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以未来一年的视角看港股 机构称恒指16000点已有很强的支撑

2023-10-26 16:00

尽管中央汇金公司日前宣布已买入指数ETF,但仍没提振外资信心,北向陆股通再度净流出50.45亿元人民币。

盘面上,日前公布三季度业绩中移动(941 HK)及中电讯(728 HK)分别跌1.4%及3.0%,另外中兴通讯(763 HK)也大跌12.0%。

生物医药股获资金流入明显,药明康德(2359 HK)、百济神洲(6160 HK)、信达生物(1801 HK)分别升2.5%、6.4%及13.2%。

港股当前人气较为低迷,投资者缺乏大举抄底动机,港股破局的关键仍然需要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回升配合。

恒指波幅指数昨日上升3.9%至27.2,创出近两个月的高点,预示后续恒指的潜在波动性会增加。

估值方面,截至10月24日,港股恒生指数的风险溢价处于2016年以来74.4%分位数的位置。风险溢价模型显示港股的赔率高,但胜率暂时不高。在极限测试(5.3%美国国债收益率)下,恒生指数的潜在底部是15,000-16,000点左右。

不过,如果将时间滚动至2024年,按同样的标准,2024年恒生指数在16,000点已经有很强的支撑。以未来一年的视角看,16,000点的恒指合理反映了长期利率上移的因素。

中央汇金于10月23日发公告表示“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继续增持。”此前中国决策层已有多项措施刺激股市,包括:

1) 中证监宣布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一半至0.05%;2) 投资者买入证券的孖展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到80%,变相支持资金入市;3) 启动阶段性收紧A股IPO节奏及限制再融资;4) 中央汇金入市买股;5) 对融券及战略投资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

我们认为汇金真金白银买入ETF,维稳意义重大,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不过,当前市场信心疲弱,投资者对政策前景及经济复苏动能的可持续性仍存在较大分歧,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也持续对港股及A股带来流动性的约束。

相对于此前日本央行通过量宽买入ETF及REIT的举措,本次汇金入市对市场带来象征意义多于实际,我们关注日后汇金公司入市的规模及持续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