的威胁。

招聘人员承认,前景不确定是一个因素,甚至说一些招聘广告是假的,目的是给人一种公司正在成长的印象,或者为以后的日子积累一些可用的履历。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多次表示,他对劳动力市场保持良好状态感到高兴,而且通胀可以在失业率不会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回到美联储的目标水平。

在某些方面,强劲的就业市场让美联储的工作变得更容易,让官员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通胀上。美联储周三将短期利率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为20年来的最高水平。

鲍威尔周三重申,最近一轮高于预期的通胀可能意味着美联储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开始降息。

然而,鲍威尔也暗示美联储不太可能进一步提高利率。他暗示,央行准备在必要时降息,称“官员们准备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意外疲软”。

机构观点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Priya Misra表示,就业数据“强调了鲍威尔的信心,即货币政策是限制性的、劳动力供应是近几个月来非农就业强劲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就业人数和工资增长的放缓意味着“软着陆”,她认为,“假设CPI也显示出放缓,8月的降息可能会回到市场叙事中。”目前来看,市场预期美联储8月会议将降息10个基点,高于报告前的7个基点。因此,显然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显示经济放缓,尤其是即将到来的通胀数据。

嘉信理财总经理Richard Flynn表示,最新的非农就业报告表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正在放缓。近几个月来,很明显,美联储乐于在降息周期缓慢行动,不希望经济出现意想不到的疲软,而我们今天看到的报告可能会导致这种做法的转变。劳动力市场的崩溃可能会促使美联储从漫步转为冲刺。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分析师Ali Jaffery称,市场不要得意忘形。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月的良好数据,才会对就业市场引发的通胀压力感到更放心。“总体而言,劳动力市场仍然强劲,他们需要看到更多的证据表明经济放缓,或者就业人数意外大幅下降,在经历了如此强劲的就业增长之后,他们才会担心自己的就业任务。”最终,美联储将按兵不动,直到他们对通胀有了明确的认识。

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师Steve Sosnick表示,这是一组对市场非常友好的非农数据,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我们正处在一个坏消息也可能是好消息的时刻。他们所描绘的经济降温正是债券投资者所希望看到的,股市的反应也表明市场立即领会了这一点。从长期来看,我们可以争论这是否标志着经济开始恶化,但这会破坏今天上午的市场狂欢。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