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海通研究 | 每日报告精选20230907

2023-09-07 07:0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通策略 | 港股盈利有望见底回升

海通金融产品 | 海通证券9月基金投资策略:多货币、财政政策逐渐落地,相对偏向成长配置风格

海通非银 | 保险负债端全面复苏;成交量企稳回升

海通电新 | 南网首次将充换电产品列入资格预审,极氪小鹏超充建设提速

荀玉根

海通首席经济学家、首席策略分析师

S0850511040006

海通策略 | 港股盈利有望见底回升

核心结论:①8月港股跌幅较大,主要源于国内经济复苏斜率仍偏缓,加以美债利率攀升、美元强势导致外资流出。②23H1港股盈利增速继续探底,未来随着稳增长落地以及库存周期见底回升,经济有望逐步修复,带动港股盈利增速在下半年回升。③分行业看,23H1港股可选消费、金融和信息技术盈利改善明显,能源材料和地产盈利恶化。 

市场回顾:8月全球主要股市均呈跌势,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最大。A股方面:沪深300指数8月累计跌幅/最大跌幅为-6.2%/-8.9%,创业板指为-6.0%/-11.0%;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为-8.5%/-13.6%,恒生科技指数为-8.1%/-16.1%;美股方面:标普500指数为-1.8%/-5.4%,纳斯达克指数为-2.2%/-8.0%;其他市场:英国富时100累计跌幅/最大跌幅为-3.4%/-6.5%,德国DAX为-3.0%/-5.9%,法国CAC40为-2.4%/-5.4%,日经225指数为-1.7%/-6.6%。从行业表现看,8月港股各行业普跌,公用事业(-11.9%)、可选消费(-11.7%)、材料(-10.2%)跌幅居前,只有电信服务(2.3%)上涨;8月美股大多数行业下跌,公用事业(-8.0%)、医疗保健(-4.1%)、材料(-4.0%)跌幅居前,只有金融(3.8%)、电信服务(3.0%)、能源(0.3%)上涨。 

23H1港股盈利增速继续探底。营收方面,从累计同比角度看,上半年港股营收增速继续探底,23H1/2022全部港股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分别为3.4%/5.7%;从半年度同比角度看,港股营收增速环比小幅回落,但回落幅度小于22年下半年,显示港股营收增速或将接近拐点。净利润方面,从累计同比角度看,上半年港股净利润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处于正增长,23H1/2022全部港股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分别为1.2%/3.0%;从半年度同比角度看,上半年港股盈利增速大幅回落。展望未来,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逐步落地及库存周期见底回升,经济有望逐步修复,港股盈利增速或在下半年开始回升。 

23H1全部港股ROE小幅回落至6.5%,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下滑是主因。全部港股23H1/2022ROE(TTM,整体法,下同)为6.5%/6.7%,自06年以来的分位数为5.8%,处于历史极低水平。随着下半年盈利增速回升,我们预计港股ROE有望改善。根据杜邦公式拆解ROE可以发现,净利率和杠杆率下滑是23H1港股ROE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1)上半年净利润率较22年略有下滑,显示港股盈利仍受压制。(2)上半年港股资产周转率有所下降,表明当前经济活跃度仍偏弱。(3)二季度港股杠杆率较22年小幅提升,说明港股企业负债压力加大。 

23H1港股可选消费、金融和信息技术盈利改善明显,能源材料和地产盈利恶化。从业绩增速来看,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和公用事业板块盈利增速最靠前,公用事业、信息技术、日常消费和金融板块盈利改善幅度最显著。从盈利能力来看,上半年港股多数行业ROE有所上升,其中信息技术、日常消费和金融板块ROE绝对水平最高,公用事业、信息技术和医疗保健板块ROE改善幅度最大。 

风险提示: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地缘政治关系恶化,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本摘要选自海通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海通策略 | 港股盈利有望见底回升

