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互联网巨头频现房地产市场,腾讯豪掷64亿北京再拿地

2024-01-24 09:10

互联网巨头腾讯时隔多年,在北京再次大手笔拿地。

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消息,1月23日,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北端A、B、C、J地块B4综合性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B23研发设计用地完成出让,最终由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底价摘得,成交金额64.2亿元。

据悉,该地块总面积7.06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不超过28.5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5/3.5,限高80米,并有临时三通一平的规划要求。

根据出让资料,该地块需建设地上建筑规模约7000平方米公交场站,无偿移交相关主管部门;该项目研发设计用地地上、地下全部建筑规模自持,自持年限为最高土地出让年限;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12个月内开工建设,并在出让合同约定的开工之日起3年内竣工。

“由于用地性质为商业金融服务业用地、研发设计用地,并对该研发设计用地明确提出自持要求,所以腾讯科技竞买该宗土地目的,应该是开发建设办公基地。”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告诉记者。

对于本次在京拿地,腾讯方面向媒体表示,该项目主要用于满足其办公需求,将为公司员工提供稳定集中的办公场所。

“部分互联网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后,具备了相当规模,有的企业在资金实力相对充沛情况下,需要在一块相对固定的地方去发展。一些互联网企业租房的代价也很高,索性自己拿地建房自持物业。此外,在一些土地上投资建设房产,公司还可享受到地方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财经评论员谭浩俊曾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该地块曾于2019年被出让过一次,当时拿地的是紫光集团,其计划在该地块上建立“紫光全球智能科创总部”,当时拿地金额为66.09亿元。但由于逾期未缴纳土地开发建设补偿费超过90日以上,地块被退回。

时隔近5年后,该地块再次出让由腾讯获得,而腾讯本次拿地金额,较紫光当时的拿地金额低了近2亿元。

事实上,这并非腾讯在北京首次拿地。落座于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的腾讯北京总部大楼,是其在北京购买的首宗地块。据悉,腾讯总部大楼项目总投资18亿元,2014年10月举行开工仪式,于2019年投入使用,规划占地面积775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8640平方米。

公开资料显示,在全国范围内,腾讯在深圳、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成都、武汉等七大城市均持有地产。

而腾讯此举并非个例,近年来市场频频传出互联网巨头拿地的消息。

2023年2月,京东以31.12亿元底价夺得北京亦庄新城一宗地块,地块正对面为京东集团总部大厦,该地块除了商业用地外,还包含一块居住地块。

此外,近年来美团、小米、快手等互联网企业,先后在上海、深圳等城拿地、购楼。2020年,美团65.41亿元竞得上海市杨浦区定海社区地块,将建新上海总部;字节跳动斥资50亿元,在北京购买新办公大楼;华为斥资40亿拿下深圳香蜜湖地块,将建设数字能源总部;快手则以28亿元,购买北京一处办公物业;而小米近年来也在多地购买房产,包括北京、武汉、深圳等。

业内专家认为,互联网企业热衷于买楼和自建物业,应出于多重考虑。一方面,互联网企业自用办公场地需求强烈,资金相对宽松;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值长期呈单边上涨趋势,无论从提升企业形象、内部管理效率还是获取资产增值收益方面,购置自用物业或者买地自建物业,都有利于企业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