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美文推荐)凸凹 | 不师之师

2023-09-03 20:16

不师之师

凸    凹

夏日一天,我因腰伤在床上静养。

上午九时,手机兀响,是一个青年相声演员打来的。说是他要随李国盛去湖北恩施作巡回演出,邀我同行。

我说:“我既不会说相声,也没有其他演艺才能,我凭什么要随团出行?”

他说:“然而您是著名作家,当地有许多您的粉丝,他们托我邀您同去。”

我说:“这就是你编排的理由了,因为我只在文学的小圈子里稍有薄名,在听相声的人群中,我屁都不是。”

他在电话里嘻嘻笑着:“实话跟您说吧,我是觉得您退休之后一定很寂寞,再加上暑热难当,想请您跟我们一起出去散散心。”

我说:“那也不去,你这意外的关怀,有别有用心的味道,我心中惶恐。”

他说:“您现在在不在家里?”

我知道他是想来看我,便说:“在也不在。”

他说:“您这是几个意思?”

我说:“你不来,我就在;你一来,我就不在了。”

这个青年相声演员,姓郑,出生在京西南的大山里,父母是地道的农民。由于酷爱曲艺,高中毕业就径直考入艺校,主攻相声表演艺术。毕业之后,进不去院团,就自己成立了一个相声俱乐部,聚拢了一帮同类的农民子弟,搞民间演出。因为服务群众,百姓欢迎,便在当地有些名气,好像衣食无忧。正好相声大师李国盛先生缺失了搭档,在一次曲艺下乡演出的时候发现了他,觉得他的形象、眼风、台步、口才,均是他欢喜的那种,便情不自禁对小郑说:“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说相声,而且我捧哏,你逗哏,让你唱主角。”小郑大吃一惊:“您说的是真的?”“我这个人虽然在台上嘴皮子溜滑,在台下却为人板正,一就是一,从不打诳语。”李国盛先生笑笑说,“不过,你要是想跟我一起说相声,就要进到我们的团里,而我们团里有规定,不经允许,不得随意走穴。”小郑立马应道:“听您的。”李国盛点点头,继续说道:“不过我丑话要说在前头,我们团虽然很有名,但收入低,而且,你暂时还不能进入正式编制,只能是个临聘人员。”小郑说:“没关系,只要能跟您这样的相声大家同台演出,一切就都有了。”

那次李国盛带队下乡演出,我是接待方的主官,他们的对话我便悉数听到,被深深打动。没想到李国盛会民间选贤,也没想到家乡的一个小小后生会有这么纯粹的艺术情怀,竟弄得琴瑟相和,机缘天成。我激动地说道:“李先生,如果您肯收他做徒弟,带他走大途,那么我也给他加‘磅’,推荐他当我们区曲艺家协会的副主席。”

“如果是这样,甭说小郑,就我本人来说,也要鞠躬致谢,因为你给了他体面的身份,也给了我向团里推荐的理由。”李国盛果然深深地鞠了一躬,“你要说话算数。”他补充道。

他们后来合作得很好:台上是灵犀相通的搭档,台下是心心相印的“父子”。

我退休的当天,李国盛发来信息:祝贺你功德圆满。

小郑也发来信息:我衷心地感谢您对我的关爱与扶持。您虽然不是主席了,但您还是我的老师和叔,我会以徒弟和侄子的身份,更加孝敬您和婶子!有事您发话,我会第一时间赶去,坚决执行,决不辜负您对我的厚爱与恩情。

我当时很是感动了一下,但马上就扔到脑后去了。因为所谓江湖,就是预备着被相忘的。

九点过半,他发来信息:叔,我已经到您楼下了,我马上就上去。

我没有回复,只是急切地对家婆说:“小郑就要进门了,你千万别说我在家,也不要透露我腰伤的事儿。”说完赶紧关紧了我自己的房门。

小郑到,听说老师不在,寒暄几句就告辞了。

家婆推开我的房门:“你可以出来了,他走了。”

我看到客厅里撂着一箱饮料和一箱啤酒,笑着摇摇头。

家婆也摇头,说:“人都来了,你关什么门。”

我说:“我此时关门,意味着今后我永远为他敞开房门。”

“你们文人真是复杂。”

“不,这叫简单。”

复又躺在床上之后,我给他发去信息:你给大叔送来了清凉,谢谢啦,小伙子。

他很快回复:不成敬意,不过是心香一片而已。

我回复道:演员要都像你这样不趋炎附势、重情重义,也就少了名利倾轧和是非拨弄,而多了快乐和幸福。

他回复道:都是跟您学的。

我心中大悦,用语音说道:“既然这样,那么我就要说教了。”

他也用语音回复道:“您尽管教诲。”

我立刻感到,用语音说教有些难以启齿,便又改发信息,我发送道——

一个演员,最可贵的是以情为本、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本,这样,才能以感情的方式走近人,才能以感情的真挚融入社会,就多了快乐的机会。为什么有的演员,名气和成就都很大,却不快乐,甚至体会不到成就感,就是因为他只追求个人名利,不仅不关心他人,还目中无人,便与他人格格不入,就缺少人缘与人气,也就得不到人们的认同与赞赏,便越来越孤独,痛苦也就不请自来。人们常说,你有没有名气,你有没有成就跟我有什么关系?一让别人漠视,这个演员就完蛋了,因为作为人,必然是在群体中验证价值:不被关注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不被分享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所以,大演员都有这个认识:演员成功=艺术追求+正确为人!

哈哈,小伙子,我不是在说教,是因为大叔觉得你有出息,真心盼望你在艺术上至高行远,赶紧借此机会,把我几十年的体会告诉你!因为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天热,注意防暑!

他也用信息回复道:知道了,师傅,您就往远处看吧。另,李国盛老师让我代问您好,并说,等我们从恩施回来,他请您喝酒,他藏有两瓶五十年的竹叶青老酒。

本文作者

凸凹,本名史长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房山区文联主席。著有小说《慢慢呻吟》《大猫》《玉碎》《玄武》《京西之南》《京西文脉》和《京西遗民》,散文集《以经典的名义》《风声在耳》《无言的爱情》《夜之细声》《故乡永在》等作品,曾获冰心散文奖、第二届汪曾祺文学奖金奖、老舍散文奖、全国青年文学奖和十月文学奖等。

孺子牛副刊投稿邮箱:zgshb5@126.com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