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公募港股2023Q4仓位降至近两年新低 新经济占比再度下滑

2024-01-26 13:34

在2023年第四季第港股市场再度走弱,其中恒生指数和科技指数分别下跌4.28%和3.99%。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港股市场重要参与者之一的公募基金的同期仓位降至2022年以来新低。

根据中金公司对于公募基金在去年四季报港股持仓情况统计,截至四季度,内地可投港股公募基金(除QDII)共3370只,总资产2.4万亿人民币,较三季度下滑2171亿,占全部11745只非货基和16.3万亿规模的28.7%和14.6%。其中,主动偏股基金1851只(总规模1.6万亿),整体规模较三季度同样下滑1440亿。

image
image

同时中金公司指出,主动减持导致港股仓位降低,公募占南向比例下滑。上述的3370只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3209亿,较三季度3860亿下降16.9%。此举表明公募基金存在明显主动减持。

目前,港股持仓占总持仓的18.7%,较三季度的20.6%下降1.9个百分点。进一步看主动偏股型基金,四季度港股持仓2268亿,降幅更高(-17.5%,三季度2749亿),持仓占比从三季度18.4%降至16.6%。此外,公募占南向整体2.5万亿持仓比例下滑1.8个百分点至16.2%,也侧面说明南向流入的主力并非公募。

image

行业配置

中金公司指出,新经济持仓占比继续下滑;媒体娱乐、公用事业与食品饮料降幅最大,生物科技、能源、硬件增加较多。整体新经济持仓占比从三季度69.2%降低至67.8%,老经济占比则抬升1.4个百分点至32.2%。细分行业,生物医药、能源、多元金融与科技硬件持仓比例提升幅度靠前;媒体娱乐、公用事业与食品饮料降幅最大。

image

个股层面,内地公募继续重仓腾讯、中海油、中国移动与美团等龙头。相比三季度,金蝶国际、康方生物和石药集团持仓市值增幅排名前三,美团、腾讯及药明生物市值则减少最多。

与此同时,小米集团与理想汽车也取代了香港交易所与小鹏汽车进入了前十大重仓股行列。相比三季度,持有康方生物、小米集团与金蝶国际等基金数量上升较多,持有美团、腾讯与快手的基金数量明显减少。

image

此外,重仓股集中度进一步下降,前3大重仓股占前100只重仓股市值的33.5%,较三季度下降3.4个百分点,前10大重仓股占前100只重仓股市值更是从三季度的60.8%降至54.8%。

image
image

当前技术面存在支撑,但持续性仍需“对症”政策发力

对于港股市场近日反弹,中金公司指出,2024年开年以来海外中资股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多轮大规模抛售后市场距2022年10月低点仅一步之遥。不过当前部分市场技术指标包括估值、风险溢价以及投资者情绪等方面已经接近甚至超越此前几轮市场底部的极端水平,恒生指数月线支撑位为14600左右。

因此,中金公司认为市场在目前水平获得一定支撑甚至出现一定反弹也不足为奇。

然而,2023年以来多次冲高回落的经验已充分证明:反弹若要持续仍需要“对症”政策刺激作为基础,当前环境下需要及时且有力的财政支持。

配置方向上,建议投资者关注政策发力点与对应的配置逻辑差异。更多的货币宽松对应小盘成长,更大的财政力度对应顺周期和核心资产。反之,若降息和更多财政力度未兑现或低于预期的话,高分红以及我们去年以来一直推荐的“哑铃型”策略仍将有吸引力,甚至有望继续跑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