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腾讯混元大模型开始应用内测,多个业务线接入测试

2023-08-03 14:30

围绕ChatGPT引发的大模型热潮,马化腾曾在今年5月的财报会议上透露过相关思考:“我们最开始以为这是互联网十年不遇的机会,但是越想越觉得这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所以我们觉得(AI)非常重要。“

据36氪独家获悉,腾讯自研的 “腾讯混元大模型”已经进入应用内测阶段,多位腾讯员工告诉36氪,近期收到了内部邮件邀请,可以通过网页或者小程序体验混元大模型,腾讯内部多个业务也已经接入混元大模型进行测试。

在具体的功能点上,除了较为常见的聊天对话,腾讯混元大模型设置了一个名为“灵感发现”的栏目,主打内容创作。根据指引,员工可以让AI生成小红书种草文案、短视频脚本、社群营销文案以及朋友圈文案等;还支持不同风格的“绘画”模式,比如赛博朋克风、像素插画风、马赛克风格等。

除此以外,作为通用大模型,腾讯混元大模型也囊括了多样化的场景,比如:

在“工作”场景下,员工可以写邮件、面试大纲、PPT大纲、调研问卷等;

在“编程”场景下,员工可以体验域名推荐、代码生成、代码解释、SQL语句生成等;

在“生活”场景下,员工可以制定旅行计划、健身方案或者美食指南等。

除了支持文字输入,腾讯混元大模型还能够通过语音输入。“效果不错,使用起来比较流畅。”多位参与内测的员工对36氪表示。

作为在社交、内容领域拥有拳头产品、且有巨大用户量的科技公司,腾讯在应用场景、云计算基础设施等维度,都具备通用大模型的竞争力,此前也已经推出了万亿中文NLP预训练模型等。

“腾讯也在埋头研发,并不急于把半成品拿出来展示。”马化腾曾对此表示。

在今年6月中旬,腾讯云推出了面向To B侧的行业大模型,并发布了针对B端客户的解决方案——腾讯云MaaS(Model-as-a-Service,模型即服务),覆盖金融、文旅、政务、传媒、教育等10大行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