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IPO去年冷场 今年能否迎来拐点

2024-01-04 00:54

  作者: 王方然

  [ 2023年港股新上市企业累计募资净额为377.08亿元,较2022年的921.46亿元大幅缩水59.1%。 ]

  简化转主板机制、为大量从事研发活动的高增长企业增设的市值、收益、研发测试等相关改革措施……从1月1日开始,港股创业板IPO已经进入新的阶段。港交所公告显示,其创业板(Growth Enterprise Market,下称GEM)上市改革最终方案,已于同日正式生效实行。

  跨年前后政策“辞旧迎新”,港交所此前已多有铺陈。2023年,港交所在交易机制、上市规则、互联互通等方面频频出台新政,部分近期已经即将进入落地阶段。例如此前市场关注的港股印花税税率下调至0.1%,已于2023年11月17日起生效。

  在政策密集落地背后,港股市场正处于转型十字路口。据记者梳理,香港GEM板最新的上市股票为裕程物流(08489.HK),上市时间为2021年1月13日。这表明,至今长达两年半的时间里,香港创业板未添“新丁”,IPO市场更是整体惨淡。据德勤统计,2023年上半年,港交所的新股上市集资额累计只有178亿港元,排名继2021年、2022年跌出全球前三之后,进一步下滑至全球第六位。

  机构人士认为,经历2023年寒冬后,2024年港股新拐点或将至。一方面,针对目前市场窘境,港交所近期改革政策举措频频,不少将在2024年正式落地。另一方面,2024年海外利率大概率将下降,目前港股利空因素或将逐渐消失。

“冷场”的港股IPO

  作为曾经全球最火热的市场之一,2023年的港股IPO却略显冷寂。

  根据Choice数据,以上市日期计算,2023年港股新上市企业为70家,较2022年减少24家。市场的寒意从IPO申请就已初现端倪。德勤数据显示,2023年,港交所收到约124家公司的上市申请,较2022年的177家同比减少30%。

  从融资端来看,2023年港股新上市企业累计募资净额为377.08亿元,较2022年的921.46亿元大幅缩水59.1%。德勤预计,港股市场全年整体新股融资总额和融资数量均为过去二十年以来的低位,跌出全球IPO融资前五位置,排名第六位。上证所、深交所、纳斯达克及纽交所维持环球新股融资额排行榜前四位置,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上升至第五位。

  雪上加霜的是,港股2023年超大型IPO开始“隐身”。根据Choice统计,2023年募集净额最高的5家新股为珍酒李渡(06979.HK)、药明合联(02268.HK)、极兔快递-W(01519.HK)、瑞浦兰钧(00666.HK)、宏信建发(09930.HK),分别募资净额为49.9亿港元、35.3亿港元、34.8亿港元、20.1亿港元、15.2亿港元,全部在50亿港元以下。而在2022年,中国中免(01880.HK)、天齐锂业(09696.HK)募资净额均超130亿港元,万物云(02602.HK)、零跑汽车(09863.HK)等4家企业募资净额也在50亿港元以上。这相当于,港股2023年前五大IPO募集净额总计只有155亿港元,仅为2022年前五大IPO募集净额总量的三成。

  同时,港股IPO来源单一,较为缺乏海外增量。据港交所数据,2023年前11个月,港股新股超九成都是来自内地企业。德勤在一份报告中认为,由于没有海外公司前来上市,导致内地企业在港股新股数量及融资总额中的占比继续上升。

  IPO降温之余,港股私有化退市开始呈现升温态势。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至少有18家港股上市公司决定退市,包括IMAX中国(01970.HK)、达利食品(03799.HK)、雅士利等。多数提出私有化的上市公司都提到,股价远低于公司价值。如达利食品就在公告中称,由于股价低迷,达利食品已丧失维持上市地位的优势,股权融资能力有限;且一直在相对较低的价格区间交易,成交量有限。

  一进一出之下,记者注意到2023年港股上市公司数量并未有显著增长。港交所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上市公司数量为2603家,仅比2022年12月多出6家。

 高破发、低估值

  IPO市场热度消退之余,IPO“高破发”亦成为常态。

  根据Choice统计,2023年,港股约有40%的新股IPO是以最低价发行,仅有不到10%是以最高价发行。但即便如此,港股IPO破发率(首日收市价低于发行价)仍居高不下。

  2023年上市的70家港股公司中,有36家企业首日破发,占比约为51%。

  而拉长时间来看,不少新股上市后出现大幅下跌。以珍酒李渡为例,该股上市发行价为10.82港元,现为9.03港元,跌去约17%。

  “高破发与投资者打新的热情变化息息相关。”一名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高破发使投资者打新热情变弱,参与积极性受限。另一方面,投资者心态变化,市场打新氛围冷淡,新股价格难撑,更容易出现股价破发。

