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政策预期再强化!自动驾驶商业化驶入“快车道”,汽车股迎布局良机?

2023-06-26 15:24

今日,港A两市汽车股集体活跃,港股市场中,东风集团股份涨超7%,华晨中国涨超6%,五菱汽车、雅迪控股涨逾2%。

来源:华盛证券

行业消息面上,乘联会预计,6月新能源车零售67万辆左右,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26.0%,渗透率约36.6%。

此外,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公告提出,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个股消息面上,6月21日,长安汽车宣布推出智能手表钥匙,该产品支持智能控车、运动健身、健康管理等功能,多应用功能可快速无缝切换。长安汽车近日还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将加快推进新能源板块发展,今年将陆续上市深蓝S7、C236、阿维塔E12等全新新能源产品;下半年公司还将陆续推出P13架构车型。

自动驾驶加速落地

除了上述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外,还值得关注的是,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支持有条件的自动驾驶(L3级及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

而近期小鹏、华为、蔚来、理想、长城等车企NOA方案密集发布,使得L3渐行渐近。

此前,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的AITO问界M5智驾版在上海车展前正式宣告上市。新车由赛力斯汽车与华为联合设计,是首个同时搭载HUAWEI ADS 2.0⾼阶智能驾驶系统与鸿蒙智能座舱3.0的车型,被官方形容为“无限接近L3智能驾驶体验”。

6月15日,小鹏汽车宣布城市NGP在北京正式开放,成为行业内首个在北京城区内开放的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当前主要适用于北京各环线及主要快速路。目前,该功能已面向公测用户开放,并将很快随Xmart OS 4.3.0版本向G9、P7i的Max版用户推送。

6月17日,理想汽车在家庭科技日活动上重点介绍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突破。在智能驾驶方面,无图城市NOA发布,23H2开放通勤NOA功能,产品将于6月开启北京和上海的城市内测,下半年还将开放更多城市NOA以及区域通勤NOA功能。

中信证券认为,上述政策将推动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有望加速相关技术在量产车型中的落地应用。随着国家与地方层面自动驾驶行业法规逐步完善,智能车产业链各环节公司将加快辅助驾驶技术研发和产品投放,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

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近期利好政策频频出台。

6月8日,商务部发布通知,统筹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活动时间为2023年6月至12月。

6月16日,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正式启动,政策“护航”基础设施“铺路”,将从6月持续至12月,覆盖30余家企业69款车型。

另外,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

而继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再度延续。对此,乘联会认为,由于是新能源车购税两免两减,因此中间有一定的政策稳定性,长期利好新能源车,应该能达到峰值接近2000亿的年度免税规模,力度超强的免税力度体现了超预期的国家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在大力推出补贴优惠,深圳、沈阳、杭州、济南、南京、武汉等多地开始发放新一轮购车补贴,以及在车企官降、限时优惠层出不穷的背景下,汽车消费市场也逐渐企稳回升。

对此,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6月以来,国常会提出延续、优化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商务部明确汽车节及新能源车消费季活动,鼓励出台针对性激励政策及信贷政策、新能源下乡政策落地。该行认为,汽车促消费相关政策落地,将促进车市消费潜力平稳释放,并加速自主新能源车在下沉市场渗透,继续抢占合资燃油市场。

民生证券表示,基于复苏期确认带来的板块估值修复为主要特征的配置机会,当前时点全面看多整车估值修复。供给端,ET5旅行版和G6上市开启预售,各品牌主流价格区间重磅新车密集落地。后续伴随国六B法规平稳切换,行业价格体系逐步平稳,供给和政策端刺激落地,终端消费有望持续改善,行业或将进入数据加速改善的“蜜月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