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大额股权再拍卖,中原银行行长口中的诗与远方在哪里?

2023-10-11 17:02

多事之秋,年内人事频变的 中原银行 再传辞任消息,10月8日,中原银行公告称,首任行长王炯辞任副董事长。

这周及下周,中原银行多笔大额股权在阿里拍卖平台等待接手者。

10月9日,中原银行在双节后的开市首日迎来0.340港元的股价,这个数字,已经不及发行价的零头。

当下,中原银行宣布拟聘任“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为首席经济学家也已经半年余,成立近9年、资产规模超过1.3万亿元的中原银行的日子咋就过成了这样?

中原银行发行价为2.45港元,如今的股价零头都不到。

其实,自2017年7月19日上市后股价就基本呈现震荡下跌趋势,最高点为2017年12月29日和2018年4月25日盘中出现的2.423港元,按当下股价计算,已跌去最高点超85%。

早在2021年9月中,股价已“腰斩”,到了当年末跌破1港元,后来就一路下探至不足0.4港元。

两个月前,8月上旬,中原银行在港市多日成交额为零——有投资者用“寂静岭”形容这样的情形。

被称为“寂静岭”的中原银行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省属城市商业银行,2014年由河南省13家市级城市商业银行新设合并而来。从重组诞生到中原银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仅用了三年,刷新了当时国内金融机构从成立到H股上市的最快记录。再到去年5月,中原银行仅用八个月就完成对三家银行的吸收合并,也实属业内罕见,且资产规模超过1.3万亿元。

根据8月30日中原银行发布的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中原银行今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代表盈利能力的净利差、净利息收益率等数据均同比下滑,同时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截至上半年末资产减值高达70亿元,是上半年归属于该行股东净利润的3.5倍。

而这也是自中原银行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三家银行以来发布的首份半年报。

曾记两年前,中原银行披露的2021年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中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7.18亿元,同比下降8.3%,这也是中原银行上市后首个营业收入负增长的报告期。

“将冰冷的 金融科技 铸熔成饱含温度的金融体验,不断探索金融数智化的‘诗与远方’。”这是刘凯在中原银行2022年度报告的行长致辞中的原话。

数笔流拍,大额股权从春“拍”到秋

继续看根据中原银行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其中提到中原银行共发行普通股本36549823322股,已有超过2%的股份在阿里拍卖平台被拍卖。10月16日,该行2亿股内资股及孳息也将开拍,起拍价2.69亿元。

记者在阿里拍卖平台看到,中原银行多笔股权在9月底至10月中旬期间公开拍卖,有三笔起拍价在1亿元以上,其中最高的一笔约为3.49亿元,是中原银行目前总市值的2.93%。

一个月前,9月12日上午,中原银行2660.57万股股权第一次拍卖以流拍结束。从拍卖情况来看,该笔股权起拍价为1815.84万元,合每股约0.68元,较评估价打7.5折。但除了吸引到7人设置提醒、650余次围观以外,无一位意向投资者报名。9月26日,中原银行1.68亿股股权拍卖又陷流拍。记者注意到,9月25日至9月26日,中原银行1.68亿股在阿里拍卖平台上进行拍卖,起拍价2.26亿元。此次拍卖吸引近千次围观,但没有一位意向投资者报名。

不久前,在今年5月25日-6月22日近一个月期间,中原银行一共有7笔内资股股权陆续上架阿里拍卖平台,进行首次拍卖,合计约3.65亿股,起拍价合计约3.62亿元。但最后,这7笔股权拍卖,皆因无人报价,最终流拍。2月到3月,河南纵横燃气管道有限公司持有的该行1亿股股权先后以1.05亿元、0.95亿元的价格进行一拍和二拍,但两次都难逃流拍命运。

再来看一个数据,中原银行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68.32亿股内资股股份存在质押情形,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8.69%;此外,涉及司法冻结内资股股份有27.64亿股,占已发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7.56%。

日前,中原银行行长刘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今明两年中原银行业绩将稳步增长,资产规模增长目标为6%-7%,超过1.4万亿元。”还提到,8月15日该行成功发行100亿元永续债,被解读为二次新生的中原银行得到市场更大的认可,将进一步提升中原银行的资本实力。

