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美消费者信心超预期攀升,加息接近尾声,7月或迎最后一加?

2023-07-25 09:03

随着美联储7月25-26日为期两天的政策会议临近,原本对加息争论不断的市场本次却似乎达成了一致,均认为美联储将会在7月26日的议息会议后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25%-5.50%的区间。

与此同时,作为衡量通胀情况的重要指标,6月CPI和PPI数据的超预期回落提振消费者信心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为7月末的加息将是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中的最后一次。在上述预判下,短期内美元指数、美债价格及美债收益率均出现波动。

消费者信心攀升,美元一度重返100关口

上周五,美国7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上升至72.6,大幅高于预期65.5和前值64.4,创2021年9月以来新高。其中,分项指数均超预期上行,现状指数初值77.5,高于预期70.5和前值69;预期指数初值69.4,高于预期62和前值61.5。

消费者信心的攀升源于美国通胀的放缓以及劳动力市场强劲的表现。同样在上周,美国公布了6月CPI和PPI数据,超预期降温的通胀数据提振了消费者信心也让公众松了一口气。

据公布的数据,美国6月CPI同比涨3%,创下2021年3月来最低,核心CPI同比涨4.8%,创下2021年10月来最低。美国6月PPI也超预期降温至0.1%,创2020年8月来新低,核心PPI同比涨2.4%,创2021年2月来最低。

初请失业金人数则是反映其国内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之一。初请失业金人数的增加反映了被解雇的人数增加或寻找新工作的难度有所增大。反之,则表明劳动力市场改善,经济增长的前景乐观,美国政府的财政压力也将随之减小。

7月13日,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7月8日当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3.7万人,低于预期的25万人。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针对该项数据表示,劳动力市场降温在帮助美国通胀放缓方面正发挥着关键作用。她还称,“劳动力市场正在降温,而且并未带来任何真正的麻烦”。

通胀数据放缓提振了消费者信心,增强了美国经济可实现“软着陆”的预期,也导致了美元及美债收益率的变动。

要知道的是,6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下行,进入7月,美元指数更是连跌6日跌破了100的关口。上周五消费者信心公布后,美元指数一度逆转下跌趋势并重上100。不过拉长时间来看,美元指数仍呈现下跌趋势,而这主要由于市场对于美联储会在7月加息后结束加息周期的预期而造成的美元多头平仓潮。

美债收益率同样在美国消费者信心公布后出现小幅的上升。上周五,连日下降的美债收益率震荡回升,对利率前景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盘中升超10个基点,呈V形反弹。

加息预期下,美债收益率倒挂加深

值得一提的是,在央行上调政策利率的过程中,债券市场会出现短期收益率和长期收益率曲线的倒挂,该现象往往被视为经济衰退的征兆。

实际上,自2022年7月6日以来,美债2年期与10年期收益率曲线就已持续倒挂,至今持续了一年。截至7月3日收盘,2年期美债收益率为4.94%,10年期为3.86%,二者利差达到108个基点,创下42年来最深倒挂幅度。

倒挂的加深与市场对于美联储进一步加息预期的增强有关。

自2022年3月进入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加息10次,累计加息幅度达500个基点,当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为5%至5.25%。

美联储7月加息25个点或被看作是“板上钉钉”。芝商所(CME)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预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美联储7月26日会议保持5%至5.25%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的概率为2.7%,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7.3%。

据了解,FedWatch工具推出已有大约10年,其利用联邦基金期货价格,显示FOMC会议利率结果的当前和历史概率。芝商所推出该工具旨在让市场参与者更易获取期货价格,并提高期货价格的透明度。

日前,美债收益率在短暂回升后又有所下跌。以7月19日为例,美国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跌3.90个基点,报3.7463%;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0.41个基点,报4.7618%。3年期、5年期、7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分别跌0.86个基点、2.99个基点、3.64个基点。

面对美债收益率涨跌不定的走势,投资者可选择芝商所微型国债收益率期货合约进行投资并作风险部署。

微型国债收益率期货以收益率为基准,这样的合约设计使交易更简易,而且可以配合各类交易与风险管理策略,包括:获取新发行的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敞口;更精确地对冲美国国债拍卖风险;执行中性收益率曲线的DV01价差交易策略;通过期转现(EFP)方式交易期货与现货价差等。

美联储加息或接近尾声?

在美国通胀放缓、劳动力市场强劲以及消费者信心的攀升等因素影响下,外界对于美联储本轮加息是否接近尾声的讨论甚嚣尘上。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郭迎锋表示,美债收益率倒挂现象预示着此轮美联储的加息步入尾声。其称,利率收益率倒挂现象是美联储加息的中间结果,属于货币政策的一部分,而历史数据表明,美债长短期的收益率倒挂一般发生在加息周期的后期。

部分经济学家也认为7月加息后本轮的紧缩周期将结束。有调查显示,106位受访经济学家一致预测,美联储7月26日将升息25个基点至5.25%-5.5%。其中,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将是当前紧缩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

事实上,外界出现鸽派论调的一部分原因在于美国当前的整体通胀率已经呈现下降趋势,之前紧缩的政策使得经济压力增大,制造业等复苏疲软等,紧缩政策的滞后效应开始显现。

“我们目前的政策显然处于限制性区域,我们继续看到经济正在放缓的迹象,限制性措施正在发挥作用。”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表示,在美联储不进一步提高利率的情况下通胀率能够回到2%的目标。

不过,由于核心通胀指标仍处于相对高位,部分美联储官员依旧鹰派十足并认为还需要继续加息。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在劳动力市场强劲的情况下,今年可能需要再加息两次以降低过高的通胀。在遏制通胀方面,做的太少要比做的太多风险更大。

当地时间7月13日,美联储理事沃勒也称,仅靠一次通胀数据并不能判断通胀已经形成了持续放缓的趋势,再来两次好的CPI数据或许表明可以停止加息,目前支持美联储今年再加息两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