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3-09-11 18:16
来源 | 智药局
近段时间,海外AI制药融资开始升温,多笔大额融资持续出现。
9月7日,一家将人工智能用于mRNA疫苗开发的初创公司Inceptive,宣布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用于增强人工智能平台和分子设计能力。
2021年,公司获得种子轮融资 20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使 Inceptive 的估值增加了两倍,达到 3 亿美元以上。
早在去年,智药局就关注了到了这家公司,因为其创始人是前谷歌大脑科学家,Transformer八位创造者之一Jakob Uszkoreit。
Transfomer机制对于当下人工智能的影响非常深远,而后的AlphaFold2、ChatGPT、DALL-E 等突破性AI模型都踩在 Transfomer的肩膀上。
值得一提的是,Transfomer的八位作者都去了初创公司,但仅有Jakob Uszkoreit选择了生物医药方向,跨界跨得非常有勇气。
01
AI巨佬创业
2017年6月12日,谷歌发表了一篇惊世之作《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深刻改变了深度学习,目前被引量已经接近9万。
该论文的一共有8位作者,其中Jakob Uszkoreit 被公认是 Transformer 架构的主要贡献者,提出用自注意力替代RNN,并最终想出了Transformer这个名字。
资料显示, Uszkoreit自2008年3月开始就一直为谷歌工作,在Google Brain进行了深度学习研究,组建了Google Assistant的语言理解团队,并在Google Translate早期时工作过。
直到2021年7月,他离开了工作了13年的谷歌,与斯坦福大学的计算生物化学家和生物化学与物理学副教授 Rhiju Das 创办了一家AI制药公司 Inceptive,该公司则致力于运用深度学习设计RNA药物,尤其是mRNA。
Inceptive非常低调,鲜少有新消息放出,但 Uszkoreit 曾经透露过为什么将深度学习用于生命科学,原因是"fix life"(修补生物学)。
在他看来,当前的生物研究的效率还有提升空间,应该有一些替代性的研究办法。
首先,生物学家竭力想要理解所有的生物学机制,知道生命中发生的所有事情,但当前是不可能的。
其次,当前已知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方法也无法提出有预测性的理论,使我们的理解变得有用,例如蛋白质结构预测。
于是深度学习成为一种可解决方案,它可以将事物看作“黑盒子”问题,通过大规模的观察,能够得到有效的预测。
Uszkoreit作为数据科学家,认为生命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物程序,mRNA就像python代码的输入和输出的功能,最终产生蛋白质进行生命活动。
另外,Moderna只用了 42 天的时间就从序列中辨别出了需要的突变,它的mRNA疫苗在疫情期间挽救了大量的生命,这种平台型技术具有大量的想象力。
Transformer 最开始提出就是用于解决机器翻译问题,mRNA作为生物的语言也能够通过深度学习建模,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专业对口”了。
即使是Jakob Uszkoreit,在第一次合成RNA时也难掩兴奋:“上周在我们位于帕洛阿尔托的实验室学会了合成RNA分子,包括Inceptive神经网络设计的第一批mRNA。它越来越真实了!”
目前团队已经汇集了40名来自聚集一批来自生物学、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前沿的优秀、思想开放的人。
公司联合创始人Rhiju Das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副教授,曾经在David Baker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Rhiju Das专注于 RNA 分子的计算机建模和设计。
公司新任CBO(首席商务官)Kevin Heyries 曾经是 AbCellera 的联合创始人兼业务开发主管,AbCellera已经成功登陆美股。
02
为企业提供技术
目前,Inceptive建立了一个人工智能软件平台,可以设计由 mRNA 制成的完全独特的分子。一旦 Inceptive 在其实验室中测试了这些分子,它就会将这些分子授权给制药公司进行组装并进行临床试验。
Inceptive表示,它正在与一家大型欧洲制药公司合作,该公司正在试验这家初创公司的分子,以开发一种新的传染病疫苗。
新冠让mRNA技术来到聚光灯下,Moderna和BioNtech赚的盆满钵满,也让一众初创企业涌现。目前,除了Covid-19 的成功尚未在其他疫苗中复制。
“我们希望为任何开发 mRNA 和后来的 RNA 药物的公司提供这种横向能力,”Uszkoreit 说。“目前大约有 310 个mRNA项目正在进行中,介于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之间。”
具体来讲,Inceptive致力于研发生物软件,改造RNA分子以实现药物和疫苗的研发突破,通过机器学习模型针对性地设计 RNA 序列,大大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来降低研发成本。
Inceptive已经建立了实验室,用于高效合成制造能够表达疫苗或药物的mRNA分子,构建 RNA 分子设计、合成、测试的自动化闭环工作流程。
03
谁在投它?
A轮就拿下1亿美元A轮融资,究竟是谁在投Inceptive?
公司本轮投资者包括a16z Bio + Health、NVentures(NVIDIA 的风险投资部门)、Obvious Ventures、S32 。
看到这个阵容就知道,几乎都是互联网基金在投Inceptive,没有来自传统生物医药的资金。
a16z Bio + Health来自顶级风险机构a16z,曾经投出Facebook、Twitter、Airbnb、Okta、Github、Stripe等,也是当前加密货币的投资王者,智药局曾经分析过a16z对生物医药的看法。
Obvious Ventures由Twitter联合创始人Ev Williams创办;S32的创办人曾经是Google Ventures 的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
投资者中还出现了英伟达的风险投资部门NVentures,最近正在AI制药疯狂扫货。
前不久,英伟达公布史上最好的季报,营收为135.1亿美元,净利润实现61.88亿美元,同比增长8.43倍,这也是英伟达的季度营收首次超过英特尔。
手里有粮的英伟达采取了激进的投资策略,Inceptive已经是其近期投下的第四家AI制药公司。
此前还包括投资上市公司Recursion,双方计划利用英伟达云服务对AI模型进行优化并分发给生物技术公司。
英伟达还参与今年AI制药最大一笔融资,来自斯坦福大学的Genesis Therapeutics拿下2亿美元的超额认购B轮融资,将AI用于小分子药物。
8月底,Superluminal Medicines 宣布,筹集了 3300 万美元的种子资金,用于开发一系列专注于G 蛋白偶联受体的药物,英伟达参与投资。
可见最近新一波AI制药融资浪潮,很大程度上源自对人工智能信心增强的科技基金。
对于Inceptive而言,拿到英伟达的融资不是坏事,这笔资金让 Inceptive 能够使用 NVIDIA 的尖端计算平台,包括其最新的芯片。
毕竟由于现有芯片短缺,计算能力日益成为复杂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的限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