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ST泛海预重整被法院终结,退市风险变大

2023-12-05 18:39

于帅卿/发自北京

“泛海系”最重要的上市平台之一的*ST泛海,预重整被法院终结。

12月1日,*ST泛海披露了法院终结公司预重整暨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及预重整的进展。

公告显示,预重整期间,临时管理人经调查发现*ST泛海作为上市公司已不具备重整可能并申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市一中院”)终结*ST泛海预重整程序。据此,北京市一中院决定:终结*ST泛海预重整。

此前,*ST泛海被债权人北京狮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申请重整及预重整。后北京市一中院决定对*ST泛海启动预重整,并指定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担任其预重整期间的临时管理人。

针对*ST泛海下一步有什么规划部署化解危机、股价持续下跌,公司有没有具体措施等问题,记者分别致电董事会秘书以及证券事务代表,截至发稿,均未接通电话。

根据公告,*ST泛海表示,下一阶段,公司将全力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同时坚持底线思维,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努力化解公司当前面临的风险困境,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多位有着破产重整法律方面的专业律师告诉记者,“预重整被终结本身不代表*ST泛海就要被强制退市,需要看今年年报的情况,但目前综合来看,*ST泛海退市的风险非常大。”

“*ST泛海预重整被终结这可能意味着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或治理结构等方面存在问题。”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玉臣向记者表示,预重整被终结并不会直接导致公司被强制退市。强制退市通常是由于公司的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每股面值,或者公司连续两年亏损且未在规定的期间内转亏为盈等原因。

根据公告,*ST泛海2023年 9 月末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0.54 亿元(未经审计)。由于法院已裁定终结*ST泛海预重整程序,若*ST泛海资产负债结构在 2023年末前无法得到有效改善,*ST泛海股票面临较大的财务类强制退市风险。

此前,由于泛海控股2022年末经审计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负值,另*ST泛海2020年度、2021年度及2022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ST泛海2022年度审计报告显示*ST泛海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交易已自2023年5月5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公司股票简称变更为*ST泛海。

预重整失败或与负债高企不无关系,据最新财务数据显示,*ST泛海2023年第三季度末的资产负债率高达108.26%,超过90%,触发了投资者保护机制。

此前*ST泛海曾表示,后续公司将遵守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以及相关规定,维护债券持有人利益。

据媒体报道,截至三季度末*ST泛海短期借款为56.01亿元,环比降低57.34%,同比降低53.78%;长期借款48.25亿元,同比提升111.8%,环比降低23.17%。这可能还不是*ST泛海的全部债务。

据11月30日深交所发布的处分决定显示,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ST泛海存在多笔重大债务逾期未及时披露的情形,其中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涉及债务本金90.55亿元,占*ST泛海2020年净资产的54.53%;2022年10月至2023年2月涉及债务本金103.4亿元,占*ST泛海2021年净资产的178.74%。

11月29日,*ST泛海还发布了关于去年融创集团以“18海控01”债券交易纠纷为由,将*ST泛海及控股股东中国泛海、实际控制人卢志强,诉至北京金融法院的进展公告。

公告显示,融创集团向北京金融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北京金融法院已立案执行。北京金融法院责令公司立即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及法律规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法院将依法强制执行。

此前,5月23日,北京金融法院作出一审判决,*ST泛海向融创集团支付“18海控01”本金15.67亿元。后*ST泛海就一审判决中部分内容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了终审判决。

除此之外,9月25日,*ST泛海公告称,由于无法偿还融资款项,在9月22日(百慕达时间)百慕达法院进行的聆讯上,百慕达法院对中泛控股颁布清盘令,后者系*ST泛海境外子公司。此后,中泛控股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0月9日,民生银行还披露了一份一审判决结果,主要内容为武汉中央商务区股份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该行北京分行偿还贷款本金30.46亿元以及相应的利息、逾期罚息、复利。

另据*ST泛海发布的累计诉讼、仲裁情况的公告显示,截至11月28日,除已披露过的诉讼、仲裁案件外,泛海控股及控股子公司连续12个月内累计诉讼、仲裁涉案金额合计5.63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10.3%。

长期积累的大量债务压的*ST泛海难以喘息,违约风险也直接影响其股价表现。今年以来,*ST泛海股价下跌超过80%,市值仅剩43.65亿元。

二级市场方面,今年4月14日开始,*ST泛海股价连续1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并在4月27日盘中创出0.77元/股的新低,4月28日开始公司股价出现一波拉升,在5月11日股价重新站上1元/股,前后经历了16个交易日的“生死时速”。

据Wind数据统计,11月*ST泛海累计跌幅为34.56%,成为地产股中跌幅最大的个股。截至12月5日午间休市,*ST泛海股价报0.84元/股,跌幅4.55%。

除了高额债务以及持续走低的股价外,*ST泛海的经营业绩也不理想。

今年前三季度,*ST泛海实现营业收入65.6亿元,同比下降26.07%;净利润-68.87亿元,同比下降207.4%。

值得关注的是,*ST泛海已连续四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出现亏损,且亏损在逐年增加。2020——2022年,*ST泛海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6.12亿元、-17.92亿元、-22.4亿元。

在高额债务压顶、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ST泛海采取了“变卖家产”的方式纾困。

具体来看,*ST泛海控股股东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先后将北京泛海国际项目1号地块、上海董家渡项目以140多亿元卖给融创;以13亿美元出售IDG给黑石;转让武汉CBD项目20地块、武汉万怡酒店等资产,获得36亿元现金。

与此同时,卢志强也在售卖泛海金融的根基,公开报道显示,今年3月15日,*ST泛海所持有的民生证券34.71亿股股权公开拍卖,国联集团以91.05亿元竞得。

据不完全统计,3年多来累计回血300多亿元,遗憾的是,债务大山依旧压顶。但通过多个渠道了解,泛海仍旧表达着对于未来的信心。在10月与投资人月度沟通交流会中,泛海集团监事长李明海表示,公司核心员工、高管都在正常履职,董事长卢志强及家人目前都在国内。

对于*ST泛海预重整被终结后是否还有其他自救方法,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品向记者表示,“从法律途径上来说,如果*ST泛海后续不能走重整程序,那就只能走清算程序了。目前来看,*ST泛海的自救难上加难,可以试试挖掘其他的资源。”

此外,她还表示,预重整被终结的化险为夷的案例非常罕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