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新型城市片区 活力场景赋能

2024-03-01 03:35

  吴晨

  新时期背景下,城市的发展需求对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地,营城思想与规划思想也应在适应新需求的过程中不断演进和跃升,探寻更可持续的道路。

  1 从城市场景到场景城市

  场景已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生产力。丹尼尔·亚伦·西尔和特里·尼科尔斯·克拉克所著的《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Scenescapes:How Qualities of Place Shape Social Life)》一书中提到:场景使城市从旧有“增长机器模型”中解放出来,将文化与价值观视为城市增长新的动力来源。所谓“场景”,既包含硬件属性的空间环境,也包含环境或情境中的人与活动。场景作为城市空间功能的重要载体,是城市资源要素有效汇聚、协同作用、价值创造的系统集成。

  场景营城思想应运而生。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十分重视从场景营造与生活相结合的角度推动城市发展。2012年纽约从场景营造角度开始对高线公园等场所进行功能更新,从而推动旧城保护与利用;2014年伦敦针对“地方性格和情境”进行了城市专项规划,并获得经济上和美学上的双重功效;2018年上海开始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计划;2019年北京发布首批十大应用场景建设项目(场景的应用领域主要为交通、市政建设、住房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医疗健康、教育服务、金融服务、食品安全、养老服务);2019年浙江提出九大未来社区场景(即邻里场景、教育场景、健康场景、创业场景、建筑场景、交通场景、低碳场景、服务场景、治理场景);2020年广州公布首批十六个优质应用场景;2022年成都发布《场景营城 成都创新实践案例集》和《场景营城创新地图》等。这些做法积极推动了场景营城实践的发展。

  从城市场景到场景城市的跃迁。构建以场景为导向的城市策略,要注重多元化思维、多部门联动,全方位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文化耦合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孕育文化活力、培育新经济动能、创造美好生活,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语境下探寻城市治理变革、重塑社会空间价值的有效途径,推动从城市场景到场景城市的跃迁。

  案例——美国纽约硅巷的场景营造

  硅巷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是指起始于纽约第五大道与百老汇地区的科技企业集群,已成为纽约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里集聚了大量新媒体、网络科技、金融科技企业,形成了一个没有明确边界范围的科技产业集群地区。硅巷的“无边界”理念,不仅是指空间上无明确边界,更深层含义是指所创造出的产业增量价值及其连带的乘数效应远超硅巷空间的物理边界,能够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的科技生态系统。据统计,纽约科技生态系统中每增加1个工作岗位,城市经济中就能增加1.86个工作岗位。科技生态系统1.86的乘数仅次于证券和投资的2.44,超过了法律 服 务(1.65)、医 疗(1.60)和 房 地 产(1.31)等众多重要产业。科技生态系统创造了29.1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另外又带动了25万个间接就业岗位,总共54.1万个工作岗位占到了纽约市劳动力总数的12.6%。与之对应的,科技生态系统每创造1美元的直接产出,城市经济就能创造1.53美元的总产出。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错综复杂的场景将城市空间赋予了多重维度的场景意义。

  硅巷通过营造具有都市特征的各类场景吸引人才聚集,发展与都市紧密结合的应用创新产业,已形成“硅巷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践。在曼哈顿岛之外新拓展出的硅巷片区,其产业基础、空间形态与曼哈顿的高密度商务办公有着显著差异,硅巷模式的应用需要针对性地构建场景。以布鲁克林滨水区为例,在纽约规划部门发布的《愿景2020:滨水区十年综合规划》中提出了八个战略目标,其中的“增强蓝色网络”目标就提出“纽约的滨水空间不应只有休闲和运输,还要成为海基新能源利用等的前沿探索地”,布鲁克林滨水区自身水陆兼备的场地条件,正是发展起服务诸如无人驾驶、水下机器人等研发企业进行实地测试的优选之地。两栖机器人设计制造公司Pliant Energy Systems公司所设计的机器人,不仅在岸上的通风海滨实验室中完成了原型机的制造,也在布鲁克林水域进行了实地测试。此外,纽约的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项目也在布鲁克林海军大院附近的街区内全天免费运行。

