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三季度或迎“补库预期”阶段 机构预测将迎上涨

2023-07-18 15:10

伴随着港股市场逐步反弹,华泰证券今日指出港股或迎阶段性配置窗口期,关注港股互联网投资机会。

根据华泰证券的研报,港股2023第三季度有望进入“补库预期”阶段,港股主要的赚钱效应集中在主动补库阶段(历史上涨概率100%)。

PPI拐点将近或支持港股收益

华泰参考本轮PPI见底时间、历次去库时长&周期底部合理库存水位,港股3Q23有望进入“补库预期”交易。近期数据也指引近月处在短周期探底位:以M1-M2剪刀差作为资金活化指标,历史经验来看领先PPI约6个月;全球经验来看美元指数作为新兴市场金融条件,其同比变化(逆序)领先新兴市场制造(如中国PPI)和出口(韩国出口等)约9个月。

image

对于上文提及的库存周期,目前分为被动去库存、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这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经济的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华泰证券通过复牌本世纪6次库存周期,港股在主动补库阶段实现了100%的上涨概率,在其他阶段则并不强势。进一步对港股二级行业进行复盘,筛选出绝对上涨概率和胜率(相对恒生指数)皆优异(100%)的行业,结果为:汽车、软件与服务、制药和消费者服务,行业集中在TMT和大消费类。

image

财报与景气:指向TMT与大消费

华泰证券通过历史数据和Factset一致盈利预期构建港股财务数据库,大类板块来看,23H1可选消费与TMT的基本面改善幅度或较大,23H2必需消费有望接力TMT,而上游资源与中游材料或进一步走弱。

image

从景气时钟来看,港股景气“筑底位”、“爬坡位”进一步聚集至大消费、TMT。

互联网:5月电商零售额同比回升,电商物流指数、跨境电商出口也在继续改善;5月游戏配件销售额持续上行,6月游戏版号发行也处于高位。

餐饮:4月中国酒店RevPAR持续改善,5月餐饮收入也保持同比高增长。

image

多重部利好提振市场

华泰证券指出,6月美国CPI与美非农不及预期皆指向短期通胀或将降温。同时近期中美关系逐渐缓和或亦提振港股风险偏好。近日,随布林肯与耶伦访华落地,中美关系边际有所好转。该券商还指出,考虑明年即将面临美国大选,外围环境或难以边际再度恶化。

image

华泰证券指出,本轮人民币汇率向下波动可能已经开始接近尾声,或利于港股风险偏好。5月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和一篮子有所波动,市场关注度提升。近期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受外因和内因双重推动,全球货币政策周期分化是重要因素之一。就目前看,本轮人民币汇率向下波动可能已经开始接近尾声。

汇率波动是反映和调节经济基本面的价格工具之一,其波动有为经济周期“减震”的作用。

港股估值具备性价比

中美科技股剪刀差预示港股性价比

以恒生科技和纳斯达克指数为代表,21年之前中美科技股走势趋同,21年以来两者“身位差”持续拉大。21年,随着平台经济监管趋严、中美竞争关系(包括中概股退市风险)趋强,恒生科技相对纳斯达克预测EPS、预测PE迎来“双杀”;但去年国内政策支持平台经济后,港股互联网游戏、电商景气回升,恒生科技相对纳斯达克预测EPS今年2月底部反转,但相对纳斯达克预测PE下行幅度更大,导致相对股价继续跑输,风险溢价是拖累恒生科技表现的主要因素。

image

市场对中美科技股风险偏好的差异或来自于三点,外部环境、产业周期、平台政策。

外部环境:港股“中国资产+海外资本”的特点使其对于全球宏观波动性更加敏感,中美关系等地缘政治因素对恒生科技风险溢价存在显著影响,15年以来纳指相对恒生科技股价与经济政治不确定性指数基本同向变动。

产业周期:今年以来纳指的强势表现由AI产业周期驱动,近期创新高个股(剔除金融、公用)主要是电子、软件行业龙头,相对恒生科技权重互联网板块产业逻辑和AI竞争力更强。

此外,与全球主要新兴市场国家权益市场相比,港股也展现出一定性价比。以MSCI中国和MSCI新兴市场刻画中国 vs 非中新兴市场相对表现,近期中国资产表现逊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当前MSCI中国/MSCI新兴市场比值位于2013年以来约11.5%分位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