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来论|“中国机遇”还是“中国威胁”?听听英国工商界怎么说

2024-04-07 17:47

最近,英国政坛又开启拧巴模式。也不知是否受了中国经济春风拂面的刺激,一些政客似乎又开始“过敏”,一些媒体又开始“发酸”。英国议会一群反华政客上蹿下跳,声嘶力竭又是一通炒作“中国威胁”。所谓“威胁”都是些啥?远的不说,最近是和大西洋彼岸一道炒作“中国网络攻击”,虽没有证据,但煞有介事。更离谱的是,英国媒体自己小道消息满天飞,却连“凯特王妃连续失踪”的全球热搜都要甩锅中国“散布虚假信息破坏英国国家稳定”。个别政要也添油加醋,说中国“对英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最大威胁”,似乎对中国的有罪推定,能解决一切问题,治愈一切焦虑。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工商界、企业家们却更热衷于和中国打交道。近期,汇丰、渣打、力拓、保诚、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普华永道等头部企业高层纷至沓来,抢抓中国经济增长和政策利好带来的投资机遇。

同政界相比,英国工商界显然是一群明白人。

70年前,当西方对华贸易封锁时,英国一群工商界人士,后来被称为“破冰者”,组团访问中国,打开了和中国贸易的大门。70年来,“破冰精神”成为了富有远见、开放合作、敢为人先的代名词,也是英国对华合作积累了厚厚家底的秘方。数据显示,英国是对华投资最多的欧洲国家。单单2023年,英国对华投资50多亿美元,增幅超过70%。所幸总有这么一批“拎得清”的英国工商界人士,用行动在给中国投信任票,在真真正正地给英国创造价值和利益。

英国众多大企业并不相信“中国经济崩溃论”,反而看好中国发展前景。汇丰、渣打等英国银行负责人表示,“对中国经济中长期前景持非常积极态度,中国经济向更成熟结构转型,能够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继续保持增长”,“中国正经历从旧经济向新经济重大转变,将在不扰乱金融体系前提下完成过渡,但西方从未做到这一点,每次重大产业转型都伴随大萧条或是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令人激动,投资中国毋庸置疑”。

他们也不认为有可怕的“中国威胁”,反而有坚定的投资信心。英中贸易协会预测,英国在华运营的前100家英国公司中,约四分之一将继续向中国市场投入2亿到10亿美元资金。中国仍将是很多英国公司全球布局的关键部分和收入来源地。伦敦金融城市长访华时就说,英中金融领域合作前景广阔,伦敦金融城将继续积极参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英中绿色金融和经贸合作。力拓、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企业都发声表示“和中国实现了互利共赢”,“中国市场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外商投资非常好的选择”,“深耕中国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太古集团正在中国内地城市发展五个全新大项目,阿斯利康近期也已宣布了多项新投资。

他们也没有被英国政府所谓“对香港民主和营商环境的关切”洗脑。保诚、汇丰等企业纷纷力挺“东方之珠”,称“香港依然拥有强大增长潜力,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不会影响保诚在港运营”,“汇丰将积极参与中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以重商主义传统著称的英国,不可能不懂得同中国开展合作才是在为国家创造利益和提供更多价值。那些言必称“保护国家利益”的政客们是以“国家安全”之名,行损害国家利益之实。

原因之一就是意识形态偏见和价值观的傲慢。他们自恃“民主自由”,对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惯于戴着“有色眼镜”评头论足;他们手握双重标准,口口声声“基于规则”,但规则的标尺向来只用于量度他人;他们的理念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价值,人人都得接受,否则就是“另类”,如果这个“另类”发展了,在很多领域甚至超过他们了,那就成了“威胁”。

其二是英国自身发展的疲软拉胯。众所周知,英国“脱欧”后经济就一直不太行。去年一年通胀高烧不退,民众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伯明翰、诺丁汉等城市相继“破产”。近日英国官方统计数据显示,英国2023年全年GDP仅增长0.1%,确认去年下半年开始陷入技术性衰退。政府经济政策换了好几套还是没有起色,找找外因似乎更简单。

最后一点,就是所谓西方选举政治的恶疾。今年英国又要大选了。现政府的五大执政目标似乎都不太好实现。政客为了一己私利硬拿中国说事,在西方政坛早已不是新鲜事。危言耸听似乎更能博眼球,就像前首相特拉斯,上台时叫嚣对中国强硬,下台后拿钱为“台独”站台,疯狂打“中国牌”,不过是为了所谓的政治资本和金钱利益。

中国很大,市场开放,机遇广阔。对于英国工商界的雄心壮志,中国敞开大门欢迎。但尊重与合作是相互的。英国政府如果真是为了国家利益,又何必被一群歇斯底里的反华政客牵着鼻子走,不如理智一点,听听来自企业和民众的真实声音,多在有价值的合作上投入些精力,没准这样才能多赢些选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