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宁王之辩”吵翻了!国内电新分析师回怼大摩:仍是大周期,感谢给机会捡钱

2023-06-07 19:47

今日,由于摩根士丹利(大摩)发布研报看空宁德时代,公司股价跳水跌近7%,后有所反弹,截至收盘,跌5.46%,报207.03元/股,总市值9114亿元。

宁德时代作为国内新能源行业的龙头,发展前景一直被看好,虽然当前由于市场主线不在于此,但此次大摩的唱空报告引发股价巨大波动后,国内多位券商分析师也公开发声,力挺宁德时代。

大摩看空


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一份长达50页研报唱空宁德时代,报告称,电池材料公司的利润率逆风大部分已被股价反应,但宁德时代可能在市场份额和利润率方面面临的风险在增加,将公司评级从同等权重下调至低配。

摩根士丹利预计,宁德时代今年的市场份额将从55%降至47%,而长期的市场份额从45%降至40%。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截至今年4月,宁德时代在国内市场的份额降至46%,在除比亚迪外的国内市场份额收缩至59%。

分析师Jack Lu等预计,短期电池产能依然过剩,使得价格战不可避免,今年下半年二线电池制造商可能会采用更加激进的价格战略以获得市场份额,将宁德时代目标价下调约16%至180元。

值得一提的是,摩根士丹利唱空的时间点很微妙,因为就在两天前,市场曾有传闻称,宁德时代不供应北美特斯拉,后被辟谣不属实。

此传闻的起因在于,特斯拉官网显示,每辆新Model3在美国都有资格获得7500美元的税收减免,因此就有市场观点认为,特斯拉Model3车型获得了全额补贴,其“电池组件”和“关键原材料”需要符合了美国《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RA)》生产规定,进而认定为特斯拉Model 3在北美市场将不再使用宁德时代的电池。

国内分析师纷纷回怼


对于大摩看空给宁德时代股价带来的巨大波动,多家券商发文反驳。

东吴证券电新首席曾朵红表示,今日宁德时代大跌,主要系摩根士丹利下调目标价至180元,认为电池产能过剩,电池厂有价格战的风险,今年出货预测仅320GWh,盈利预测仅有324亿元,我们认为大摩盈利预测明显偏低,维持464亿元盈利预期。

针对北美市场问题,曾朵红称,市场担心大摩调低目标价反应了宁德在北美供应受限,但报告仅提及产能过剩,且IRA法案6月5日细则明确,特斯拉可在一段时间内对同一车型以平均的合格电池组件比例进行本土化比例计算,若电芯50%+由松下供应,其余由宁德出口配套,或宁德出口电芯,在美国生产PA­CK,只要该时间段内Mo­d­el 3平均本土化率满足50%,则该车型所有销量均可享受7500美金补贴。

针对市场份额问题,曾朵红称,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技术合作模式顺利推进。目前宁德时代在美国市场份额10%左右,预计后续有望提升至20%以上,叠加欧洲30-40%,中国40-45%,全球份额仍可维持35%以上。

东吴证券还认为,宁德时代盈利水平稳定、全年业绩确定性强。公司价格联动机制持续履行,碳酸锂及中游材料价格顺利向下传导,一季度价格已有充分体现。二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回升,盈利水平预计稳中有升,后续随着超级拉线投产、一体化布局逐步完善,三、四季度的毛利率有望进一步回升,全年电池业务净利可维持0.08元/wh+,公司总口径单位净利维持0.1元/wh+。

东吴证券预计,宁德时代2023-2025年利润为464/632/855亿,同增51%/36%/35%,对应20x/14x/11x,给于2023年35x,目标价370元,并给予“买入”评级。

天风证券也对大摩的看空逻辑进行了反驳。天风电新首席分析师孙潇雅指出,大摩看空宁德时代在2020年、2021年已经上演过。

针对市场份额数据下滑,孙潇雅认为,国内份额的下滑不是竞争力的变化,而是下游终端车企的变化。月度装机占比的变化系某个月广汽(宁德份额低)卖得好或者特斯拉卖得好(宁德份额高)的动态变化,追求月度市占率只上不下没有意义。

孙潇雅直言,现下思考的仍是大周期,宁德市占率是不是还有空间?中国权重不大了,欧洲的所向披靡和美国的生死未卜?其实欧洲向上的大周期已经给了接力棒,也感谢美国的未卜才让很多人有机会“捡钱”。接下来和福特的落地最值得期待。

针对二线厂商带来的竞争压力,孙潇雅表示,电池的本质是物理性能和电化学体系的结合所以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制造业里连电池都觉得没壁垒确实可以不看了。

孙潇雅还透露,宁德第一轮和二线拉开差距是物理体系迭代,无模组化开启了一个时代。客观说,去年是技术进步放缓的一年,但进入2023年后,化学体系的进步(典型PET等迎来新周期),物理体系(超级拉线等),甚至我们近期和骄成、日联沟通的设备细节变动/新技术,都从侧面彰显了龙头的技术实力,最终的结论是二轮差距扩张到来。

天风证券预计,宁德时代今年、明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60、620亿元,对应当前估值20X、15X。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