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3-06-21 20:45
6月21日,在CRO板块整体走弱的拖累下,昨日暴跌17%的药明生物今日再度震荡走低,截至收盘,药明生物 $02269.HK 跌逾2%。
港股板块其他个股同样走弱明显,药明康德、康龙化成跌超8%,泰格医药、凯莱英跌超6%,昭衍新药跌超3%。
A股方面,截至收盘,康龙化成大跌超11%,股价创出3年以来新低,药明康德跌超8%,美迪西、泰格医药、昭衍新药、凯莱英等跌幅靠前。
消息面上,20日正值药明生物2023年度投资者开放日,会上管理层表示,由于去年上半年基数较高,加上经过三年的高速发展需暂停维护,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增长将放缓。
与此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海外CRO竞争加剧更是让市场对药明生物的增长后劲产生疑虑,并进一步放大悲观情绪。
新增项目断崖式下跌
药明生物两日暴跌20%,个股及板块连续的跳水和其20日投资者开放日透露的信息无不相关。
20日,药明生物在会议上披露,2023年上半年营收预计同比增长超10%,全年同比增长保持原来预期的30%,其中扣除新冠项目收入同比增长60%+。这个数据还算过得去,药明生物CEO陈智胜解释称,2022年财务表现优异、基数较高,导致2023年上半年营收和利润增速有所放缓,消化新冠收入的影响大概需要6个月时间,预计下半年业绩将加速。
其投资者开放日透露出来的一组数据挑动了市场的情绪。截至2023年5月31日,药明生物共有项目613个,2023年前五个月新增25个综合项目,要知道三个月前药明生物给出的全年预期是120个。而2022年前四个月新增47个项目,同比明显腰斩。新签订项目数量在2020- 2022年分别为103个、156个、120个。
新签订项目数量和金额是衡量CRO/CDMO企业增长预期的核心指标,药明生物半年时间才拿下25个项目,照此颓势发展,完成业绩就很悬了。
此外,就在6月初,三星拿下辉瑞生物类似药代工生产大单,价值4亿美元。这件事引发激烈讨论。
彼时有一篇文章被疯狂转发,里面谈到,在生物制药领域,欧美企业始终是行业更有话语权的一方,它们的选择会对全球创新药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这一次辉瑞没有选择药明生物,而是选择了三星生物,业务实力可能并非主要考虑的因素,分明还有特殊的含义:美国大型药企,正在绕开中国CRO。但这个消息没有整体性的数据,尚无法求证。
产能过剩,行业还在卷
即使在全球产能过剩背景下,行业正在变卷。
最新消息显示,三星生物计划注资1万亿韩元(7.622亿美元)在韩国建设其第五家工厂。一旦第五家工厂全面投产,三星生物的总制造能力将达到每年近80万升。对此,市场也有担忧认为全球产能或有阶段性过剩之虞。
而基于对未来的乐观预期,药明生物还在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后续将在欧洲、美国、新加坡累计投资30亿美元建厂,预计到2026年,公司的产能将达到58万升,这些新增产能大多布局在国外。
同时,传统的CXO,比如凯莱英等正在全面扩张产能,而非科班生的原料药、创新药也在涌入这个赛道。
行业变卷,头部企业利润、份额正在被压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