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大佬齐聚!微软、英伟达、OpenAI纷纷投钱下注,这一赛道实火

2024-02-24 22:43

人形机器人的火从2023年烧到了2024年。
 

这期间,许多初创公司相继成立,并获得资本市场的慷慨投资。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英伟达、微软和OpenAI都下注了一家通用类人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

据悉,Figure AI在一轮融资中筹集了约6.75亿美元,融资前估值约为20亿美元。

 

巨头纷纷下注


 

知情人士称,贝佐斯已通过他的公司Explore Investments承诺投资Figure AI 1亿美元,微软将投资9500万美元,而英伟达和亚马逊附属基金各提供5000万美元。

此外,曾考虑收购Figure的OpenAI,也将增投500万美元。

其他投资者还包括英特尔的风险投资部门、LG Innotek、三星投资集团以及Parkway Venture Capital和Align Ventures。另外,ARK Venture Fund、Aliya Capital Partners和Tamarack也是这家初创公司的投资者之一。

报道称,正式协议预计将于周一(2月26日)签署,不过具体数字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去年5月,该公司宣布获得7000美元的首轮外部融资。由Parkway Venture Capital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Aliya Capital、Bold Ventures和Figur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rett Adcock。

据公开资料显示,Figure是一家2022年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市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目标是开发能够在不同环境中工作并处理各种任务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从仓储到零售都可以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Figure一直致力于通过开发双足人形机器人来颠覆工业机器人市场。

尽管目前已经有部分机器人投入使用,但这些机器人往往只是上半身模仿人类外形,而下身固定或者以轮子形式驱动,这使它们不太适合用于为人类设计的空间。

因此,该公司推出了一款自主的人形机器人Figure 01。类人设计将允许该机器人在仓库和生产车间走动,代替工人执行那些重复和不安全的活动。

今年1月5日,Figure在YouTube上传了Figure 01学习制作咖啡的视频。该机器人动作流畅,能够精准抓取一盒咖啡液,放入咖啡机并按下按钮。

 

 

此前,Figure还与豪华汽车制造商宝马签署了一项协议,将其机器人部署到汽车制造业中,用于完成困难、不安全或单调乏味的任务。

Figur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rett Adcock表示:“单用途机器人在商业市场上已经饱和了几十年,但通用机器人的潜力完全没有被开发出来。Figure的机器人将使公司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创造一个更安全、更一致的环境。”

 

机构: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

 

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火”,在2024年烧得更旺了。

今年1月初,斯坦福团队发布炒菜机器人Mobile Aloha,火遍全网;随后,马斯克晒自家机器人“擎天柱”叠衬衫的视频,再次引发围观;近日,MagicLab发布的电驱机器人后空翻视频,又让人大呼“炫酷”。

可以看到,这一行业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众多科技大佬也纷纷表示看好。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此前预测,机器人的需求未来可能会达到100亿,甚至更多。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表示,芯片制造是AI的理想应用,下一波浪潮将是具身智能。

在行业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国家产业政策也释放了利好信号。

去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同时,该文件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将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而到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展望后市,光大证券指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技术升级、产品发布及产业链验证会持续出现。若英伟达发布的机器人领域的成果超预期,有望给整个人形机器人板块带来催化。

天风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元年或将到来,斯坦福ALOHA机械臂硬件成功布局;AI底层平台搭建完毕,英伟达Isaac AMR系统助力软件研发;人工智能重塑行业竞争格局,核心制造企业追赶争先;初创团队引领下游硬件多点开花,重量级硬件应用涌现可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