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沙俄减产、全球高温......本周大宗商品市场哪些大事值得关注?

2023-07-10 18:25

随着供应收紧,原油市场重新出现了走强的迹象,与此同时,全球各地创纪录的高温正影响着从作物、能源价格到水资源供应等方方面面。那么,在这种背景下,本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有哪些重要数据和消息值得投资者关注呢?

原油

在欧佩克+主要成员沙特和俄罗斯承诺减产至8月后,交易员将在本周关注是否有买家抢购石油的迹象。

最近几个交易日,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的短期价差都大幅上涨,甚至转为看涨的现货溢价走势。而随着沙特提高其石油价格,这将提振与这两个基准挂钩的石油需求。

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这些原油期货合约的时间价差趋势很可能会持续下去。

本周原油市场需要关注的其他事件包括: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IEA)将于周四发布的月度报告。

农业

在美国农业部上个月发布的一份意外的种植面积报告之后,目前交易员普遍认为大豆和玉米的价差将出现更大波动。

报告显示,大豆种植面积创2020年以来最少,而玉米则创2013年以来最多,再加上对产量的不确定性,导致两种期货价格之间的差距扩大。美国的不稳定天气和允许乌克兰从黑海港口安全运输粮食的协议的持续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价格进一步不稳定。

美国农业部将于周三发布的《世界农产品供需评估报告》将为产量预测提供更多见解,并可能提供作物产量的最新数据。

 

 

运输

随着俄罗斯原油需求的下降,被称为阿芙拉型油轮的小型油轮与超大型油轮之间的溢价有所收窄。

据了解,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后,运载俄罗斯石油的 “黑暗舰队”中阿芙拉型油轮数量比超大型油轮多,这使得可供世界其他地区使用的此类油轮减少,并推高了运费。

但如今,沙特和俄罗斯都承诺将减产至8月,这导致溢价有所收窄。波罗的海交易所的数据显示,阿芙拉型油轮的定期租船费率比超大型油轮高出约10500美元/天,低于去年4月创下的9.6万美元/天的记录。

 

 

气候

入夏以来,全球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全球平均气温创下历史新高,持续威胁着脆弱的生态系统。上周,全球平均气温首次达到17摄氏度(63华氏度)。

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气候变化是这种天气趋势的一个主要因素,这可能会影响从天然气价格到食糖的所有方面。并且,由于干旱状况持续,以及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不确定性,整个北半球夏季的制冷需求将会增加。

 

image.png

 

液化天然气

2023年上半年,美国和墨西哥项目开发商的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增加到每年近1600万吨。相比之下,2022年同期为每年2570万吨。

今年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与来自中国、日本或韩国的买家签订的。液化天然气开发商NextDecade(NEXT.US)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对其格兰德河液化天然气出口项目做出最终投资决定,该项目将启动得克萨斯州南部工厂的建设,预计将于2027年开始生产。

另外,供应商、高管和投资者将于本周在温哥华召开为期四天的2023年液化天然气会议,讨论行业状况、能源安全、交易和供应链风险等问题。

 

image.pn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