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每日优鲜三日暴涨6倍!2亿融资能否咸鱼翻身

2023-08-08 16:00

8月3日-7日,三个交易日,中概股每日优鲜股价最高涨幅达6倍。每日优鲜是生鲜第一股,成立以来融资超百亿元,如今仅凭2亿元的融资,股价就蹿升近6倍,又是说的一个什么故事。

引入投资续命

美东时间8月3日,每日优鲜发布公告,称已引入投资。具体来看,公司分别与两家投资机构签订了两份股份购买协议,两者将认购总计54亿股每日优鲜B类普通股,耗资27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约1.94亿元)。

放在每日优鲜巅峰时期,近2亿元算不上大手笔。毕竟,这家曾经的“明星企业”,从成立到上市共拿到114亿元融资,市值最高达200亿元。

受消息影响,美东时间8月4日,每日优鲜美股收盘大涨逾284%,盘中一度大涨368%。由于涨幅剧烈,盘中多次触及熔断。

8月7日,每日优鲜继续大涨,盘中最高价达3.28美元,对应涨幅65.6%,收盘价时报2.61元,仍然有31.82%。8月3日-7日,三个交易日,中概股每日优鲜股价最高涨幅达6倍,似乎咸鱼翻身有望。

烧掉百亿也未能盈利

每日优鲜2014年11月创业起家,是“生鲜第一股” ,2021年夏,疫情之中极速上市,一时风头无两。

2022年7月,每日优鲜被曝陷入经营危机,紧接着关闭了营收占比90%的即时达业务,上千人团队就地解散;8月,每日优鲜旗下便利购被三千万收购,这笔款项并没有给每日优鲜带来实质性变化;9月,每日优鲜App清空商品信息与用户余额。

每日优鲜是怎么陷入经营危机的?目前业绩公认的说法是,前置仓模式带来的弊端。

每日优鲜希望货物品质好、送得快、品类齐全。送得快的办法就是在离消费者近的地方建一个货仓,就是前置仓。

包括京东、天猫在内的传统生鲜电商多采用中央仓模式。中央仓一般位于省会等一线城市,单仓面积大、货物种类多、覆盖范围广。中央仓配送时效相对差一些,一般是次日达。

但前置仓这东西很费钱,属于重资产。还要配套多温层的冷链仓储能力,配备分拣员、配送员等。

受多个环节高成本的拖累,每日优鲜成立以来每年都是数十亿巨亏。伴随巨额亏损的是现金流的迅速消耗。

中国互联网企业通常的剧本是竞争到一定阶段,第一、二名合并做大市场。但对于生鲜来说,这种关系到民生的业态,是不适合做成垄断的。

在消耗掉百亿以上的资本后,每日优鲜仍然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能否咸鱼翻身

破产退市边缘,8月2日,每日优鲜一口气签了三份协议自救。

两家金主进场:他们同意认购每日优鲜新发行的B类普通股54亿股,交易总金额为2700万美元。其中HF (CHINA) BUSINESS MANAGEMENT CO., LIMITED,即皓峰(中国)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500万美元;VIGOROUS GLOBAL CAPITAL INC.出资1200万美元。

新发行的每股B类普通股定价0.005美元,与IPO时每ADS 13美元有天壤之别;三方要在协议签署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交割,锁定期12个月。交易完成后,新投资者将持有已发行及流通股总数的88.1%。

也就是说,新介入的金主已经成为每日优鲜的大股东。但创始人,创始人徐正仍旧是当家人。两家机构将投票权不可撤销的全部委托给徐正。在本次交易之前(截至2023年6月30日),徐正持有6889万股,持股比例9.4%,但拥有的总投票权高达72.8%。

根据融资协议,每日优鲜要以1200万美元收购Mejoy Infinite Limited的全部普通股。这家2018年于香港注册的数字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帮助客户开展在线营销活动。

在刚刚补发的2022年财报中,每日优鲜明确了未来业务两个方向:提供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服务和自有品牌产品零售业务。

明显可以看出,每日优鲜的最后一搏也不是在生鲜领域,而是改行做别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