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4-01-23 08:47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文龙
2024年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从持续深化科技金融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形成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扎实做好金融风险防控、加强组织保障和政策协同等方面,对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工作提出17条具体要求。这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需要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在此方面银行保险机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强化科技金融组织管理机制建设,为更好服务科技型企业提供保障。各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领导协调机制,积极探索完善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构建相对独立的集中化科技金融业务管理机制。银行保险机构可在科技资源集聚的地区,建设科技金融专业或特色分支机构,专注做好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同时,还要注重培育专业人才队伍,以提升科技金融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近年来,工商银行坚持科技驱动、价值创造,率先建成“科创中心、特色支行、科创网点”三级专业机构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建设。截至2023年末,工商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2.7万亿元,增速超50%。日前,该行在北京成立了科技金融中心,将从完善组织架构、强化重点领域服务、优化金融供给、加强风险管控与机制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工商银行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其次,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制度,消除支持科技型企业存在的顾虑。目前,一些银行不科学的绩效激励考核、不切实际的贷款问责等内部管理制度,让基层机构及信贷人员对科技型企业在贷款发放上心存忧虑,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对此,各行应对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进行单列,调整优化经济资本占用系数,以确保信贷资源不断流向科技创新企业。要探索较长周期绩效考核方案,实施差异化激励考核,切实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在机构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让基层支持科技创新更有积极性。优化科技金融业务尽职免责机制,建立尽职免责负面清单,完善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消除信贷追责问责顾虑。同时,适当提高科技型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通过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的进一步优化,着力做到“敢贷愿贷能贷会贷”。
最后,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银行保险机构要根据科技型企业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在有效防控风险基础上加大信用贷款投放力度,开发风险分担与补偿类贷款,努力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积极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模式,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金融支持。对于成长期科技型企业要进一步丰富融资模式,拓宽抵质押担保范围,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保险机构要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等险种,优化保险运行机制,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有效风险保障。对于成熟期科技型企业要提升金融服务适配性,强化风险管理、资金归集、债券承销等综合金融服务,帮助科技型企业优化融资结构,积极满足企业合理有效融资需求。同时,加大科技型企业研发贷款支持,助力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办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