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中外国公司7月表现跑赢大市,南向交易及指数扩容成推手

2023-07-26 16:02

恒指公司称,香港股票市场在6月反弹过后,7月进一步上扬。港股中的外国公司明显跑出,恒生外国公司综合指数(“HSFCCI”)7月录得逾9%的涨幅。在港上市的外国公司今年出现不少利好因素,例如外国公司获纳入为港股通股票标的范围和恒生指数(“恒指”)的选股范畴,加上环球经济复苏同样利好外国公司的表现。

恒生外国公司综合指数过去三年上升53%

对于在港上市的外国公司而言,2023年可说是多项利好因素涌现一年。今年3月,香港交易所宣布符合条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国公司股票被纳入港股通标的,条件包括属于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HSLI”)成份股或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HSMI”)成份股,或市值50亿元港币或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HSSI”)成份股。此外,经过逾月的咨询期后,恒指公司已宣布在今年的第三季指数检讨起,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数(“HSLMI”)中的主要上市外国公司将符合恒指及恒生科技指数(“科指”)成份股的候选资格,而外国公司个别成份股在指数中的比重上限及合计比重上限分别为4%及10%。

恒指公司指出,对外国公司的投资气氛亦受到环球复苏及商贸重启的提振,恒生外国公司综合指数反映在港上市的外国公司之整体表现,7月以来升逾9%(图1,截至2023年7月25日),带动年初至今变幅重返正数。此指数不仅短线跑赢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综指”)为代表的大市,长线表现同样优异,过去三年录得53%涨幅,对比大市则见21%跌幅。恒生外国公司综合指数在2011年9月推出,1年年化波动率为23.3%(恒生综指:27.5%),相对大市为低,而股息率则高于大市,达5.7%(恒生综指:3.4%)。截至2023年7月25日,指数的11只成份股中共有4只符合南向交易的资格。至于行业分布方面,截至6月底非必需性消费为指数的最大行业,比重高达56%(图2),其后则是金融业和能源业。

111.png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