  事实上,投资者“打新”热情确有降温迹象。第三方机构LiveReport数据显示,2023年度港股IPO共获39.79万人次认购,较2022年同期52.42万人次下滑24.08%。其中认购人数最少的十月稻田,仅有1154人认购。

  “高破发”背后,港股流动性差、估值低难题正在凸显。2023年港股估值持续走低。Choice数据显示,2023年恒生指数年内下跌15.1%,恒生指数年线收出四连阴。截至发稿,恒生指数为16646点,自2021年的最高点31183点累计下跌超40%。在恒生成份股中,李宁、碧桂园服务、美团、中升控股、药明生物、京东集团、信义光能、新奥能源、龙湖集团和京东健康年内跌幅在45%以上。

  港股整体流动性也不断萎缩。根据港交所数据,2023年前7个月,港股平均日成交金额仅为1136亿港元,与2021年的1667亿港元的日均成交相比,下跌了31.8%。与A股3000亿~5000亿元人民币、纳斯达克约5000亿美元的日成交量相比,港股成交显得更为低迷。

  “去年很多中小型IPO是中断的,港股现在中小市值公司跌得太快,二级市场的价格可能比IPO价格还要便宜。”一名华南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以目前港股市场流动性来看,中小型IPO即便上市募资也困难。

  转型十字路口

  港股正站在破旧、立新的十字路口上。2023年,香港资本市场政策规划、落地的频率正在进一步加快。

  从上市规则上看, 2023年3月,港交所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并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一个章节18C章,允许无收入、无盈利的科技企业来港上市。普华永道在研报中预计,今年将有3~5家特专科技新股挂牌,集资平均超过10亿港元。

  在2023年,已有企业通过该机制上市。公开资料显示,Black Sesame International Holding Limited(黑芝麻智能)此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以18C规则谋港股上市成功。

  而饱受争议的香港GEM板也迎来新变革。2023年9月26日,港交所刊发咨询文件,就GEM上市改革征询市场意见,拟引入“简化转板机制”,1月1日该机制已正式实施。

  从流动性优化上看,2023年11月17日,香港股票印花税的税率从0.13%下调至0.1%。而在2023年12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存局局长许正宇公布“新资本入境计划”,合资格申请人需在提出申请前的两年内在香港投资3000万(或以上)港元,可入境香港,旨在吸引更多资金落户香港。

  从互联互通来看,2023年6月19日,港交所正式上线“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为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港元和人民币计价股票的选择。2023年10月2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将全力推动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促进香港股票人民币计价交易。此外,还有诸多优化措施,例如推出北向互换通、在沪深股通新增1000多只标的股票等。

  此外,港交所高层换血在即。港交所去年12月15日披露,董事会任命陈翊庭为下一任集团行政总裁,自2024年5月24日起生效,任期三年至2027年5月23日。此外,港交所集团副行政总裁、联席营运总监将由姚嘉仁、刘碧茵担任。新高管团队均在港交所有多年任职经历,有业内观点认为,新高管团队任职后或将进一步深化改革。

  2024年将迎来拐点?

  展望2024年,目前不少机构人士认为拐点时刻已至。

  “随着政策刺激的加码,以及海外确定性的利率下行,港股的基本面已经在复苏的路上。”国信证券海外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王学恒预计2024年恒指运行在16000~23000点之间。

  海外利率不断走高,被认为是港股资金出走、流动性缺乏的关键原因,而近期海外利率反转时刻将至。2023年12月14日,美联储发布2023年12月FOMC会议(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再次宣布暂停加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也更偏向“鸽派”,称降息已开始进入视野,决策者正在思考、讨论何时降息合适。据国信证券研报预测,美联储在2024年第二季度将开始降息并停止缩表。

  港股未来投资机会在哪?王学恒指出,大消费已经有不错的性价比。目前已有部分大消费的公司落入高股息名单中,这说明板块的悲观情绪已经到了谷底,可以按照业绩上修情况开始布局。此外,他还推荐恒生科技、高技术制造业、创新药行业等领域。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超认为,2024年,港股市场或因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缓解、中美关系改善,以及对美联储可能降息的预期升温而迎来机遇。随着美联储结束加息并启动降息,外资可能回流,尤其有望促使前期外流较大的行业(如资讯科技、金融、非必需消费、地产建筑、医疗保健等)整体上涨。

  (实习生邹政对本文亦有贡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