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政策与需求共振 AI+应用有望迎来爆发式成长阶段?

2023-08-16 11:12

8月15日,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浙商证券认为政策发布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健康发展,AI 应用生态有望加速成熟,下半年看好AI应用迎来政策与需求共振。

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大事件如火如荼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8月15日,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提出“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应用,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同一天,科大讯飞召开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2.0升级发布会。此后,8月17-19日,第四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将在深圳举办。近期,国内AI产业大事件如火如荼。

光大证券认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以及微软Copilot定价落地,商业化产品应用落地加速。浙商证券认为政策发布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健康发展,AI 应用生态有望加速成熟。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态有望进入加速状态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总体运行态势平稳向好。2023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2%,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4%,软件业务出口降幅有所收窄。

方正证券认为,国产应用厂商产品研发看,中国企业在软件应用开发及产品化落地方面预计将不输海外。中国互联网起步相对欧美较晚,但从当前互联网应用丰富度及影响力方面看并不弱于欧美市场。短视频、互联网电商、移动支付等应用在全球亦处于引领地位。

年初以来,截至 7 月国内已有 80 余个大模型发布,众多应用厂商都明确表示将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给出明确产品迭代时间规划。

华西证券认为,从国内AI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我们判断底层相关供应链问题已经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伴随大模型不断升级、迭代,同时我们认为随着监管端的进展和明确,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态有望进入加速状态,应用侧有望进入落地+百花齐放新格局,服务场景进一步拓宽,成为真正意义上解放生产力的双手,我们认为数据有望成为应用侧的核心壁垒。

下半年国内AI应用产品将密集发布

近期, Meta 公布的 2023 年第二季度财报业绩全面超出预期。Meta 在二季度实现约 320 亿美元营收,同比增长 11%。谷歌的财报显示,二季度营收为 746.04 亿美元,同比增长 7%,超出市场预期。

浙商证券认为,近期以微软、谷歌、Meta和Amazon为代表的海外AI大厂以及垂类应用厂商相继披露新一期财务报告。海外厂商持续布局AI基础设施及产品应用服务,B端及C端用户生态正在加速形成。展望未来,大厂均表示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将持续加大投资,AI+行业应用生态有望迎来爆发式成长阶段。

AI选股进入“去伪存真”阶段,下半年看好AI应用迎来政策与需求共振。一方面,大模型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全面商用化的时点渐行渐近。另一方面,国内软件的大模型应用产品将在下半年密集发布。OpenAI自去年11月底获得全球关注,6月底和7月初至少5家上市公司举办AI产品发布会,说明软件公司对政府或企业客户在大模型相关需求进行了挖掘,并开始筹备和计划。

投资建议方面,中国银河证券认为当下时点,继续看好 AI+多场景应用,看好 AI+金融、AI+医疗、AI+新能源、AI+政务(包括媒体类舆情类)、AI+办公、AI+法律、AI+教育等细分赛道的优质公司。

方正证券认为优选行业 AI 应用需求大,对行业领域有显著变革,AI 盈利变现逻辑清晰的方向。To B 端:涉及较大人力成本投入,对提升运营和管理效率有较大诉求的行业预计将较快落地 AI 应用,包括教育、办公、医疗、金融、游戏等领域。当然 AI 在工业、交通、能源以及众多行业的应用目前都在加速推进,看好后续产品化落地进程。

To C 端:AI 应用厂商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对消费者个性需求精准把握,产品化能力强,落地及变现周期短。C 端的市场空间中期来看相较 B 端更大,产品非定制化,利润有望更高。看好消费者洞察能力、定价能力、客户转化能力优秀的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