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3%!美国CPI数据提振市场,美联储7月后再加息预期降温

2023-07-12 21:19

美国周三公布6月未季调CPI数据。

美国6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3.0%,为2021年3月以来最小增幅。6月季调后CPI月率 0.2%,预期0.30%,前值0.10%。消费者暂时摆脱了物价上涨的影响。美国6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录得4.8%,为2021年11月以来新低。

此前市场预期6月份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预计将上涨3.1%,高于去年同期9.1%的40年来最高点和5月份4%的涨幅,但预计6月核心CPI将同比上涨5%,仍是美联储目标的两倍多。

数据公布后,美股期货直线上扬,纳指期货上涨0.9%。美债方面,2年收益率下跌13基点至4.755%。美元指数下跌0.5%至101.18。虽然本次通胀数据或不会改变美联储7月加息的可能性,但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些未来加息压力,并使长期利率预期略微下降。

 非美货币短线集体拉升,英镑兑美元GBP/USD短线拉升近50点,欧元兑美元EUR/USD短线拉升近40点,美元兑日元USD/JPY短线下挫近50点,现分别报1.2954,1.1058,139.95。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复7.18关口,日内涨逾300个基点。

现货黄金站上1950美元关口,为6月20日以来首次,数据公布后累涨15美元,日内涨0.88%。

quality,q_80

通胀降至两年来最低,华尔街:仍高于美联储目标

华尔街点评本次CPI数据称,美国6月通货膨胀率降至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美联储在抑制物价压力方面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季调后CPI月率上涨了0.2%。扣除食品和能源后的6月核心CPI月率上涨0.2%。6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也是经济学家认为是潜在通胀的更好指标,上涨了4.8%,这是自2021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仍远高于美联储的目标。

具体来看,6月通胀上升的行业包括住房、汽车保险、服装、娱乐和个人护理。6月份机票和二手车价格环比分别下跌了8.1%和0.5%。

新冠疫情早期,由于供应链中断以及航空公司的燃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项目的价格急剧上升。这些因素此前被认为是通胀保持顽固的根本原因之一。美联储正密切关注核心价格,它认为核心价格是未来通胀走势的关键指标。

B. Riley财富管理的首席市场策略分析师Art Hogan称,美国6月CPI整体和核心数据都低于预期,市场对该报告的反应都是积极的。它的政策含义很明显,美联储正处于或接近本轮加息周期的尾声。即使他们在本月底加息,那也可能是最后一次。显然,通胀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表明他们在遏制通胀的战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嘉信理财英国总经理Richard Flynn表示,通胀下降可能会提振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不过仍需密切关注通胀变化的步伐。虽然通胀率正在逐渐下降,但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总体个人消费支出(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已从峰值水平大幅下降,但在机票等服务方面的强劲消费支出缓和了抑制价格上涨的努力。总体而言,通胀料仍将保持粘性。

美联储巴尔金表示,劳动力市场仍然如此强劲,通胀能否稳定仍然存在疑问。如果未来的数据没有证实通胀将回到目标水平,我将会愿意采取更多的政策措施。

通胀趋软,美联储7月之后再加息的概率大幅降低

对于加息预期,华尔街机构表示,低于预期的核心和整体CPI数据可能不会改变美联储7月份的加息政策,但考虑到目前的价格趋势,第二次加息确实存在疑问。

市场普遍预计7月FOMC会议将再次加息,但数据可能会对9月的会议产生影响,这取决于下个月的劳动力和通胀数据。

美国国债市场的本能反应似乎是恰当的。正如我们所提到的,收益率曲线的腹部(3年期和5年期)应该是枢轴点,随着市场定价美联储将加息一次后暂停,3年期和5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表现可能更佳。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掉期交易显示,美联储本月加息25个基点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将本周期联邦基金利率峰值预期下调至略低于5.4%,意味着,市场交易员现在认为,在本月预期的一次加息之后,美联储再次加息的可能性远低于50%。目前到9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8.9%,累计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0.3%,累计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0.8%。

部分内容整合自金十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