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被英伟达反超之后,“不服”的英特尔开始发力

2023-06-19 21:30

最近,人工智能的火爆传遍了大街小巷,分析师和投资者们对科技股更是兴奋不已。吃到“红利”的AI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和AMD市值暴涨,一夜之间占据了各大新闻头条。

另一家老牌计算机厂商——英特尔也开始发力。

上周,英特尔宣布在波兰建立一个价值46亿美元的半导体组装和测试工厂;周五,英特尔股价创下了14年来最佳单周表现,上涨16.1%,带动分析师和投资者进一步看多科技股。

周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英特尔公司计划在以色列城市Kiryat Gat斥资250亿美元,建造一个“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先进芯片制造厂。根据以色列财政部的一份声明,该芯片制造厂计划于2027年开业。

英特尔发言人证实公司的确“打算扩大在以色列的制造能力”,以支持首席执行官基辛格提出的“IDM 2.0”战略

在多重利好消息刺激下,摩根士丹利分析师Joseph Moore将英特尔的目标价从31美元上调至38美元。

回顾英特尔这一路

英特尔这十几年的发展之路可谓是群狼环伺

早在2009年,英特尔就达到了1,090亿美元的市值,当时的第二大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市值为780亿美元,而台积电以520亿美元位列第三。在那时,英伟达估值仅为67亿美元,AMD也只是一家价值28亿美元的公司。

转眼到了2020年初,台积电已经以3030亿美元的市值把英特尔甩在了身后,英特尔2610亿美元位居第二,而此时的英伟达也已加速追了上来,以1450亿美元紧随其后。

2020年中,英特尔宣布延迟发布下一代芯片,随后英伟达市值反超英特尔。而现在,英伟达颇有后来者居上的意味,最近成为第一个加入万亿市值俱乐部的芯片制造商

但随着英特尔新任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大刀阔斧地改革公司业务发展,推出“IDM 2.0”战略,并计划打造一个以美国和欧洲为基础核心的制造网络,减弱整个产业链对于亚洲的依赖,英特尔的未来似乎又出现了新的生机

前路未必一帆风顺

不过,想要在AI领域拔得头筹并没有那么简单。就如Moore提醒道的:“英特尔确实有发展AI芯片的机会,但由于其传统服务器业务占比颇大,业务侧重点转移意味着更大的支出。要带动AI业务增长,英特尔首先需要在数据中心和CPU业务等方面扭亏为盈。”

此前的疫情期间,英特尔芯片最初十分短缺,但大约一年前又出现了供应过剩,导致数据中心和CPU业务陷入亏损

就投资方面,Moore说,短期内他看好英特尔几年前收购的Habana实验室,明年可能会给英特尔带来芯片方面的实质性收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