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上市那么久,茅台从未如此拧巴过

2024-04-11 22:16

酱香科技碾压硬科技,一直是大A难言的痛。

不过,这几年,情况终于发生了变化。

不知不觉中,茅台已经整整弱势震荡了3年。从2021年的最高价至今,跌幅超过了25%,幅度相对其他“茅”不算什么,但它的走势,就是给人心理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这3年,4次进入“技术性熊市”(期间跌幅超20%),3次期间跌幅超10%,虽然每次都很快反抽上去,但还是随后又逐渐滑拉下去。

就如同一个大胖子突然变瘦,裤头变松,裤子开始频频往下滑,于是赶忙用手拉起来,如此反复不止,大概就是这样子。

拧巴,心堵,烦躁。。。

上市以来,茅台不是没有向下调整过,08年、12年、18年,调整至多也就1年就上攻了。

但拧巴这么长久的,还真的是头一回。


01


前几天,茅台的股价又出现明显下跌。

这是在它刚发布2023年年报,业绩数据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出现的异常走势。

年报显示,茅台营收第一次跨入1500亿门槛,达到了1505.6亿元,增长了18.04%;净利润747.34亿元,增长19.16%,无论两者的规模还是增速,几乎已是2019年以来的最好表现了。

这数据有多牛呢?

营收的一半都是净利润!

华为这样厉害的公司,2023年营收7042亿元,净利润也只有870亿元。

论挣钱能力,茅台远超华为,说它是现金奶牛也不为过。

日赚2亿元的茅王对股东也慷慨,大手笔一挥,给股东分红308.76元。

这样的牛掰的业绩背景,股价竟然没支棱起来。

傻子都能看出来,这里有事。

其一,从2015年到2021年度,茅台连续7年分红率在50%以上。2022年,分红率甚至达到了95.78%,赚大钱,又阔气分红,何其壮哉!

但2023年,在净利润增长稳健背景下,分红率竟然破天荒的只有32.12%。

去年95%的分红爽上天,今年竟然大变脸。

如此大反常,无数投资大佬都纷纷破了大防。

其二,坊间传闻,年报中两家长期只买茅台不卖的股东,减持了茅台,这两家叫做金汇荣盛财富、珠海瑞丰汇邦的股东,据说背后是知名投资人段永平。

虽然段永平很快作出回应:茅台一股都没卖。

但这句话,效果就如同此地无银三百两,反而引来了更多的关注和猜疑。

资本对于风吹草动最敏感,2023年年报显示,茅台四季度持有人数减少3家退出1家,还是有人在跑的。

虽然不多,但事情一旦发酵,不论是不是段永平在跑,结果都一样了。

其三,最近在圈内热烈讨论茅台飞天酒批发价持续下跌的传闻。4月9日最新价格显示,2024年53%vol500ml飞天茅台酒散瓶酒2510元,比之前下跌了150元到200元。

有人把这个原因归咎于375ml巽风酒放量20万瓶所致,茅台也很快进行辟谣,但还是没止住影响。

很明显,节后终端销售价格下探是个不争的事实,尤其从去年开始白酒动销受阻就一直让大家担忧。

如今又是分红打折扣,又是大佬要跑小作文,又是主产品价格下跌,三只冷箭齐放下来,那个老千部能经得起如此考验?

不用深究,这些暗示带来的惊吓,就足够喝一壶了。


02


赵本山的小品中有句经典台词: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但你大妈已经不是你大妈。

用在茅台和现在市场关系上,何其相似。

一直以来,茅台都是A股的股王,2016年,茅台以4197.58亿元市值第一次跃进A股前十名,当年第一名是工商银行,市值1.55万亿。

仅过了三年,2019年茅台市值翻倍跨入万亿,达到14860.82亿元,位居第四。

2020年疫情反而成就了茅台,市值再次翻倍达到了2.5万亿,成功封王。

2021年一度突破三万亿。

国字头的国有六大行、中石油、中国移动等都被茅王拿下。

此后到现在,虽有波动,基本都在2万亿市值徘徊。

茅王能成王,除了资本的加持,根基还在于自身的基本面。

2013年到2023年,茅台营收入年复合增长率15%,利润从151.375亿增长到2023年740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17%,归母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也有15%。

