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活跃股市“多箭齐发”!市场吹响反弹号角,后市怎么看?

2023-08-28 11:25

周一开盘,港A两地券商股集体发力。截至发稿,中州证券涨超8%,海通国际、国联证券涨超6%,光大证券涨超5%,广发证券、国泰君安涨超3%。

8月27日,在财政部宣布8月28日起印花税减半征收后,证监会又“一键三连”:收紧IPO、规范减持、降低融资保证金。

业内人士认为,政策齐发明显超出市场预期,证券交易端迎来重大利好,股票市场交易活跃度有望提升,短期看率先利好券商板块,长期仍要看基本面信号。

券商板块率先受益

自7月24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以来,各项政策在一个月多内逐渐落地。

印花税在“万众期待”中迎来调降。财政部宣布证券交易印花税率为单边收取 1‰,本次调整将较大程度降低交易成本。

在财政部宣布8月28日起印花税减半征收后,证监会又释放三大利好:将融资买入证券时的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进一步规范股份减持行为;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

此外,招商证券、方正证券等至少30家券商宣布下调佣金费率,也将于8月28日起正式实施。

其中降印花税并且还是很急切的即时执行,大大的超出了市场预期,展示了活跃资本市场从喇叭到实操的巨大决心。上一次降低印花税是15年前,由此看出这着实是一个不会轻易祭出的杀手锏,轻易不出手,出手即见效。

“跨部委合作活跃资本市场,体现强烈的顶层信号,未来政策的力度和深度值得期待,”一位大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印花税减半征收,证券交易端迎来重大利好。

具体来看,A股史上的历次印花税下调均对市场起到了提振效应。2008年4月24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3%下调为 1%,提振上证综指大涨9.29%,出现几乎“大盘涨停”的盛况。2008年9月19日,证券交易印花税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上证综指再次出现大涨局面,涨幅9.45%,全市场情绪高涨。

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称,从历次印花税调整经验来看,未来股票市场有望上涨,交易活跃度有望迎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印花税下调是将“真金白银”让利给投资者。据财政部国库司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2759亿元,据此测算,此次印花税减半全年或将让利投资者逾1000亿元。

中信建投也在最新的研报中表示:印花税调降有利于在降低交易成本、活跃资本市场;证监会对股权融资、股东减持出招精准,直面当前市场增量资金不足困境,未来有望发力引入中长期资金。交易所调降融资保证金比例,有利于A股获得更多增量资金,促进杠杆资金活跃。

政策中,对于增量资金规模,有分析指出:融资保证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这意味着,客户用100万元的保证金,最多可以买125万的股票,相当于1.25倍的杠杆。静态地看,按照目前两市融资余额共计1.48万亿元计算,最多释放融资保证金将达到3700亿。若后续,投资者加大投入,释放的融资保证金额度还会加大。

据开源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高超测算,以融资保证金比例下调20%计算,预计券商融出规模上限将增加25%,预计将拉动上市券商整体净利润+13%。

事实上,近一个月,证券市场交易情绪低迷,外资大幅流出,截至上一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出739.95亿元,上周单周净流出224.2亿元。

前述分析师对此解释称,自7月底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方针后,未见强有力的举措落地,导致投资者交易信心不足,8月市场交易情绪低迷,券商板块估值一路下行。“但随着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地,证券交易端迎来重大利好,利率走低利好券商利差扩张,叠加低基数,支撑券商全年盈利增长。”该人士称。

香港将公布增加股票流动性细节

除了A股传来利好之外,中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7日于香港沙田举行第二场施政报告地区咨询会,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李家超表示,将由财政司司长成立小组,研究如何增加股票市场流动性。同时香港财政司司长将在本周公布增加股票流动性研究的相关细节。

那么,香港是否会取消印花税呢?分析人士认为,既然李家超已经发声,此方案应该也在讨论范围之列。不过,港股的流动性可能不只跟交易成本有关,汇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中国香港采取的是联系汇率制度,当港元弱势特别是当港元触及弱方保证水平时,会被动引起金管局外汇基金资产规模的收缩,,即流动性的收缩,而当港元强势特别是触及强方保证时,会引起金管局外汇基金资产规模的扩张,即流动性的扩张。从去年3月份开始,美联储开启的一轮激进加息周期,尽管香港与美联储政策利率保持同步,但港元与美元依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率倒挂。

而由于美元与港元之间存在极高的利差水平,汇市便出现了相当大的套利空间,并导致市场卖出港元买美元,港元弱势,港元流动性持续收紧。这也是为什么港股市场存在流动性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后续是否要改革港元的联系汇率制度也值得关注。

重磅政策组合拳下,后市怎么看?

除了短期对券商板块有拉动作用外,业内普遍认为此次提振资本市场的政策“组合拳”有望对市场走势形成正面推动。

“这一举措被视为对当前市场走势的重大利好,有助于改变市场的低迷趋势,”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解释称,这次直接下调印花税高达50%,一年将减少上千亿的交易费用,对广大投资者来说是及时雨,也是很多投资者期盼已久的重大利好。预计会对下周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市场走势形成正面的推动,推动市场大幅反弹。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港股和A股都比较弱,但港股却要明显强于A股。那么,港股是否会率先见底呢?

从资金流向来看,的确有这样的可能性。8月以来,北向资金持续卖出A股,但南下资金却在持续买入港股,净买入金额超过了610亿港元。而7月份,也净买入达158亿港元,今年净买入超过2000亿港元。

中金公司认为,在A股再度承压且海外资金持续大举流出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出人意料地表现出了更强的韧性,考虑到其离岸市场属性,这一表现确实并不常见。虽然部分投资者对此可能感到疑惑,但这一情形其实并未让我们感到意外。我们曾多次指出,恒生指数在18000点附近存在下行保护,尤其在上周市场开始出现一系列偏底部迹象,例如估值水平较低,以及卖空成交比率处于高位等。

港股市场所体现的韧性和底部支撑线在今年已经多次经受过考验,这一韧性主要来自:1)估值、配置比例及投资者情绪等方面处于绝对低位。例如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估值当前都已经低于1倍PB(市净率分别为0.98倍和0.91倍),MSCI中国指数(剔除A股)12个月动态市盈率也在历史均值下方0.6倍标准差左右。配置方面,根据EPFR数据显示,自2021年3月开始本轮海外资金的流出后,外资目前已明显低配港股。与此同时,目前较低的估值水平同样吸引了内地投资者,上周港股市场连续5个交易日获得南向资金净流入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更重要的是,政策的不断出台依然起到了托底的效果,例如最新的再度降息,以及三部门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政策措施。

据天风证券数据,截至8月18日,恒指12个月前瞻PE较2013年来中位数折让2.1标准差,处于2013年来历史分位值约1%;恒指相对MSCI全球指数PE较2013年来中位数折让0.9标准差,处于历史分位值的6%;恒指股权风险溢价高于历史中位数0.5标准差,处于72%历史分位值。港股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短期市场情绪或较为悲观,边际层面南向资金明显流入,当前投资的潜在回报较高(恒指PE处于1%的历史分位值)。中期来看,随着港股科网公司AI大模型发展逐步兑现增量价值,有望持续吸引资金增配。

本文精编自第一财经、格隆汇、财联社、上观新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