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策略:未来一两个季度或有修复式反弹,高分红的行情仍值得关注

2024-01-23 10:47

本文来自:国君策略方奕,作者:王一凡

摘要

现实和预期双弱,港股下探至两年来的低点,电信运营商表现相对抗跌。

上周公布我国第四季度GDP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数据出炉后港股主要指数均下跌。此外,1月MLF利率按兵不动,降息预期落空。海外方面,美国12月零售销售超预期高增,美联储降息预期降温。港股恒生指数上周累计下跌2.7%,恒生国企指数下跌3.7%,恒生科技指数下跌6.2%。板块方面,电信运营商表现相对抗跌。

2023年港股走势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2023年初港股大幅上涨背后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经济预期改善,港股分子端盈利预期上修,二是分母端海外流动性同时改善。进入二季度,港股表现震荡,主因是对前期过高的预期进行下调修正。三季度后压力加大则是国内经济修复进程缓慢,以及海外流动性再度收紧,美债收益率持续攀升。后续来看,2024年一季度美债利率见顶回落,国内宽货币仍有空间,港股存在一定的反弹窗口期,但反弹后的走势仍取决于经济修复进程,否则难以形成反转趋势。

基准情形下,我们认为港股处于逐步筑底过程,短期存在反弹空间,但反转仍需等待政策推动。

未来一至两个季度,在美债利率见顶回落、国内政策发力和中美关系改善的共同推动下,出现类似于2023年初的修复式反弹并不难。中长期一至三年来看,能否实现破局,反弹变为反转则有待更多政策推动。

投资策略:短期反弹关注港股成长,中长期增配高股息。

预计未来一至两个季度政策预期密集、美债利率趋缓、地缘局势缓和都有可能促成一波修复式反弹,此时港股弹性或大于A股,高弹性和利率敏感型行业或更受益,如创新药、电子、半导体、互联网零售、汽车和黄金等品种。中长期一至三年建议持续关注国内与稳增长相关的红利资产,以及黄金应对国内外扰动因素。看好高股息品种,如通信运营商、能源和公用事业等。

1)关注国内与稳增长相关的红利资产,以及黄金应对国内外扰动因素。看好高股息品种,如通信运营商、能源和公用事业等。

2)美国衰退交易预期容易出现,但衰退或难成现实,建议在衰退预期交易中布局出口链等相关品种。

3)中期关注创新药、电子等。

风险因素:国内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美国核心通胀超预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