  2 新城与新兴片区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城市新城与新兴片区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增速减缓、土地财政受限、城镇化减速、少子化与老龄化、老城烟火气吸引年轻人回流等;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收缩的压力,新城与新兴片区建设面临动力不足、不确定性增大等问题。

  2.1 新城与新兴片区场景化运营能力不足

  当前,城镇化已从“1.0的建设投入时代”进入“2.0的持续运营时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取决于运营能力。良好的城市运营能够激发活力发展、资源虹吸,推进城市竞争格局的更迭。目前,“重开发、轻运营”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对新城片区的人口、产业、服务等要素导入的时空顺序、场景与策略如果缺乏理性、务实的谋划,往往会耗费大量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而未达到预期成效,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2.2 新城与新兴片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显著

  新城与新兴片区需要具备一定的发展产业基础,但一些城市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导致新城与新兴片区的产业发展不够充分,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优势产业群。部分新城与新兴片区在建设过程中过度追求城市服务功能,却忽视了产业的基础与支撑,在产业规划与产业政策上未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开发建设完成后未能有效实现产业导入,出现了“有城无产”的情况,长期发展下去易转变为“鬼城”。

  2.3 新城与新兴片区与老城统筹存在困难

  新城与新兴片区与老城之间应该是协同互补的发展关系。现阶段,无论是新城与新兴片区还是老城,都受到都市圈中心城市虹吸的影响,要素资源整合尤其是高端要素资源的集聚能力相对有限,新城与新兴片区与老城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够紧密,统筹协调机制存在缺位。

  3 新城与新兴片区建设的规划思想

  科学合理的新城与新兴片区建设需要从土地财政驱动、人口增量驱动逐渐转向产业功能驱动、品质魅力驱动、人本服务驱动。打造有产业、有品质、有人本服务的新城片区,对城市的空间形态、功能结构、治理手段、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3.1 紧凑发展

  紧凑城市理论的背景与沿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城市蔓延,侵蚀了更多的农业用地,并造成中心城区衰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为了迎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理念,紧凑城市理论应运而生。1990年,欧洲社区委员会(CEC)于布鲁塞尔发布绿皮书,首次公开提出回归“紧凑城市”(Compact City)的形态,其最基本的事实依据就是许多欧洲历史城镇保持了紧凑而高密度的形态,并被普遍认为是居住和工作的理想环境。1994年欧洲共同体城市环境专家小组发表了《可持续的城市规划:第一份报告》,该报告将城市视为一个有机生命体,认为紧凑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状态。同年,英国政府发表了题为《可持续发展:英国的战略》报告,采纳了紧凑城市建议,并将其作为英国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最初紧凑城市是一种逻辑思维推理所得出的结论,欧洲国家最早将其融入城市规划理念中,目的是为了解决西方国家出现的城市分散和城中心衰落问题,它主张城市形态的集中发展,抑制城市的不断扩张,强化城市的集聚效应。经过多年的演化与完善,紧凑城市的内涵由最初的一种可持续性城市发展的物理空间形态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城市发展模式和策略,涵盖了城市构成的诸多要素。在过去的30年里,紧凑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对抗城市蔓延的有效方式。有学者认为可持续发展城市也是紧凑型城市。《莱比锡宪章:可持续的欧洲城市》和《明日之城》指出,紧凑城市是“高效并可持续利用资源的重要基础”。这一理念进一步被国际所接受。例如,2011年经合组织关于城市和绿色增长的工作文件指出“密集的城市发展结合综合、高效的土地利用以及便捷的服务供应,能够提高城市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2017年,在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制定的《新城市议程》指出,城市发展应追求“适当的紧凑度和密度、以多中心和综合利用,通过填充式或规划的城市扩张战略,激发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并加强粮食体系建设,提高资源效率、城市自我修复力和改善环境的可持续性”。

