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七年磨一剑!苹果首款MR头显或将面世!机构看好新一轮产业浪潮下哪些机会?

2023-06-01 13:10

今日,混合现实板块涨幅居前,截至午盘,长盈精密涨7.88%,立讯精密涨超5%,宏景科技、智立方、杰普特等纷纷跟涨。

消息面上,苹果开发者大会WWDC将于6月5日召开,市场预期届时或公布MR新品相关信息。

苹果首款MR头显或将亮相!

昨日,苹果宣布即将到来的2023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将于北京时间6月6日(当地时间6月5日)召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开发者大会的口号——“码出新宇宙(Code new worlds)”似乎暗示了备受期待的苹果混合现实(MR)头显的相关信息。

据悉,这款名为“Reality Pro”的MR头戴产品是苹果近十年来最重要的新产品之一,也是与苹果之前产品完全不同的新品类终端。苹果CEO蒂姆·库克对这款产品寄予厚望,曾表示该设备将在未来十年取代iPhone。

据App Store Connect的信息显示,作为苹果旗下的第一款MR头显设备,这款头显将搭载M2芯片和xrOS系统,具有隔空打字功能,用户可通过眼球和手势来控制。

另外,有报道称,这款头显将与苹果的其他产品联动,形成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

由于混合现实眼镜不同于传统的虚拟现实(VR)眼镜,用户戴上它后既可以看到周围的真实环境,也能看到虚拟成像。多位消息人士透露,这款设备的功能可能远超苹果竞争对手的产品,具有更高水平的性能和沉浸感。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猜测都认为这款头显的价格可能高达3000-4000美元。

而据集邦咨询研究表示,由于售价过高、生产难度较大和仅限于开发人员等因素将限制苹果这款头显销量,预计今年的出货量可能不会超过10万台。

虚拟现实市场空间大,全球科技巨头加速布局
 

除了苹果,两大科技电子行业巨头Meta和三星近期在虚拟现实技术方面也有了新进展。

近日,苹果知名爆料人古尔曼表示,已亲测Meta公司尚未公布的MR头戴式设备Quest 3,并称其为苹果MR头显的最大挑战者。

据古尔曼描述,搭载第二代高通骁龙XR2芯片的Quest 3的许多功能与苹果Reality Pro头显相似,包括手部追踪和传递视频功能,不过,与苹果的设备不同的是,Quest 3不具备面部和眼球追踪功能。

与此同时,三星电子正在开发扩展现实(XR)处理器芯片,或对现有的Exynos系列处理器进行改造,以适应XR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2年11月,高通公司公司便推出了最新系列的XR芯片——骁龙AR2,该芯片上的系统是为AR眼镜设计的。

此外,高通曾表示,有超过10家XR设备制造商正在开发基于AR2芯片的产品。

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到2025年,XR设备的出货量将从2022年的1800万台增长约6倍,达到1.1亿台。

从整个虚拟现实市场来看,据Precedenc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虚拟现实市场规模为306.4亿美元,该机构预计203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35.9亿美元,2023-2032年预计GAGR将达到14%,预期市场空间及增速亮眼。

基于虚拟现实巨大的市场空间,全球科技巨头纷纷通过加大投资与自研力度以提升竞争优势。

以Facebook为例,Facebook在2014年收购Oculus,2020年收购VR游戏开发公司Ready at Dawn。据报道,Facebook AR/VR部门在2021年已达到1万名员工的规模,约占整个公司的17%。

对此,天风证券指出,巨头布局有望带动虚拟显示整体加速迎来收获期。

机构看好产业链哪些机会?

随着AR/MR/VR等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兴起,消费电子行业迎来新的增长点,也为相关产业链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天风证券认为,WWDC2023大会将开启苹果虚拟显示元年,持续看好苹果新硬件发布龙头效应。具体来看,虚拟显示产业链终端器件占比逾四成,迭代发力助力产业快速革新,重点推荐相关产业链。硬件包括摄像头、光学器件、微投影器件、传感器、AI芯片、3DSensing等。

国金证券建议积极把握MR新品周期,关注光学&显示技术创新。该机构看好:1. 苹果MR供应链相关零组件、生产/检测设备、整机组装公司;2. 受益内容生态不断完善的数字人、虚拟现实游戏等应用开发公司;3. 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光模块、光电器件、传感器件类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亦并非旨在提供任何投资意见。有关内容不构成任何专业意见、买卖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或建议。本页面的内容可随时进行修改,而本公司毋须另作通知。本公司已尽力确保以上所载之数据及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如对上述内容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本公司不会对任何因该等资料而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以上内容未经香港证监会审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