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参透甲骨文中的“中国式浪漫”

2023-06-07 05:46

    杨小玉在给参观者介绍商晚期卜甲。受访者供图     杨小玉在给参观者介绍商晚期卜甲。受访者供图

http://vod.cyol.com/vod/data/video/202306/06/d7f97033-3d47-485c-9c7a-aa2c2bf3894a/transcode_965e9e71-84ce-960e-7887-dcb48acd.mp4/av-g.m3u8

    “我觉得好神奇!几千年前的甲骨文字虽然与现代汉字有着差别,但有些我依然能看得懂,甚至还能念出来。”在被誉为“文字之家”的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名参观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在这间博物馆里,杨小玉的工作是带领观众站在“时光的纵轴”上,以不同时代的文字为坐标,向前看,回顾我们从何而来;向后看,洞察我们将去往何处。“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就像读千百年前的古诗,我们能感同身受一样。几千年文化沉淀下的文字是独属于我们的‘中国式浪漫’。这说明我们的文化始终在传承,即使千百年过去,我们的精神内核没有变。”她说。

让文物会说话,让文化会说话

    杨小玉,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也是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者。在器物中遇见文明,在知识中窥见未知,在博物馆里,她带领观众领略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改变普通人对于这种古老神秘的文字枯燥难懂的刻板印象。

    中国文字博物馆坐落在河南安阳,这里是甲骨文的故乡。游客从世界各地涌向安阳,如何把千年前的文字给普通人讲明白,让人听得懂、听得进,不是件容易的事。作为一名讲述者,想在人前侃侃而谈,必须得在背后下足功夫。杨小玉还记得开馆前夕背诵十万字讲解词的那段时光,“我们一边在展厅里准备讲解词考核,一边还要准备开馆相关的工作,每天忙得昏天黑地”。

    如今,随着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不断扩建,每位讲解员的讲解词储备达到三四十万字之多。没有对文物信息的了然于胸,没有拓展知识范围的渴望,就无法在讲解时信手拈来。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体验,杨小玉每次都尽力去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将晦涩难懂的史书资料、学者著作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虽然每次新展览开始前准备讲解词的日子就像回到了高考前,但与文字的感情在她心中深深积淀,传统文化带来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有了汉字,文化得以传承,人心得以凝聚

    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些文字有的显出古拙之态、有的带有粗犷之气,瞬间将人拉入时光的深处。这些文字既是对历史长河的回顾,又是民族精神的延续。在杨小玉看来,在文字的连接下,无论身处何方,华夏儿女始终同根同源。有这样几次讲解经历对杨小玉触动很大。

    一次,杨小玉接待一批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参观者。杨小玉细致讲解了“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不断演变的过程。参观结束后,一个台湾同胞这样告诉杨小玉:“鲜少有年轻人知道繁体字是怎样演化而来的。今天来到博物馆参观,我才知道原来文字的根在这里,文化的根脉在这里。”

    “无论是书法篆刻还是诗歌音乐,基底都是文字。通过文字的连接,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不断建立。”参观者的一句话,让杨小玉豁然开朗,“躺”在博物馆里的文字在用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故事,博物馆讲解员正是在历史与现代之间架起桥梁的人,架起古今对话的通道,帮助观众提供思考的方向。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民族文字大家庭》万花筒互动展项总是吸引不少少数民族参观者驻足观赏。展项参考万花筒原理,借助视频液晶显示器作为万花筒基本视频信息的来源,展示了各民族的绚丽多彩,充分表达了“56个民族是一家”这一主题。杨小玉还记得一个少数民族参观者说:“原来,汉字在维护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稳定过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有了汉字,文化得以传承,人心得以凝聚。”杨小玉希望传达给观众,文字不仅是传达信息、传情表意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其在文化发展中的价值。“顺着文字的线索不断向前溯源,会发现其实很早以前,天下一体的概念已深植在中国人心里了。”杨小玉说。

进乡村进课堂,让每个人成为文字文化的自觉传承者

    对于观众来说,参观最大的收获莫过于了解文物背后承载的知识。2015年,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首次把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放在了博物馆功能的首位。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学校,专业知识、研究新成果正在不断完成从专业小众向普通大众的传播。如何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杨小玉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讲故事的人,面对青少年,她总是不断探索内容的创新叙事形式,为“讲解”赋能。

    “一撇一捺,象征着人的两条腿,顶天立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人’的甲骨文,是一个弯腰侧立的人形,展现了人劳动时的姿态。同时,中国是礼仪之邦,弯腰的形态恰恰展现了一个人谦卑有礼。”2012年的国庆小长假,一个从山东济南来参观博物馆的8岁小朋友特意找到杨小玉,原来小朋友曾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过杨小玉的报道,对她当时讲解的中国文字发展史十分感兴趣。在博物馆里,杨小玉细致地给小朋友讲解了甲骨文的知识。

    “从甲骨文‘人’字,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美德。‘弯腰劳作真勤恳,见面躬身行个礼,中华美德四海亲。’”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瞬间拉近了孩子们与文物的距离,探索甲骨文的同时,中华美德内化在孩子们心中。

    杨小玉认识到,“面对青少年观众,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将中国优秀的文字文化传承下去,让每个人成为文字文化的自觉传承者。”于是,她开始和同事结合博物馆的职能和讲解经验,把文字文化研究、甲骨文研究等方面专业的学术内容,转化成易于青少年接受的课程,在每个周末和节假日为青少年带来“汉字知识课”。杨小玉着眼于单个字深入研究,将甲骨文与中华礼仪相结合,几年来共研发了160多个汉字主题教育项目,举办汉字教育活动1200余场,5万余个家庭参与活动,让甲骨文“活起来”,成为她和团队成员的共同信念。在团队的努力下,中国文字博物馆被评为全国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随着甲骨学堂的深入推进,许多乡村学校打电话来咨询,但最后都因为路程和经费等原因无法前来博物馆参观。各地博物馆之间有馆际交流,能不能借鉴这种模式,将博物馆的资源带出去,让“流动博物馆”来到偏远山区,让更多孩子了解文字知识?2019年9月中国文字博物馆正式启动“汉字精神励少年”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将丰富的甲骨文研学体验活动带到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偏远山区、革命老区等地,让更多乡村孩子受益。

    一个山里孩子的话让杨小玉至今难以忘怀,他说:“叔叔阿姨,谢谢你们。我之前从不知道文字这么伟大,我要回去告诉爷爷奶奶,还要通过视频告诉在外面打工的爸爸妈妈,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去研究文字。”

    “汉字承载的中国好故事还要讲到世界,讲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如今,杨小玉继续着她对讲故事的“极致追求”,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字的璀璨魅力,她一直在路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安俐 王文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6月07日 04 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