  紧凑发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城市宜居既是紧凑城市产生的初衷,也是紧凑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城市的宜居主要体现在城市安全、环境健康、生活便利、交通便捷和居住舒适等方面。第二、倡导城市土地高强度利用和多功能复合,从而实现城市居住空间有机融合,这是紧凑城市满足城市有机体增长需求的重要途径。第三、紧凑城市从平民化、人性化和日常生活化的视角诠释城市的特质。第四、资源节约,保护绿地和农用地是紧凑城市的主旨。

  高品质新城与新兴片区建设亟需紧凑发展。我国城市新城与新兴片区的规划在提高当地土地利用率和强化城市功能方面总体上是有效的。然而,在促进城市整体尺度的向心集聚发展方面仍然薄弱,紧凑发展的成效仅限于局部地区。究其原因,首先是在快速发展的压力下,不同层面的规划控制不一致;其次,经济部门和规划部门之间普遍缺乏协调沟通。紧凑发展所涵盖的空间紧凑、功能混合和建筑复合等内涵,不仅仅是规划编制层面的紧凑型设计理念,更需要城市土地出让条件、规划建设规范、产权登记等方面的系统性创新,要把有限的资源和人口有效集聚起来,让高密度的城市也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地发展。

  3.2 弹性治理

  从改变外部环境到自我参照学习。以往传统的治理方法通常是关注于失败发生的原因,试图从源头消除危机。然而,现实中城市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复杂程度日益加深,使得正确评估事件原因的难度不断增大,提升适应事态改变的能力才是将结果运用于指导未来行动策略的关键所在,即自我参照学习过程。弹性治理是指决策者有能力根据环境与需求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政策,而不是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应对新的挑战。弹性治理强调的是一种灵活可变的应对能力,最初应用于城市应急管理领域,后来逐渐外延成为一种新型治理方式。

  从最佳决策到稳健决策。针对当前面临的复杂国际局势和社会发展变化,对于城市规划建设领域特别是新城与新兴片区规划而言,需要不断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处理好城市发展过程中刚性与弹性的关系,在高度多样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做出成功决策,这种“成功”并不一定是最佳,但是强调能够经受住多元场景下的变化与考验,在资源紧缺、时间压力、超高风险等情况下仍能够充分发挥实效。

  3.3 智慧创新

  培育新城与新兴片区的智力资源优势。新时代背景下,城市经济的发达程度并不仅仅取决于传统的能源或港口等区位优势,更多的是取决于城市的智力资源优势。科技驱动创新,创新要素的集聚是吸引高端人才的必要条件,高端人才的集聚带动高端产业发展,高端产业的收益进一步促进宜业宜居环境的改善,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新城与新兴片区的建设需要打造创新要素集聚的空间格局,通过与城市功能相互融合的功能布局、与城区一体化的慢行网络来促进空间、人才、信息等方面的充分共享与交流互动,精准匹配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主题和不同类型的创新人群,从需求出发提供优质的产业设施、生活配套、住宅产品,形成有利于培育创意集群的土壤。以美国波士顿肯德尔广场为例,其规划面积约1平方英里(约2.59平方公里),聚集了约6.6万名科创人才工作生活,被誉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一平方英里”。其主要推动力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的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最初肯德尔广场由于临近MIT的实验室而吸引了一批教授在此进行生物技术的商业转化,逐步发展为全球知名生物医药科技公司的集聚高地,目前已聚集了13家入选国际TOP20的生物医药公司;用地功能配置方面,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并适度增加零售等生活服务空间,肯德尔广场周边住宅建筑面积不低于22300㎡,其中18%为保障性住宅,8%为创新LOFT,规划零售面积约10-12万平方英尺(0.9-1.1万平方米),每1000平方英尺(92平方米)的办公研发应配建16-24英尺(1.5-2.2平方米)的零售商业空间;每1000平方英尺(92平方米)的住宅需要配建20-40平方英尺(1.8-3.6平方米)的零售商业空间,为科创人才提供了宜居的生活环境。