对外发布时间:2023年9月6日

倪韵婷

海通金融产品研究首席分析师

S0850511010017

海通金融产品 | 海通证券9月基金投资策略:多货币、财政政策逐渐落地,相对偏向成长配置风格

向上滑动阅览

股混基金:8月制造业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经济数据有所好转、边际回升,虽然投资者对基本面的悲观预期使得市场情绪在8月前4周保持低迷,但在一系列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相继出台后,A股市场在8月最后一周给予正面反馈,未来市场底的高低需关注基本面修复的进展,目前来看或不会更低,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政策落地见效及经济周期见底回升,投资者对经济和盈利的预期有望回暖。短期来看,我们建议以均衡配置为主,围绕稳增长和活跃资本市场脉络布局券商、地产、消费,但着眼全年,我们建议后续偏向配置成长风格的基金,板块和行业选择上,8月31日央行发布通知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地产行业有望明显受益,而低估低配的消费在政策催化下有望表现更优,此外,科技依然是中长期主线,调结构背景下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债券基金:市场风险偏好正在改善,9月政府债净供给压力仍高,资金利率中枢在政策利率附近,建议以票息策略为主,波段为辅,长端关注调整后的机会。从基金投资的角度来看,建议关注主要配置中短久期高等级信用债或长久期利率债的产品。

QDII和商品型基金:原油方面,2023年7月以来国际油价震荡上行,在沙特额外减产、夏季需求旺盛等因素推动下,全球原油供需偏紧,3Q23美国原油商业库存、汽油库存下降,对原油价格带来支撑,原油价格需持续关注。黄金方面,8月中上旬金价受美联储7月加息影响,高位震荡下行,而受美联储11月加息预期降温影响,金价在8月下旬有所反弹,但随着美国非农就业趋势放缓,失业率小幅上升,美债收益率维持高位等因素影响,黄金价格或继续承压。美股方面,鉴于短期内国际原油价格和黄金走势或保持震荡,我们认为纳思达克指数相关基金或更具投资价值。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货币政策和证券市场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资金面大幅波动、国内改革推进力度、中美关系变化、俄乌冲突影响。

孙婷

海通非银研究首席分析师

S0850515040002

海通非银 | 保险负债端全面复苏;成交量企稳回升

向上滑动阅览

非银行金融子行业近期表现:最近5个交易日(2023年8月28日-9月1日)保险行业跑赢沪深300指数,证券行业、多元金融行业跑输沪深300指数。保险行业上涨5.91%,多元金融行业上涨0.10%,证券行业下跌2.90%,非银金融整体下跌0.16%,沪深300指数上涨2.22%。 

证券:2023年8月市场活跃度下降,上市券商中报披露完毕。1)2023年8月交易量同比、环比皆下滑。8月日均股基交易额为9212亿元,同比下滑18.32%,环比7月下跌0.54%。截止至2023年8月31日,两融余额15712亿元,同比下滑4.31%,较年初提升2%。2)上市券商中报披露完毕,净利润同比增长10%。2023年上半年51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68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经纪业务收入同比-10%,投行收入同比-7%,资管收入同比+2%,投资净同比+69%。上半年券商实现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10%,平均ROE为3.69%,较2022H+0.36pct,平均杠杆率由2022H的3.80倍小幅提升至3.84倍。3)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出台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系列举措,推动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三交易所要求证券公司加强自身及其客户程序化交易行为管理,规定证券交易所对包括可能影响证券交易价格、证券交易量或者交易所系统安全的异常交易行为等重点事项加强监测监控,明确证券交易所可对高频交易提出差异化管理要求。4)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首批八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北交所发布投资者适当性、上市条件执行标准、转板、发行底价、做市交易、融资融券等七方面举措,全国股转公司进一步优化新三板分层标准。 

