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定价:9万9,14万9都是不可能的

2023-12-28 16:40

2021年3月,小米宣布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预计10年投入100亿美元,首期为100亿元人民币,并计划于 2024 年上半年实现量产。雷军: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 2024年进入智驾第一梯队。

以下为小米汽车发布会的详情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定价:不要喊9万9了,不可能的,14万9也不用再讲了

在12月28日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讲解了小米首辆轿车SU7的性能。在雷军的对比中,小米汽车拥有不逊特斯拉Model S的性能指标,0-100km/h加速、100km/h-0刹车距离、最高时速三大指标均不落后。雷军坚定地说:“所以说不要喊9万9了(指小米SU7定价),不可能的!”雷军进一步说:“但凡有这种表现和配置的,都得40万以上!所以14万9也不用再讲了,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啊!”雷军说到。

小米SU7 CLTC续航里程达800km

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小米SU7 CLTC续航里程达800km,800V超级快充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20km,15分钟充电实现510km续航。

小米SU7百公里加速为2.78s

雷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小米SU7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2.78秒,最高时速265km/h。

小米发布其首款电动车SU7,定位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

quality,q_80

雷军在提及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能力时称,“我们起步晚,晚的好处是起点高”。

雷军表示小米全栈自研智能驾驶技术,第一期总投资达到33亿元,目前已经追加到47亿元,专属团队规模超过1000人,投入测试车辆超过200台,测试里程超过1000万公里。其自动驾驶的目标是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同时,小米汽车发布变焦BEV、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技术以及道路大模型等自动驾驶技术,计划明年年底开通100个城市领航NOA。小米自研了无图方案道路大模型,大模型实时生成道路拓扑,生成高精度的地图,果媲美高精地图,从而实现路口识别,障碍物自动绕行等功能。

小米汽车电池由小米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小米将自建电池包工厂

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小米发布了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小米800V电池包。据小米创始人雷军介绍,小米汽车的电池通过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行业首创的电芯倒置技术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快速向下释放能量,保障乘员舱安全。

雷军:超级大压铸锁模力超过特斯拉

雷军在发布会上介绍小米超级大压铸。自研材料:小米泰坦合金,国内唯一拥有量产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自研结构设计:72合1 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创新的三段式防撞设计。

雷军表示,在行业前沿的大压铸技术方面,小米研发制造的小米超级大压铸的最大锁模力达到9100吨,超过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6000吨,也超过特斯拉美国工厂的9000吨。雷军表示,小米大压铸堪比“工业巨兽”,“有两个篮球场大小,半幅模具就有86吨。”

 

雷军:小米立志做冬季续航之王

雷军称,小米要挑战做冬季电车续航之王,小米CTB一体化电池用全球最严苛的热失效安全标准制造,在电池领域的技术创新已申请132项专利,已授权65项。在低温环境下续航保持率同级更高,空调升温速度同级更快,充电速度同级更快。

小米汽车发布CTB一体化电池技术

雷军介绍了小米800V电池包,最高电压达871V,和宁德时代历时两年共同研发。此外,小米还自研了CTB一体化电池技术,即把电池包做到车身的一部分,然后用它来替代整个车身的底板。小米采用了行业最严苛的电池安全标准,确保电池在55度满电的情况下,即使水冷系统不工作,也无明火,无热蔓延。

雷军:电机解锁了全球电机的巅峰表现

雷军表示,小米在汽车的核心技术上态度非常坚决,不管花多少时间,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关注的核心技术领域里,一定要做到行业领先水平。在发布会一开始,雷军就发布了一款名为V8S的电机,称该电机解锁了全球电机的巅峰表现,转速达27200rpm,刷新了全球电机转速的天花板,是全球最顶尖的电机。

雷军:通过15-20年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

在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将通过15-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小米汽车的目标是造一辆能媲美保时捷、特斯拉的梦想汽车。

小米汽车在距离技术发布会召开前两小时,正式发布了其首款纯电动车型——小米SU7的首批实拍照片。

小米汽车发布摩德纳技术架构

小米汽车发布摩德纳技术架构,设计目标从100项“第一唯一最”出发。十倍投入,认认真真做一辆好车。

机构观点

对于小米汽车背后的生态,多家券商表示看好其前景,并表示该生态的壮大对于汽车产业链将有颠覆性的效应。浙商证券判断,小米打造的“人车家全生态”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异构兼容性、跨端便携高效连接性、跨设备思考中枢、开放生态等特点,且手机行业玩家跨界汽车智能座舱已有先例,如魅族、华为等,都让消费者获得了良好体验。此外人车家全生态打通,以往单一车机数据价值有望提升,与其他设备数据有效结合实现更好价值释放。

西南证券分析称,2012—2022 年小米在汽车交通行业共投资39起,投资重点集中于动力电池、无人驾驶、汽车零部件等,基本覆盖了对汽车产业的上、中、下游布局,有助于打造协同效应,确保小米汽车产业链持续、稳定、有效运转。小米品牌在国内外形成较强的品牌力,小米生态全方面渗透消费者生活,良好的国内外客户基础与客户黏性叠加健全的销售渠道有助于小米汽车快速推广。

国金证券分析称,小米汽车具备爆款潜能,其零部件供应商将获益。智能车时代,下游整车和品牌商一旦竞争格局出现变化,整个上游供应链将全面洗牌。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