  新城与新兴片区的规划手段亟待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各类质量提升项目的可行性、政府决策的实用性等,均需要科学可靠的评估手段。各项政策落地的实效性也需要适时量化评价,进而动态优化改进。因此,利用数据挖掘、数学模型、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科技手段为新城与新兴片区的规划提供科学有力支撑,将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案例——大数据模拟分析通州人口、经济、用地关系及与周边地区关系

  2016年,立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战略定位和规划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吴晨团队与剑桥大学金鹰团队合作,开展了“大数据模拟分析通州人口、经济、用地关系及与周边地区关系”专题研究(通州区总体规划的专题研究之一)。工作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利用大数据分析通州区及周边地区人口流动、土地增长、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现状特征,分析城乡建设进程中各区域空间发展特点与区域间联系强度;分析居民时空行为特征,总结现状问题并监测其发展变化特征。

  (2)模型模拟通州区和城市副中心未来的发展情景,系统分析各类发展模式的利弊,为城市空间布局与各项策略提供支撑。

  (3)基于数据分析与模型模拟成果,为通州区和城市副中心功能匹配、时序安排、土地利用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课题完成了精准决策模型在国内的首次尝试,在城市大数据、精准决策模型和城市空间发展模型相结合的模拟分析与规划支持方面进行了开创性工作。精准决策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填补传统数据的不足,对通州区及周边地区的不同政策环境做出逐项比较和系统预测,考虑了新区土地开发投放量、中心城未来建设规模的管控程度、通州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及产业互补关系、大区域范围的职住平衡等各种战略规划组合,把握京津冀各地间经济、人口、交通、土地的主要关联特征,填补了国内城市发展预测的空白,具有开创性意义,为通州区及周边地区的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注入新观点、新证据。

  3.4 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理念的萌生。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意识到其“郊区化”无边界蔓延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如农田和生态空间被蚕食、能耗和碳排放上升、不同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化加剧等。为此,取法欧洲“紧凑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提出了“精明增长”(Smart Growth)概念,其基本原则包括:混合土地利用;倡导紧凑型建筑和城市设计;增强多样性的住房供给能力;引导步行化社区提质;创造富有个性和吸引力的地方场所感觉;保护历史文脉、生态自然景观和公共空间等;鼓励社区存量开发模式;保证交通出行方式多样性提供,如完善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间的连通性和体系性;加强社区和公共参与;强调明晰而公平的发展决策等。这一概念在美国得到了积极贯彻,已经深入各级政府、多数城市规划师和市民中间,越来越多的地区设定了“城市增长边界”。在我国,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自此,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规划的战略层面上正式引入了精明增长的理念。

  精明增长更契合于城市管理运营层面的需求。精明增长源于对城市蔓延和资源高消耗的警醒,最初以增长管理为概念基础,强调有限度的科学建设以保护环境资源。在紧凑城市核心内涵的基础上,精明增长更加重视建设与管理运营统筹发展的模式。如何在“存量”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处理好新城与新兴片区的开发建设和场景化运营过程中的功能、空间与权属等重叠交织的社会与经济关系等问题,必须秉承精明增长的发展策略。

  案例——浙江金义新区空间战略研究及整体城市设计

  浙江金义新区位于“浙江之心”,具有东西互济、南北沟通、海陆联动区位优势,以义新欧为代表的枢纽经济、国际贸易、国内外市场基础,是金义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作为浙江省第5个省级新区,金义新区担负重要的国家和省的区域发展战略使命。然而目前金义新区的区位优势并未完全发挥,从通道经济向高附加值的枢纽经济升级,是未来交通规划、枢纽用地优化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为落实“发展‘浙中增长极’,建设‘未来新中心’”的目标要求,金义新区空间战略研究及整体城市设计工作全面启动。规划通过以下空间优化策略,用足城市存量空间,促进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强化国际化枢纽经济,塑造对外开放与区域消费中心:将金满湖打造为对外开放合作的核心区,将金满湖城市核心区打造为区域消费中心和新时代八婺文化印象区,设置金满湖城市核心区起步区,以枢纽用地综合化开发,形成金义都市区的CBD,突出国际化、混合性与集约性。

