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10月港股开局新低,后市如何演绎?

2023-10-04 09:00

国内“双节”长假期间,港股9月29日正常交易,10月2日休市一天后,10月3日起恢复交易。国庆后首个交易日,港股三大指数全线下挫。

此外,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在经历2日短暂停牌后,于10月3日复牌交易,开盘后表现强势,中国恒大一度涨超40%。

港股全线回调

10月3日,港股下挫,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下跌2.69%,报17331.22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63%,报3817.52点,国企指数跌3.24%,报5949.18点。

港股整体呈跌多涨少态势,能源、科技、汽车、地产等板块普跌。

汽车股整体走弱,蔚来汽车、长城汽车均下跌超5%,理想汽车跌超3%,比亚迪下跌1.4%。消息面上,目前多家造车新势力均公布9月销售/交付情况,比亚迪月度交付超28万辆,理想、零跑、蔚来等头部新势力品牌9月交付量均超1万辆。

港股石油股大跌,“三桶油”全线下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中国石油跌幅均超5%。

近日国际油价连续下挫,至近三周最低。市场人士认为,国际油价下跌主要受到美元走强、高利率等因素影响,原油需求前进承压。此外,主要石油生产国将在本周召开会议,市场预测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将自愿减产延长至今年年底。

科技股中,美团下跌4.01%,哔哩哔哩、京东、阿里巴巴、小米集团跌约3%,腾讯控股下跌1.83%,快手下跌0.4%。

10月2日,有着“全球资产定价之锚”之称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攀升,一度上破4.7%,创2007年以来最高,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2010年来新高,给全球风险资产带来压力,港股科技股承压。

恒大复牌,走势意外

备受市场关注的中国恒大和恒大物业在经历2日短暂停牌后,于10月3日复牌交易。

开盘后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暴跌,反而十分强势。中国恒大一度涨超40%,恒大物业一度涨约14%。随后出现分化,截至收盘,中国恒大涨幅收窄至28.12%;恒大物业由涨转跌,收盘下跌3.39%。

其他内地房企港股出现普跌。截至收盘,明发集团下挫13.72%,正荣地产下跌9.49%,融创中国下跌6.94%,世茂集团下跌6.67%。

消息面上,10月2日晚间,中国恒大表示除了该公司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目前不存在需要公布的其他内幕消息;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由10月3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公司股份。恒大物业也表示,该公司认为经营状况正常,不存在需要公布的其他内幕消息。

此前于9月28日,中国恒大发布内幕消息公告称,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公司股份由9月28日上午9时起于联交所停止买卖。

港股后市怎么看?

华泰证券表示,历史上10月首周港股通常普涨,所有二级行业涨跌幅平均数与中位数皆为正、且上涨概率>75%的行业数量约54%。同时,受美8月PCE环比增速不及彭博一致预期影响,当前FedWatch显示11月不加息概率约80%,流动性分配显示港股估值性价比较高。

中金公司表示,市场仍然处于他们之前强调的18000点支撑线附近。市场更容易在这一水平出现反弹,下行空间相对有限。他们表示,当前市场处于"政策底",情绪底似乎也近在眼前,具体表现为港股主板成交额延续低迷、估值持续低迷、VIX指数近期攀升等。

中泰国际发布研报称,根据盈利收益率差模型,如果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4.5%左右的区间,恒生指数短期合理的交易区间在16800至18500点。如果“十一”黄金周最终的消费及出行数据的恢复率超预期,不排除可为港股带来情绪上的提振。

国信证券表示,尽管美国的加息周期尚未正式结束,但是鉴于经济周期在扩张期,企业的盈利环比将逐步改善,加之外资的预期很低,加息对港股进一步压制的影响减弱;企业盈利方面,互联网企业ROE将加速回升,恒生科技EPS在于季报期间呈现加速上修趋势;恒指估值与风险溢价接近历史极值,安全边际较高。因此我们认为港股市场底部条件具备,美联储加息结束之际极有可能就是港股新一轮上涨的开始。

建议在港股市场攻守兼备建议重点考虑业务成熟,有一定派息(派息比例30%附近),盈利能力和RO进入稳态的公司。如互联网巨头、部分可选消费、海外股以及食品饮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