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又裁200人?海通国际,这…

2023-08-31 00:0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市场资讯

2023年8月28日,海通国际公布了中期业绩,收入约18.94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4.95倍。股东应占亏损约7.81亿港元,同比收窄53.55%。虽然说公司依然处于亏损状态,但相比去年同期16.81亿的亏损已大幅收窄。

这样一份财报,是否说明海通国际正在逐渐步入正轨,即使没有步入正轨,在降本增效之下,业绩下滑至少止住了?但是,金石杂谈在仔细看了公司财报后,发现并不是这样。

此前金石杂谈曾多次分析,海通国际2022年巨亏65.4亿背后,一是股票市场波动较大,海通国际无论资管业务、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还是自营业务,业绩全面下滑;二是公司投资积极,风险敞口过大,踩雷高风险收益地产债,导致自营业务巨额亏损。所以,大家才看到公司交易及投资收入净额2022年巨亏47.2亿。

海通国际巨额亏损引发轩然大波,中间裁员、降薪风波一直没断过。母公司海通证券也积极采取措施,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一起看看到底成色几何?

1)交易及投资收入净额实现收入5.89亿,去年同期则是亏损12.83亿,去年投资亏损20亿,今年投资亏损大幅收窄至6.28亿,从这个层面来看,海通国际地产债风波告一段落,依然亏损的部分可能是资本市场持续下跌以及部分地产债虽然降低仓位但未彻底清仓。

2)是也正是海通国际踩雷地产债问题被逐渐拔除,其它业务问题变得突出起来。财富管理业务半年亏损1.47亿,去年盈利6000万,主要是经纪业务和孖展融资业务,前者代表股市,后者代表新股;

3)企业融资半年盈利3567万,相较去年同期少了2000万,同比下滑36.25%,说明海通国际新股保荐、股债承销业务全面下滑。保荐业务来看,从2020年到2023年,保荐数目越来越少,保荐项目越来越小,保荐额度腰斩再腰斩,基本处于脚底斩的状态,从近1000亿减少至10亿。2020年、2021年还保荐过京东健康、京东物流、万国数据等大型股,今年保荐的两家规模均不足10亿。

4)资产管理税前盈利从去年同期的7937万膝盖斩至2023年中期的2096万,收入也缩水了3成,核心在于你亏损如此惨重,谁干把资金交给你去管理,你买的私募、公募或是强积金会靠谱吗?

5)环球市场分部收入没怎么下滑,但税前利润从1.44亿锐减至2751万,近80%的利润下滑,不知海通国际是无法让国际机构信服还是提供服务的佣金下滑,亦或是在环球市场的投资水平堪忧?

海通国际持续亏损之下,各项业务都面临挑战,今年裁员风波也是不断。在2022年,海通国际已经裁了200多名员工至996名,人均薪酬依然高达108万人民币,2021年则为100万人民币,薪酬还涨了。

至于2023年上半年,海通国际成本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1.46亿,薪酬少了26%。笔者假设海通国际去年上半年减少115人(全年裁员229的一半),也就是当时大概有员工1111人,人均薪酬45.65万人民币。

1)假设上半年没有降薪对应员工人数为4/49.14万港元=814人,这意味着海通国际今年上半年大约又裁员180人(18%);2)如果按半年薪酬54万计算,4/58.13=688人,海通国际半年裁员300人(30%)。

不过,据悉该公司今年至今未发年终奖,而且有高层表示今年不发了。可能2023年年报出来后,大家就会知道,海通国际一年裁掉多少人,人均薪酬又降了多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