  (2)构建辐射浙中西部地区、融入长三角的产业平台:紧抓浙中科创走廊产业升级机遇,建设以科创功能为主导,集高教孵化、总部研发、智能制造、高品质生活于一体的金漪湖智造平台,以金漪湖未来芯为核心,通过“+文旅”打造浙中优势产业展示窗口,充分用好自贸实验区政策,盘活自贸试验区用地,强化华东联运港片区在地产业,提高客货增值服务。

  (3)营造山水田园生活方式,建设金义都市区的生态人文客厅:以“花博园、婺书院、新中心、智田园、诗画乡、归山里”6大新文旅IP品牌,构建金义特有的山水田园的婺风城市生活方式。

  (4)外联内达,完善便捷、安全、高效、绿色的新区交通系统:积极推动金义城际、杭丽高铁等干线建设,提升金华南站、金义站等铁路枢纽与周边地区间的交通可达性,实现金华、义乌半小时通达,金义都市区一小时全覆盖,完善铁路客货运,同时,协调金义新区与义乌片区的快速路网体系规划,做好金义新区道路接口预留,提高交通可达性。

  4 老城复兴与新城及新兴片区崛起的“和而不同”

  4.1 高质量发展中的“老”与“新”

  老城与新兴片区的更迭与博弈自古以来都是关乎城市品质的重要议题。目前,国内城市和地区的发展大多都遵循着以老城为中心,逐渐向外扩散建设新兴片区的做法,发展模式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种:

  (1)逐渐剥离老城的经济与科创功能,突出其政治、文化、商业等方面的职能,特别是保留老城的原有社会生态,向城市文化中心转型,将老城打造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老城有着重要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地区,例如北京老城。

  (2)重点推动新城及新兴片区的建设,不在老城的更新维护上投入过多资源和精力,依靠新兴片区的吸引力促使老城的居民自发性地流向新城及新兴片区,再用较低的成本对老城进行土地清出,用于下一周期的开发建设。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文化底蕴不足以及经济实力不足难以负担老城更新改造的城市。

  无论选择哪种模式,大规模的新城与新兴片区建设都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而在此过程中,某些大城市盲目扩建,城市空间扩展导致“城市肌理”遭受破坏;某些中小城市盲目照搬大城市更新的经验,一味地通过“拆旧建新”对城市的物质环境进行改造。这不仅破坏了传统的历史文化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城市功能,丧失了城市特色,造成了城市活力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延续。老城与新城及新兴片区应实现优势互补,美美与共,和而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的城市规划手段。

  4.2 城市复兴理论体系

  对老城与新城及新兴片区的规划诠释是城市复兴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老城的城市复兴路径,吴晨在2022年发表的《努力探索北京老城复兴路径,为世界都城营造作历史贡献》一文中明确提出“积极保护、整体创造、有机更新、全面复兴”的完整规划理念。对于新城与新兴片区的规划建设,本文则提出“紧凑发展、弹性治理、智慧创新、精明增长”的规划理念。基于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思维,在人居科学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应对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完整的城市复兴理论体系已构建形成。城市复兴理论面向老城与新城及新兴片区两大主体,融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科学三大专业领域,贯穿产业经济、文化传承、物质空间、社会活力、科技创新五大系统,发挥总建筑师制的制度优势,依托城市设计平台与数字孪生平台,因地制宜地形成城市复兴实施路径,并通过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复兴的成效进行综合评判,评判结果为实施路径的迭代优化提供科学支撑,从而形成完整闭环。城市复兴已成为挖掘城市内部发展潜能、实现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有效路径。

  5 结语

  中国城市的新城与新兴片区的建设应面向未来,通过高品质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运营,形成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在此过程中,在城市复兴理论框架下,要秉承紧凑发展、弹性治理、智慧创新、精明增长的规划理念,将场景作为聚人的重要方法和路径,持续推动“产-城-人”的产业营城向“人-城-产”的场景营城转变,处理好新城及新兴片区与老城的协同关系,将场景力转化为城市的价值增量,促进实现城市的全面复兴。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人居科学学院院长,北京市战略科学家,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