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3-11-15 09:26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樊融杰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获悉,自2022年7月湖南省娄底市创新打造“金融超市”上线运行以来,已入驻金融机构27家、企业6.68万家,推出金融产品166款,撮合总授信金额158.25亿元,放款132.27亿元;获贷平均时长由22.5天缩短到10天,新发放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低0.34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得到有效缓解。
实现银企自由配对
在长沙银行娄底分行,企业员工贺婷用手机登录“金融超市”,一键获取她所在企业的信用评估、授信放款记录和企业财务等信息。她表示,“以前办贷,我们要到园区、市场监管等部门多头咨询,耗时费力还不一定信息准确。在‘金融超市’,企业信用‘一键’了然,融资放贷便捷放心。”
多年以来,中小微企业面临着“想借借不到”的难题,而银行却处于“愿贷不敢贷”的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娄底市从三方面打造了可以实现银企对接的平台。
一是打造“金融超市”。以“商超”模式打造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汇集展示各类金融产品,吸引企业和金融机构进驻,服务银企双方自由配对,推动实现获贷比最大化、获贷时间最小化、获贷成本最低化“三化”目标。
二是搭建线上平台。组建工作专班,整合银企资源,全力推进各项建设。银行和担保公司抽调精干力量参与平台建设,推动涉企主要金融产品快速实现线上化改造。娄底市300多家中小微企业积极参与平台建设期的试运行和功能调试,主动提出意见建议,聚力打造集政银企信息沟通、交易撮合、信用评估、融资担保、线上放贷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三是开展精准对接。将“金融超市”推广与万名干部联万企行动相结合,组织6370余名党员干部深入企业推介,指导企业注册应用。银行通过各种途径动员引导中小微企业注册使用“金融超市”。据悉,“金融超市”上线以来,平均每天新增入驻企业160余家、放贷2400多万元。
技术化增信
熹农生物科技(涟源)有限公司是娄底市的一家企业,曾经因为抵押物不足而没有获得贷款。今年9月2日,该公司通过“金融超市”,由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担保,农业银行涟源支行成功放贷给该公司。农业银行承办经理刘兆军表示,“金融超市”不仅大大降低了银行风险,还提高了企业获贷率。
据悉,针对中小微企业征信不透明、申请贷款抵押少、信用管理不到位等融资堵点,“金融超市”坚持多措并举为企业增信、让银行放心。
一是大数据赋能,破解企业“征信不透明”难题。“金融超市”与娄底市政务信息系统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系统集成,归集了772项2.45亿条涉企数据信息。通过授权企业用户,该平台可进行企业信用科学评估和精准画像,从而提高银行信贷风险识别能力和企业获贷可得性。
二是政策性支撑,破解企业“抵押物少”难题。建立9000万元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按1∶15放大信用贷款额度,构建政银担合作、信贷风险补偿新机制,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设立企业白名单制度,为企业授信增信。
三是技术化增信,破解企业“信用贷款少”难题。构建“企业360信用评分模型”,不定期对企业信用进行动态评分,打造企业信用评分品牌,为企业智能出具真实可靠的信用评分报告。据悉,2022年,娄底市信用状况良好企业(评级良及以上)净增11802家,占比达89.30%,比上年提升17.33个百分点。
精准滴灌市场主体
此外,娄底市还持续推动“金融超市”增产品、强动能、优服务、提质效,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一是立足融资需求优供给。引导金融机构着眼更好满足科创企业、创业个体、创新人才等实际需要,创新推出创业担保贷、潇湘财银贷、湘中人才贷等金融产品,与多家银行机构洽谈合作闪贷、税务贷等纯线上金融产品。
二是实行“抢单”机制提效率。打破以往以银行供给为中心的传统业务模式,在“金融超市”上推行“双向抢单”机制,一方面支持金融机构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进驻企业可足不出户“逛超市、选产品”,线上精准匹配信贷产品,实现快速融资;另一方面企业在“金融超市”可一键发布融资需求,供金融机构“选货抢单”,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
三是推出“政策超市”拓功能。坚持同步打造“政策超市”,并将“政策超市”与“金融超市”实时连接、同台展示,企业通过“金融超市”可一览“政策超市”中已分类发布的1.1万多条惠企政策,既能服务助企惠企政策更好落实落地,也方便企业对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早知早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