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科技指数本周“四连涨”, 机构称大规模回购有助市场回暖

2024-04-12 15:31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仍在低位 市场信心尚未恢复

恒生科技指数于2021年2月达到峰值,之后受中美贸易争端及配置型资金持续流出影响持续走低。长周期维度,自2017年至今,恒生科技指数累计微涨2.6%,同期纳斯达克指数涨幅178.9%。

从短期来看,2023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累计跌幅达16.6%,同期金龙中国指数累计跌8.4%,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上涨55.3%。尽管在2024年2月份恒生科技指数有小幅反弹,但整体仍处在较低点位。目前,恒生科技指数估值绝对值、相对美股估值折价水平均处于历史低点。

恒生科技指数当前PE-TTM值为21.10,处于2020年7月以来10.4%百分位的低位。纳斯达克指数当前PE-TTM值为41.87,恒科PE仅为纳指的0.51倍,该水平同样处于10.4%百分位的低位。

恒生科技头部公司2023年业绩回升 预期企稳

与恒科估值表现的疲软不同,中信证券发现头部科技公司的业绩在2023年触底回升。该券商选取了美团、小米、京东、阿里巴巴、腾讯、快手、网易、百度作为恒科头部公司代表,其业绩触底回升。2023年,八家公司合计营收增长7.4%。预期层面看,市场对于恒科头部公司的2024年营收一致预期在2022年1月至2023年末经历了持续下降的过程,累计下降24.2%,但最近三个季度,市场对于恒科头部公司的2024年营收预期保持相对稳定,且在4月份出现小幅反弹。

中信证券认为,此前市场对恒科头部公司的营收预期已充分反映了市场悲观情绪,业绩和预期层面的改善有望带来股价上行催化。经营状况改善优化现金流质量,2023年,八家恒科头部公司经营现金流质量(经营性现金流/净利润)达到198%,为过去五年最高点;美股七巨头2023年经营现金流质量为139%,低于恒科头部公司。

大力回购或可抵消外资大股东配置性减持影响

充沛的现金流对大额回购构成有利支撑。截至2024年4月9日,恒科头部公司过去一年中合计回购金额达到1853.34亿港元。展望未来,腾讯年报显示,公司2024年回购规模将至少翻倍,从2023年的490亿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超过1000亿港元。阿里FY2023Q4财报披露,公司新增250亿美元回购计划,使总计未执行回购余额达到353亿美元,预计将于2027年3月前执行完毕。

对部分外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而言,大额回购可以有力对冲外资大股东流出。以腾讯控股为例,其南非大股东Naspers Limited在2018年3月、2021年4月两次分别大规模减持1.92、1.90亿股,而公司自2023年至今共回购2.0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1%,我们测算回购金额达到592.73亿元,超过南非大股东单次减持的股份数量。

Naspers的持股比例也由2018年初的31.17%降低至24.99%。考虑外资股东股份占比下降,中信证券认为恒科头部公司的回购意愿可以对冲外资股东减持对股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