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小米汽车入局搅乱市场,车企联手“狙击”!“卷王之王”花落谁家?

2024-04-02 11:00

毫不夸张地说,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卷爆了!

开年有比亚迪打响龙年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第一枪”,将新能源汽车带入7万元时代,在车市引发一轮“恐慌性”的降价潮。如今一季度还没结束,小米SU7就像一条搅动新能源市场的“鲶鱼”,让所有车企都神经紧绷起来。

此前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曾表示,“2024年是新能源车企站稳脚跟的关键年,竞争注定非常激烈

新能源车企集中“狙击”小米汽车

随着小米汽车的火爆上市(点击了解更多),各品牌车企也绷紧了神经,不少车企选择继续价格战。

仅仅在4月的首日,与小米SU7同处一个价格带的问界、小鹏汽车部分车型降价,蔚来汽车等就纷纷推出置换补贴优惠活动。

  • 问界汽车M7车型起售价降价2万至22.98万元起,并且 降价的时效刚好卡在了4月30日,该时间节点是小米SU7限时赠送预定权益的最后一天。 
  • 蔚来推出“10亿元油车置换补贴”,结合蔚来现有其他礼遇政策,油车用户置换蔚来,可获得最高1.5万元的选装基金、价值6498元的NIOPhone抵用券、价值约3600元的换电券以及价值4560元的全域领航辅助(NOP+)一年使用权。 
  • 小鹏汽车宣布,2024款小鹏G9购车立享智驾补贴,现车限时减免至高2万元,补贴后现车24.39万元起。 
  • 奇瑞汽车宣布,奇瑞百亿补贴置换季政策焕新,限时指定车型购置税全免,更有旧车至高抵30000元、抽49999元大额购车券等优惠。 
  • 一汽大众实施限时追加补贴政策,至4月23日。其中,全系追加现金补贴至高5000元、追加置换补贴至高4000元;探岳、探岳X、探岳GTE、迈腾车型限时至高享商业险免单。
  • 极氪加推极氪007后驱增强版车型,将购车门槛拉低到20.99万元。 
  • 全新腾势N7正式发布,售价23.98万元起。老车主在5月31日之前,可享受高达50000元的置换补贴,换购全新N7,相当于零成本换购新车。对于想赠购全新腾势N7的老车主,在12月31日之前,还可享受额外10000元的补贴。 
  • 另外,有网友发现一 保时捷中心发布视频称,买Taycan送小米SU7。对此保时捷门店回应称:是降价20多万,相当于小米SU7的价格。 

连一向习惯说“下周见”的FF创始人贾跃亭都要在微博发文为小米汽车的执行力和营销能力点赞。不过,他还表示,山寨文化、走捷径模式和follower思维却被很多人奉为圭臬,令人担忧。不过,对于这一言论,有些网友并不买账,甚至调侃称,“贾老板这几年造的车都还没有雷军一天造的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却在国内车企“内卷”之际打出了一张反向操作牌——Model Y全系车型售价上调5000元。不过涨价通知是在3月20日公布的,4月1日起实施。

对此,崔东树分析称,特斯拉对Model Y涨价的反向操作,有可能是为了刺激仍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提前下单买车。

3月新能源车企集体大卖,车市后续销量增长仍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昨晚,各大新能源车企集体释放了3月销量超预期增长的利好消息。

其中,比亚迪迎来销量大爆发。其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302459辆,同比增长46.1%;2月销量为122311辆。此外,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海外销量达38434辆,去年同期仅13312辆。

造车新势力方面,问界交付量再超理想,蝉联新势力月度“销冠”。3月新势力交付榜前七的品牌是:问界、理想、零跑、极氪、蔚来、小鹏、哪吒汽车。

具体来看,鸿蒙智行旗下AITO全系3月交付新车31727辆,连续三个月夺得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其中问界新M7交付24598辆,拿下中国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问界M9交付6243辆。余承东发朋友圈表示,希望AITO问界M9在4月份能交付15000辆以上。

理想汽车交付28984辆,同比增长39.2%;一季度共计交付80400辆,同比增长52.9%。蔚来汽车交付11866辆,同比增长14.3%;一季度累计交付30053辆,同比下降3.18%。

  • 此外, 小鹏汽车交付9026辆,同比增长29%;一季度累计交付新车共21821辆,同比增长20%。其中,小鹏X9交付3946辆,上市三月累计交付近8000辆。 
  • 上汽新能源汽车销售8.5万辆,同比增长30%。 
  • 广汽埃安全球销量为32530辆,环比增长95.1%,同比下降18.7%,一季度累计销量已达 74153 辆。 
  • 零跑汽车交付达14567辆,同比增长超136%;一季度累计交付达33410辆。 
  • 极氪交付1.3万辆,同比增长95%;一季度共交付3.3万辆,同比大增117%。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发现,比亚迪、问界和理想仍断层领跑其他新势力品牌,行业集中度越来越明显。

对于日益“内卷”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安证券近期研报指出,2024年头部新能源车企的增速面临压力,因此价格战将继续延续,尤其在10万元至20万元的主流价格区间。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车企有更多的空间进行降价。

其中,天风证券认为新款车型直接降价对订单刺激效果将强于现有车型降价,该机构预计24M39家车企新增订单48-49万辆,较23M3 +42%至+47%。

综合来看,开源证券表示,3月以来,车企继续推出多种形式优惠,尤其是新能源车综合促销幅度有扩大趋势。短期来看,由于降价潮2023年以来持续存在,消费者存在观望情绪,对销量的刺激作用有限。但长期来看,待价格相对企稳后,切实的优惠有望提振终端销量。该机构认为以旧换新政策出台、新车型持续发布、车展等线下活动举办、降价潮有望企稳等多重因素催化下,乘用车市场后续销量增长可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