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3-11-24 18:46
继花旗要大举裁员之后,巴克莱也紧跟脚步。
据路透,全球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巴克莱(Barclays)正在制定一项10亿英镑(约12.5亿美元)的削减开支计划。
如果该计划最终执行,巴克莱可能裁员1500至2000人,约占该银行员工总数的2%,受影响的将主要是巴克莱执行服务部门。
紧衣缩食
知情人士透露,潜在的裁员将主要集中在巴克莱执行服务部门(内部称为“BX”),这将成为未来几年整个集团削减至多10亿英镑开支的总体目标的重要一部分。
据悉,10亿英镑的成本削减目标,相当于该行2022年150亿英镑的潜在年度运营支出的7%左右。消息人士称,BX员工人数的讨论正在进行中,巴克莱银行可能决定优先考虑其他领域的裁员。
目前,包括首席执行官C.S. Venkatakrishnan在内的高层管理人员正在评估提高盈利能力的方案。
近年来,巴克莱银行一直在努力通过削减奖金以及零售和投资银行业务的工作岗位来减少开支。
上个月,巴克莱银行公布的第三季度收益未能达到预期。其中巴克莱银行的英国业务(包括个人银行业务、消费金融银行和商业银行业务)第三季度总收入为19亿英镑,同比下降2%。
所以该公司再次下调了对其英国银行的指引。
彼时,巴克莱表示正在“评估降低结构性成本的行动,以帮助推动未来的回报,这可能会导致第四季度的重大额外费用”。
今年以来,巴克莱股价下跌了11.7%。
华尔街裁员还在继续
时下,华尔街银行正掀裁员潮。
据CNBC10月下旬统计的数据显示,迫于利率上升对抵押贷款业务、华尔街交易和融资成本的影响,今年来,美国排名前五的银行已合计裁员2万人。
但摩根大通除外,该银行今年员工人数增加了 5.1%。
数据来看,削减幅度最大的是富国银行和高盛。今年到目前为止,他们各自已裁员约 5%。
今年1月,富国银行宣布从抵押贷款业务转向战略后开始裁员。尽管该银行在过去三年中裁掉了近5万名员工,但该公司仍计划削减额外员工人数。
银行业巨头第一资本 (Capital One)今年早些时候在其技术部门也裁掉了约1100 个职位。
同样,高盛也在年初的时候裁员 3200 名,占高盛49100 名员工的 6.5%。此外,该公司同意在未来几个月内完成的交易中出售两项业务,即财富管理部门和金融科技贷款机构GreenSky。由于高盛将业务重心从消费金融业务转移出去,员工人数也将减少。
今年 4 月,高端投资银行 Lazard 表示将在 2023 年裁员约 10%。在损失了超过 1000 亿美元(约一半的存款)后,第一共和国被摩根大通从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收购。收购完成后,这家倒闭的银行于 5 月裁减了1,000 名员工。摩根大通还削减了各部门约500 个职位。大约在同一时间,Signature Bank 解雇了400 名员工。
在与瑞士竞争对手瑞士信贷合并后,瑞银集团宣布计划大规模裁员30%,全球范围内多达 3.6 万个工作岗位。
值得关注的是,一直在削减的花旗在11月份又传出或开启华尔街最大规模的裁员。
11月20日,花旗公告正在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并宣布新一轮管理层变动。
花旗并未提供具体裁员数字,但全球范围内的裁员可能会持续到明年,预期在明年初宣布下一轮改革,并在第一季度末完成最终改革。据消息,此次被裁管理人员超过300人。
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Jane Fraser计划对该银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也是公司近20年来最大规模重组。这其中就包括了裁员。
截至今年9月30日,花旗在全球拥有23.8万名员工。据悉,此次花旗集团考虑至少裁员10%,而高层的裁员比例更高,或将超过10%。
截至今年9月30日,花旗在全球拥有23.8万名员工,这意味着将有接近2.4万个岗位被裁。若花旗决定解雇10%或更多的员工,这可能成为华尔街多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行动之一。
今年年初以来,花旗集团已经裁掉了数千名员工。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Jane Fraser表示:
“随着花旗迅速过渡到新模式,公司致力于留住顶尖人才并为即将离开公司的员工提供支持。”
因为预期增长持续放缓、利率高企以及对经济可能出现衰退的担忧,华尔街的裁员还在继续。
Janney Montgomery Scott 研究总监Chris Marinac表示,银行正在尽可能地削减成本,因为明年的情况确实不确定。2024 年,金融行业的失业可能会给更广泛的美国劳动力市场带来压力。
马里纳克表示,面对企业和消费者贷款违约率上升,贷款机构准备在明年进一步削减开支。
“他们需要找到杠杆,防止收入进一步下降,并在更多贷款出现不良情况时腾出资金用于准备金。到一月份的时候,你会听到很多公司都在谈论这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