不过,根据中原银行2023年中期业绩报告,截至2023年6月末,中原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06%、10.36%、12.67%,上年末分别为7.98%、9.47%、11.83%,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报告还提到,中原银行贷款不良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不良贷款率分别为8.21%、6.44%、4.24%。

让人想到去年12月,中原银行举行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分别与普罗集团、美盛集团、正弘集团、绿都地产等省内4家重点房地产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拟三年内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400亿元。

其实,中原银行大额股权拍卖已有年头。

这要说到此前中原银行首任“掌门人”的离职,2021年8月,中原银行发布公告称,窦荣兴辞去该行董事长一职。窦荣兴是中原银行成立的首任董事长,一直担任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在其任内,中原银行完成港股上市,并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不过,去年6月,窦荣兴因违法发放贷款罪、受贿罪被“双开”。

2021年8月,首任“掌门”因工作调整辞任的同时,中原银行大笔股权也登上“拍卖台”。阿里司法拍卖网显示,中原银行2亿股股权于2021年8月30日至2021年8月31日进行司法拍卖,起拍价为4.14亿元,每股折合2.07元,持有人为中原银行当时的第二大股东河南盛润控股集团。该集团共持有中原银行7.5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3.75%,此次拍卖的2亿股股权是因其未能偿还逾期债务,而被债权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今早已不在前十大股东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末光彩集团还是中原银行持股2.83%的第二大股东,康桥房地产也是该行持股2.76%的第四大股东。而在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两大股东相继减持拍卖了近半的股份。

如今,一笔笔大额股权再次如秋天落叶,尚不知飘向何处。

首任行长辞任,聘“网红经济学家”,年内人事变动频繁

除了资本市场上的不如意,中原银行频繁的人事更迭也是惹人眼球。

10月8日,中原银行公告称,该行董事会于10月8日收到执行董事王炯的辞呈,因工作调整,王炯辞任中原银行第二届董事会副董事长、执行董事等相关职务,并同时辞任中原银行第三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候选人。

据了解,王炯副董事长的任职资格于2023年1月获批,正式担任副董事长一职不到9个月。王炯为中原银行首任行长,2022年8月,王炯不再担任中原银行行长职务。

回到人事更迭话题,公开消息显示,王炯的去向为正组建中的河南农商联合银行,据悉拟任副董事长兼行长。而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创立大会于10月9日上午举行。

其实,今年以来,中原银行高管变动就较为频繁,4月6日,中原银行组织召开干部大会,会议宣布了河南省委决定:郭浩任中原银行党委书记,徐诺金不再担任中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到了6月,“70后”郭浩作为中原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已获监管部门核准,他此前曾在国家开发银行政策研究室、北京市委金融工委等机构任职。

“中原银行目前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郭浩董事长的带领下,正朝着实现一流的城市商业银行的目标迈进。”这是王炯10月9日给中原银行同事发文致谢中提到的。

这个秋天,首任行长辞任,多笔大额股权在“拍卖台”上等待,中原银行“面向未来的能力”在哪里?

文中提到日前中原银行行长刘凯接受媒体的采访,其中有“解读”,他说,“在2022年之前,中原银行的零售转型已然开始,零售业务版图显著扩张,已成为拉动其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资料显示,2021年,其零售业务营收一度达到66.93亿元,占比从2017年的24.7%升至34.7%。此外,零售贷款占比也在这一年达到47.43%,较2017年提升了10.26个百分点。

但是,如果看数据并不乐观。2022年,中原银行营业利润仅实现43.08亿元,同比下跌6.31%。同时,该行去年的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1.89%、2.06%,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在零售贷款领域,2022年中原银行的零售不良贷款率增长了1.46个百分点,达到2.64%,增长幅度处于行业高位,进一步反映出该行零售不良贷款的压力较大。

这不免让人想到资料介绍中有“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一职的任泽平发文带货,在个人微博狂推生发液,不知道这位又是卖酒又是卖生发产品的经济学家会为中原银行带来什么?

今年2月份在中原金融论坛上中原银行宣布拟聘任独立经济学家任泽平为中原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曾在恒大期间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主要负责宏观经济分析、市场发展方向及行业发展动向研究,为集团战略决策提供分析报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