茅台近十年平均毛利率91.6%,都堪称印钞机。

上市23年,茅台累计分红达到2474亿元。

飙升的市值,持续稳健的业绩,不错的分红,所有这些,共同造就了无数机构、股民成为它的坚定信徒。

但另一方面,茅台股息率常年不到3个点,最新只有1.6%,即使这三年股价回落不少,股息率相对来说依然没有多少吸引力。

2021年之前,信徒看中茅台的,无非是它夸张而坚定的、能穿越牛熊不断上涨的股价。

对于更久之前的信徒,看中的还有它一直规模可观的分红。

但对于2021年之后想入场的新投资者来看,这两个“信仰点”,都似乎都变得比以前弱太多了。

举一个很粗糙的证明:

假如你是2014年1月初茅台价格126元时开始买入并持有到10年后的今天,那么它最新一期股息率就有15.2%。单是这样的分红回报,就足够吃香。这也是很多以前的信仰者不舍得卖出茅台的原因。

但假如你是在今天1648的股价才开始买茅台。那么到明年你的实际股息率能有多少?

茅台这几年的归母利润增速在15%,假如2024年继续保持,分红率剔除最近2年异常情况,以之前常规的50%来说,那么到明年的每股分红大概会有747*1.15*0.5/12.56=34.2元,对你的股息率就是2%。如果是继续按30%分红率,你的股息率甚至只有1.3%。

这种股息回报率,在大A几乎没有性价比可言。

现在股息率长期稳定超过5%的高息票,简直不要太多。

你只能寄托它的股价上涨。

继续假设:

假如茅台的经营局面没有大变化,利润继续增长15%,以茅台过往十年的平均PE在30倍来算,到明年底,茅台的归母利润大概能有747*1.15=859亿元。每股利润能有859/12.56=68.4元,30倍PE对应的股价为2050元。

这个水平,离现在最新股价的1648元,还有24.5%的上涨空间。就算是打个半价,也有12%的空间。

对于大机构来说,这也算不差的空间了,起码确定性还是比其他的多点保障。

但现在的宏观大环境,和持续显露出来的动销压力,你又有多大信心笃定会按预期走?

所以,茅台靠什么来吸引站在场外的投资客呢?


03


纵观以茅王白酒行业,成为资本市场的权重赛道,其实是过去十几年形成的。

经济环境、人口成为重要的推手。

2008年启动的四万亿刺激计划,房地产进入黄金时期。

你没看错,白酒的发展尽头竟然是房地产,它带来商务宴请大发展,白酒消费节节高。

2014-2021年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成为带有金融属性的投资品牌。

酒已经不是酒,而是资产增值工具。

而且,正是50、60、70这三代人主宰的世界,人际关系、政商关系、交易关系的打通,白酒是最好的润滑剂。

喝了酒,感情啥都有,事情就好办。

但时代不能永远停留在原处,终究会变的。

实际上,从2016年起,白酒产量缩量趋势就开始了,从最高140万千升产量降至2023年449.2万千升,2023年同比甚至骤降减了33%。

相反,白酒企业库存却在不断增加。之前有报道,2023年三季度末,20家上市白酒企业存货总额为1363.54亿元,头部酒企库存占比均超过40%,存货值均超百亿元,茅台更是超过了400亿元。

压力早就都给到了经销商。

然而目前市场环境下,经销商又能怎么办呢?

高端酒这么多年累积下来,无论是经销商还是终端消费者手上的库存,早已不知道有多大规模。以前喝的人节衣缩食了,“应用场景”也在不断减少,年轻人又不讲“酒德”还买不起。

那么,高端酒还能大量卖给谁?

这问题,跟地产的问题,其实都是一样的。(全文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