保险:负债端持续改善,资产端展望乐观。1)金监总局披露保险行业7月数据,寿险保费延续高增长,非车业务拖累产险保费增速。7月单月人身险公司保费同比+27.5%,延续高增长态势;健康险保费同比-2%。产险保费增速亦由正转负,我们依然看好龙头险企的长期竞争优势。2023年7月末行业投资资产规模达26.88万亿元,较年初+7.3%,其中,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和基金分别占比10.4%/43.0%/13.2%。2)保险公司2023年中报披露完毕,净利润增速收窄,寿险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上市保险公司2023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合计同比下滑2.1%,其中二季度单季同比下滑42%,我们预计主要是由于二季度股票市场表现相对去年同期较弱。寿险公司负债端全面复苏,国寿、平安、太保、新华新业务价值分别同比增长20%、32.6%、31.5%、17%,全面实现两位数增长,扭转2020以来的颓势。3)保险业经营具有显著顺周期特性,负债端表现2023年以来大幅改善,虽然长端利率有所下行,但未来随着经济复苏,投资端压力也将显著缓解。2023年9月5日保险板块估值0.46-0.80倍2023E P/EV,仍处于历史低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多元金融:1)信托:2023一季度信托资产规模为21万亿元,同比+5.23%;2023Q1单季经营收入280亿元,同比增长36.39%,环比2022年四季度69.3%,利润总额217亿元,同比+75%,环比2022年四季度扭亏为盈。2)期货:2023年7月全国期货交易市场成交量为8.2亿手,成交额为51万亿元,同比分别+19.9%、+0.2%。2023年6月全国期货公司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减少20.9%。

风险提示:市场低迷导致业绩和估值双重下滑。

海通电新 | 南网首次将充换电产品列入资格预审,极氪小鹏超充建设提速

南网开始第二轮供应商资格预审,首次将充换电产品列入资格预审。根据南方电网官网及充换电研究院公众号,8月30日,南网发布2023年度第二轮供应商资格预审。供应商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截止时间为9月27日17:00,需在截止时间前提交佐证材料及自评结果。南方电网今年首次将充换电产品列入资格预审,本轮共173个品类,涉及充换电产品(直流/交流充电设备),包括交流充电桩、分体式充电机、15-80kW一体式充电机和120-360kW一体式充电机。 

特斯拉新款Model3开启预售,后驱售价25.99万元。根据特斯拉公众号,9月1日,特斯拉Model3焕新版正式上线,后轮驱动版售价25.99万起,四轮驱动长续航版29.59万起,新车预计第四季度开始交付。相较于老款,Model3焕新版在外观、性能、座舱、安全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焕新。Model3长续航版峰值功率达331kW,峰值扭矩达559N·m。后轮驱动版CLTC续航里程达606km,长续航全轮驱动版CLTC续航里程达713km。 

极氪001FR正式亮相,极充V3全球首发。根据极氪ZEEKER公众号,9月1日,极氪汽车举办了极氪进化日。豪华猎装超跑极氪001FR正式亮相,将于10月开始交付,单月最高交付99台。极氪001FR百公里加速仅需2.07s,最高车速达280km/h。此外,极充V3充电桩全球首发,最高功率达800kW,最大输出电压达1000V,最大输出电流800A,2023年底将正式量产。截至8月31日,极充站建成348座,覆盖90个城市,车位超2000个。极氪计划2023年累计落成450座极充站,2024年累计落成450-550座极充站。 

小鹏超快充覆盖100城,2025年有望建成3000个超快充站点。根据小鹏汽车公众号,8月31日,小鹏汽车宣布第233座S4小鹏超快充站落地福建漳州,标志着小鹏超快充站点覆盖全国100城。S4超快充桩峰值功率最高可达480kW,搭配小鹏G9、小鹏G6的最新高压平台,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截止8月31日,全国已有超过200座具备超快充能力的S4场站,小鹏充电网络已覆盖全国所有337个地级行政区和直辖市,全国有超1000个小鹏自营充电站提供服务,超快充网络完成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全覆盖。小鹏汽车计划,在2023年后续建设的所有自营超充站点都将是具备S4超快充能力的站点,到2025年有望建成3000个具备超快充能力的自营站点。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下游不及预期风险;充电桩补贴政策不及预期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