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情绪仍低迷 后市破局关键是什么?

2023-10-17 09:52

10月16日,受到巴以局势升温影响,港股再度下跌。恒生指数全日下跌173点或0.97%,收报17,640点。恒生科指下跌1.8%,收报3,811点。大市成交金额仅738多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40.57亿港元。

市场情绪仍较低迷,盘面上,港股市场板块跌势相对全面,下跌股份多达989只。

除高股息低估值的电讯、石油及煤炭继续是机构的压仓石外,仅少数板块仍然能上涨。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又再回到4.7%的高位,在这样高利率环境下其实对港股的流动性非常不利。

港股破局的方法根本上依靠中国基本面的改善,而中国将于本周公布三乎度GDP及9月的社零、固投及工业生产等重要宏观数据,这将会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中国证监会在周末宣布,对融券及战略投资者出借配售股份的制度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在保持制度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

融券端,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50%上调至80%,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措施可能对纾缓A股短期跌势没有太大作用,这主要是A股的融券余额仅876亿元人民币,远低于融资余额的1.53万亿元人民币,而A股的日均沽空金额仅0.6%,“沽空”并非导致A股下跌的主因。

不过,我们留意到中央政策的脉络开始清晰,有助于逐渐增加投资者的信心,也有助港股A股逐渐企稳回升。此前中国决策层已有多项措施刺激股市,包括:

1) 中证监宣布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一半至0.05%;2) 投资者买入证券的孖展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到80%,变相支持资金入市;3) 启动阶段性收紧A股IPO节奏及限制再融资;4) 中央汇金入市买股等。

美国10月消费者信心恶化,家庭未来一年通胀预期上升,但劳动力市场强劲可能继续支持消费支出。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10月初值降至63.0,连续第三个月下降,消费者未来一年通胀预期升至五个月来的新高3.8%。

油价上升及美国工人罢工潮可能会提升消费者的通胀预期,这对于美联储打击通胀带来阻碍。

考虑美联储要消灭通胀预期潜在的反弹可能,尽管后续再加息的空间不大,但我们认为美联储倾向维持较“鹰派”的态度,预计利率维持在高位一段较长时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难看到大幅回落的可能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