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亿航智能认证或已完成90%,分析师称取得适航认证后业绩将“起飞”

2023-06-05 15:09

亿航智能官方宣称,其自动驾驶飞行器在中国获得认证所需的测试已经完成了90%以上,预计将在“近期”完成剩余的测试。

亿航智能自2019年在纽约上市以来,一直以其自动驾驶飞行器(AAV)的巨大潜力吸引着投资者。现在,该公司在最新的季度业绩中暗示,该公司准备好“业绩起飞”了。

亿航智能在印尼、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多个海外市场都很活跃,在这些市场,亿航智能的小型自主驾驶飞机已经找到了客户,这些飞机用于景点旅游,也用于运送货物。但亿航智能最有前景的市场是在中国总部。过去两年,亿航智能已在中国17个城市的19个试运行地点进行了测试。

现在,亿航智能最大的催化剂来自监管机构的适航认证。亿航智能表示,目前已有100多架自动驾驶飞行器的订单来自中国客户,而这些客户的实际交付时间取决于什么时候获得认证。

该公司表示,在第一季度,EH216系列的认证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经完成了90%以上的测试。更重要的是,该公司表示 “在不久的将来获得EH216的型号合格审定”。

在其财报电话会议上,亿航智能首席运营官表示:“对于剩下的大约10%的测试,我们正处于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将在短期内尽快完成。”“在这个阶段,我们没有面临任何重大障碍,因为我们已经克服了大部分困难。我们在最后阶段的测试工作基本上只是时间问题。”

或许,由于缺乏更具体的时间表,一些希望看到更多细节的投资者感到失望。不管是什么原因,亿航智能发布财报后,其股价一度下跌了约7%

即使经历了一轮下跌之后,在这类实验性的新交通工具技术股中,亿航智能仍然是相对受投资者青睐的。该公司目前的市净率为33倍,远高于德国Lilium1.85倍。与亿航智能不同,Lilium尚未录得可观的营收。自动驾驶概念股图森未来(TuSimple)和Aurora的市净率也要低得多,分别只有0.25倍和1.06倍。

所有这些新技术都是高风险的赌注,因为这涉及复杂的监管程序。此外,亿航智能内部也有可能出现问题。最近,曾经是自动驾驶卡车领域最有前途公司之一的图森未来就陷入了困境,现金有耗尽的危险。

再来看看亿航智能,目前还没有看到该公司存在这样的内部问题,在产品开发和成本控制方面,该公司总体上看起来相当稳定、运行良好。自2019年首次公开募股(IPO)、以12.50美元的价格出售股票以来,该公司的美股ADS一直稳定在8-15美元的区间内,包括最近的收盘价一度为10.01美元。这比大多数在美上市中概股的表现要好得多,由于监管问题等因素,这些股票在此期间遭受了打击。

收入猛增

与此同时,亿航智能的业绩反映了该公司的稳定性和成本意识,因为该公司正朝着获得监管机构批准以及销售最终目标迈进。

该公司发布的季度收入为2220万元人民币(合310万美元),这是基于该季度交付的11架飞行器计算的。这一数字大约是上年同期580万元人民币收入的四倍,也比上一季度的1570万元增长了40%以上。

从这个数字中可以计算出,亿航智能飞行器的售价约为每架200万元人民币,不过,如果客户真的开始批量订购数十架自动驾驶飞行器,这个单价可能会下降一点。

假设该公司每季度能在中国销售40架左右的飞行器,那么按200万元的售价折让15%计算,亿航智能的季度收入将接近7000万元人民币。这是该公司第一季度收入的近四倍,不过,需要再一次强调的是,这一切都取决于最终获批。不过,该公司确实显示了未来销售的潜力。

在该公司的其他指标中,控制成本能力可能是最值得关注的。该公司最近一个季度的运营费用总计9150万元人民币,高于上年同期的6820万元,但低于上一季度的1.04亿元。

截至3月底,该公司拥有约2.18亿元人民币现金,其中包括第一季度获得的1000万美元投资。这一数字低于一年前的2.37亿元现金,不过亿航智能曾表示,有投资机构准备再投资1000万美元。

亿航智能本季度净亏损8700万元人民币,略高于上年同期的6880万元。该公司调整后non-GAAP亏损实际上收窄至3360万元人民币,低于上年同期的4090万元。

说到底,亿航智能相对较高的估值似乎反映了一个事实,即该公司正稳步实现其最终目标,生产具有商业可行性的自动驾驶飞行器,这些飞行器或将具有巨大的销售潜力,尤其对旅游业而言。现在,该公司只需要获批就能到达终点线,这将大幅提振该公司的股价。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