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药明生物分拆业务备受关注,分析师称对短期营收前景感到担忧

2023-07-25 14:37

我给予药明生物的股票“持有”评级。

在考虑到该公司拟议分拆的积极因素后,我将药明生物的评级从“卖出”上调至“持有”。但我没有给予该公司买入评级,因为药明生物2023年上半年的新项目数量低于预期。

药明生物的股票在场外交易(OTC)市场和香港上市。相比之下,药明生物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三个月平均日交易额相对较高,达到1亿美元。

计划分拆业务

在本月早些时候的79日,药明康德宣布计划“分拆并将子公司药明合联的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主板单独上市”。

在公告中,药明合联被描述为“为全球客户提供ADC和其他生物偶联药CRDMO服务”的公司,该公司贡献了药明生物2022财年收入的6.5%CRDMO是指药物发现、开发和生产外包服务, AD为抗体偶联药物。

与分拆相关的一个关键积极因素是,作为一家单独上市的公司,药明合联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根据其上市招股书引用的数据,药明合联是中国ADC外包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市场份额为69.5%,也是全球第二大ADC外包公司,市场份额为9.8%。相关预测显示,全球ADC外包行业将以2022-2030+3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具体而言,截至今年5月底,药明合联的积压资金为3.73亿美元,约合27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其两年半的收入,其2022财年的收入为9.9亿元人民币。

在拟议分拆之后,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药明合联应该更有能力筹集资金,为其未来的增长计划提供资金。药明合联的成功将继续使药明生物受益,因为药明生物希望能够在IPO后继续巩固其财务状况。药明生物的目标是在分拆后保留药明合联50%以上的股权,这样药明合联就可以继续作为其子公司。

药明合联从药明生物分拆出来的另一个关键积极因素是潜在的估值重新评级效应。

考虑到药明生物2023-2027财年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以人民币计算)为+25%,市场目前对药明生物未来12个月的企业价值与收入比的预期共识为7.9倍。

如上所述,预计2022-2030年全球ADC外包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0%,这可以被视为药明合联未来收入增长的潜力。在20237月的药明生物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该公司表示药明合联是其“增长最快的业务部门”,因为ADC的外包率相对较高,为70%,而其他生物制剂的平均外包率约为30%

因此,可以假设,由于药明合联的增长前景极好,该公司可能会以高于其母公司药明生物的远期企业价值收入比进行交易。如果市场确实赋予药明合联比其母公司更高的估值倍数,这应该有助于推动对药明生物的重新评级。

简而言之,计划中的分拆可能会提升药明生物的增长前景,并扩大该公司的估值倍数。

新项目数量

6月底,药明生物举办了2023年的投资者日,该公司披露的信息中有一些不利的因素。

药明生物的新项目数量从2022年上半年的59个大幅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的25个。在今年上半年的25个新项目中,17个是新的临床前项目,与该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的54个新临床前项目相比,数量较少。

在此前文章中,我曾表示药明生物可能面临的艰难融资环境,这或将导致该公司生物制品的销售额低于预期。而药明生物在投资者日披露的新项目数量低于预期,这表明该公司未来的销售额很有可能低于市场预期。

结论

在分析了药明生物拟议的分拆交易后,我将药明生物的评级从“卖出”上调至“持有”。虽然我对药明生物计划的分拆持乐观态度,但考虑到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新项目数量的下降,我仍然对该公司短期内的营收增长前景感到担忧。因此,我认为持有是较为合理的评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